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昀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体现着其目录学的成就,其自撰《玉台新咏校正》体现着校勘学的成就。此二书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文献学思想,并进行逐一剖析,正确评价纪昀文献学思想,有助于研究纪昀的文献学理论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昀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体现着其目录学的成就,其自撰《玉台新咏校正》体现着校勘学的成就,二书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文献学思想。本文对此进行逐一剖析,以期正确评价纪昀文献学思想,总结研究纪昀的文献学理论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编辑纪昀清代的纪昀,是一位有名的总编辑,他主编了《四库全书总目》。乾隆为了表示自己的文治,从三十七年(1772)开始,动用了4168人,运用了巨大的物力,用了15年时间,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编纂成了一部规模巨大、世界有名的丛书《四库全书》,在编辑《四库全书》时,编辑人员将搜集到的书籍都编写了内容提要,后来,将这些提要辑成一本书,叫《四库全书总目》。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也是《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纂官。总纂官就是现在的总编辑。  相似文献   

4.
纪昀主持办理编辑《四库全书》的长过程中,有两项成就特别值得注意:一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秘籍,使亡书复活;另一是编纂《四库全书总目》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为导读要籍。尤其是《总目》的纂  相似文献   

5.
纪昀与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档案》2008,(4):9-11
纪昀(1728—1805年),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谥文达,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纪昀出身望族,19岁考取乾隆十九年甲戌科进士,先后官编修、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但是,纪昀不是因官高闻名,而主要是由于他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一生致力于《四库全书总目》(又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撰。  相似文献   

6.
傅璇琮 《出版科学》2014,(2):111-112
正司马朝军教授于上世纪80年代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除了研习小学、经学之外,也曾对古典目录学发生浓厚兴趣,1990年代又在武汉大学攻读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二十余年甘坐冷板凳,专心致力于四库学与文献学研究,近年陆续推出《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四库全书总目精华录》《四库全书与中国文化》《文献辨伪学研究》《国故新证》《黄侃年谱》等多种论著。他曾将有关论著寄赠给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09年10月,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召开有关《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纂会议,他  相似文献   

7.
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编纂中的作用有六个方面:主持《总目》分类,主纂总叙、类序,主纂案语,安排排列顺序,修改提要稿,主持《总目》校勘工作。《总目》本为乾隆时代的一部官书,周积明先生将它变为纪昀的私家著述。笔者从原始材料出发,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陆锡熊在四库学方面的贡献只字不提。当时纪、陆并驾齐驱。陆锡熊之于《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均为举足轻重之功臣。他为总裁拟割子,酌定凡例,改定提要稿,《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提要经其审定。陆锡熊为《总目》的撰写与定稿作出了重大贡献。是非予夺之际,绝非一出纪昀,陆锡熊亦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晓岚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体现了文献学、目录学的成就.通过对以上二书的分析,阐明了纪晓岚对文献学和目录学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最近看到一些图书馆学书籍(有时甚至是在同一本书内)及刊物,在介绍《四库全书总目》时,对其所分“子目”(有的文章称为“细目”或“属”)究竟是多少,说法不一,差别较大。比如: 1.“中国乾隆32年,纪昀等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分四十四类,六十九个子目。”(见白国应;  相似文献   

11.
四库馆开后,孙仰曾家族进呈图书二百余种,在私人进献者中名列前茅,但因资料所限,其家族情况、藏书及进呈事迹并不彰显。尤其是孙仰曾父子因家乘未备,误将自己列为明重臣孙镊后裔,《四库全书总目》因之而误,为学界因袭至今。论文据南京图书馆所藏孤本孙仰曾《寿松堂进呈书目》、孙峻《寿松堂藏书目》及上图、浙图藏多种稀见孙氏族谱,对孙氏家族及寿松堂藏书、进呈事迹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四库全书总目》中两则提要进行考察,订正其中存在的错讹之处。  相似文献   

13.
柳诒徵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家,曾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近20年,在图书馆的管理和图书馆学理论方面均卓有建树.本文着重探讨柳诒徵在图书馆藏书建设、读者服务、人才培养上的诸多创新,他的目录学思想与主编<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的实践,以及他在版本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总目》之《广弘明集》条,对道宣节录文献之真实性有揣测不实之评述。本文参照《魏书.释老志》以及《广弘明集》之编纂体例,辨正《四库全书总目》之失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类目设置和著录图书,并分析了该目录的特点,对该目录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遴选出十七个条目,对其中存在的讹误之处,逐一进行考订.  相似文献   

17.
陆机为“太康之英”,而其年谱迟至民国始有人编纂。民国的三种“陆机年谱”,李泽仁《陆士衡史》最先在《尚友书塾季报》发表,校补后经志景书塾铅印出版,其中不乏创见;朱东润《陆机年表》厘清了西晋平吴后陆机被俘等关键问题,最具影响力;何融《潘陆年谱》大约与朱谱同时完成,考证简略,刊登于总共出版两期的《知用丛刊》上,长期以来淹没不闻。厘清民国三种“陆机年谱”的版本情况和学术价值,有助于认识“陆机年谱”的编修历史,对陆机研究的某些观点进行重新评价和定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籍总目》史部目录类存在著录不够全面与著录存在舛误两类问题,所漏收书目多达近300种,而著录中也有种种疏误。文章就后者举出九例。  相似文献   

19.
张舜徽先生是文献学大师,是古典文献学理论的奠基者,在辑佚学思想理论上,他主要讨论了辑佚的定义和产生原因、辑佚的起源、辑佚的取材、辑佚的方法、辑佚的意义等问题,他的思想理论对辑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我国官修史志目录学著作中的三座里程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流变.通过考察三部目录学著作对道家文献尤其是<庄子>相关文献的收录情况,我们可以对<庄子>在古代较为复杂的传播与接受历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