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好辅导员工作,关键在于树立学生工作的整体观,用好主打力,发挥协同力,增强助推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必须辩证地、全面地、整体地去看待工作的"份内与份外",惟此,方能尽得天时地利人和,尽收春风化雨之效。  相似文献   

2.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辅导员绩效评估的"胜任力"特征,能进一步促进当前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提高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为构筑更为科学、合理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满意度低、工作压力大和工作强度大,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从胜任力角度出发。根据辅导员内隐胜任力的特点,分别从组织层面和辅导员个体层面提出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范畴和应有之义。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和广西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提出了广西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提升策略,促进广西高校辅导员能动地把自身胜任力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让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和学校教育管理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大学生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对于其非物化工作成效的考核是辅导员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从胜任力素质理论出发,对辅导员的素质特征、工作行为、工作成效进行科学的考评认定。从辅导员胜任力素质分析入手,探讨辅导员胜任力素质视角下辅导员绩效考核、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建构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绩效考核体系,解决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毕业生就业的过程出发,了解毕业生在就业过程需要得到的帮助,进而分析辅导员作为基层就业辅导人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构建基于大学生就业的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并探讨基于大学生就业工作辅导员胜任力提升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引领力是指高校辅导员所具有的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引领能力,具有继承性、价值性和功能性。当前,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引领力还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辅导员日常工作中意识形态的虚化、弱化,进行引领的主体能动性不够,客观上还存在能力欠缺。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有效路径应从认同、阐释、传播、影响、感召五个方面展开,以达到切实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已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本文立足于胜任力的理论,结合辅导员的职业定位,构建辅导员KMC知识、能力、品质三维度的胜任力模型,并从一个转化、二个结合、四个环节来设计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培训.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当前一些高校辅导员在胜任力方面尚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着力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并着重在理论素养、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学习力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是增强辅导员工作科学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需求。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制度化是辅导员提升自身学习力,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