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张辉明 《体育科研》2009,30(4):100-103
通过在高校健美课中进行运动处方教学的应用研究,探讨健美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健身意识和课外锻炼的影响j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科学健身意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运动处方教学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锻炼,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了解健美运动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对比分析出健美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科学性及实效性,为高校引入健美运动核心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实验结果发现健美运动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健美运动的健身、健心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延春  毕秀淑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3):342-343,345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对大学生健美班的跟踪调查与实验,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健美运动的健身、健心进行了全面地论述,为人们开展和推广健美运动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健美运动蓬勃发展了20多年,但在高校只有少数学校开展了这项运动,多数学校仍是一块空白。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参加健美运动的动机、影响大学生参加健美运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高校开展健美运动出谋划策,以促进我国高校健美运动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健美运动逐渐成为当今高校大学生喜爱的潮流运动项目之一,然而运动损伤却成为了大学生健美运动获得成功的主要障碍。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健美运动损伤部位及其成因进行调查与分析,促进大学生健美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本文目的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爱好健美运动的人日益增多。全国已掀起健美的热潮。健美进入了人们生活之中,也进入了大学,大学生更喜爱健美运动。东北工学院是全国开展大学生的健美运动较早的大学。现已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健美教学体系,并具各较完善的设施、器材,越来越乡的大学生参加了健美运动的行  相似文献   

7.
利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大学生参加健身健美运动的心理效应进行探讨,从中发现健身健美运动具有悦体效应、审美效应、成就效应、移情与渲泄效应和交往效应。健身健美运动将会因大学生在追求形体健美、体魄强健的同时,注重心理的最佳效应而奠定其生涯体育之基础。  相似文献   

8.
健美运动对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验对比等方法 ,对 2 4 0名工业学院男女学生进行 1学年的锻炼前后 ,纵向与横向的跟踪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健美运动处方锻炼为主的实验班学生 ,身体形态改善的效果好于实验前和对照班。实验班男女学生的身体形态改善与采用有针对性健美运动处方锻炼有关。  相似文献   

9.
健美运动对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试验对比等方法,对240名工业学院男女学生进行1学年的锻炼前后,纵向与横向的跟踪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健美运动处方锻炼为主的实验班学生,身体形态改善的效果好于实验前和对照班。实验班男女学生的身体形态改善与采用有针对性健美运动处方锻炼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超重和肥胖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身体指标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为标准,心理指标采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1名超重或肥胖的女大学生实施减肥、健美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探讨运动处方对超重、肥胖女生的身心影响,实验期限5个月。结果显示:超重及肥胖女大学生在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试验等机能指标成绩较差;肥胖组女生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和妄想症五个因子上的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肥胖女生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和妄想症五个指标上所存在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
高校群体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的群众体育运动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外延,单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封闭式校园群体竞赛,不再适应高校群体运动的需要,而各种健身、休闲、挑战自然与自我的无竞技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与群体运动中正崭露头角,它将成为群体运动的发展趋势.同时,群体运动也将成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单纯是体育教学的补充.群体运动正朝着多元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选取50名大学生实施体育健身方案,考察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进而影响其参与锻炼的行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行为习惯和主观标准两个维度;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体育健身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生体育健身方案,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体育锻炼原理、原则与方法为指导,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摸索,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比较科学实用且能持之以恒的健身方案。学生实施体育健身方案,实际上是学生长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与进行体育锻炼实践的具体成果,也是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把实施学生体育健身方案列为整个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之一,这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是值得再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如果说这个观点能够确立,则很可能会对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制订与修改,以至于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愿意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增加交往、通过体育考试等;男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有篮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等;女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慢跑、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跳绳等;大学生体育人口较少;校内场馆和校园空地是大学生经常体育活动的场所等。为此,应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塑造良好学校体育环境,提升社会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运动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珺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5):546-548
采用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法,运用国际上通用的心理健康测试标准(SCL-90量表)和SPSS统计软件,对部分选修健美操课程的大学生进行前后的测试对比,研究结果反映出健身运动处方的实施对实验者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良好影响,在"人际关系"、"焦虑"等因子项目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体育健身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体育健身方案,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体育锻炼原理、原则与方法为指导,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摸索,逐渐形成的一套适合自己的、比较科学实用且能持之以恒的健身方案。学生实施体育健身方案,实际上是学生长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与进行体育锻炼实践的具体成果,也是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把实施学生体育健身方案列为整个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之一,这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是值得再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如果说这个观点能够确立,则很可能会对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制订与修改,以至于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行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实验,探讨不同类型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进行不同类型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身体成分的影响不同,适宜的健身运动处方锻炼能减少体脂含量,增加瘦体重,改变体脂分布,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提示: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形与体质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健身运动处方进行锻炼.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健美操运动已然成为目前比较时尚的体育运动,且备受人们关注和喜爱。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健美操运动进行文化透析,指出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的健美操是从表演型的体育项群中分化出来的,但其发展历史却应该是要溯至人类史源的,因此,该项目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十分灿烂的文化色彩,我们应对其进行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及其选择,推动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稳定发展,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化,为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大学体育与社会群众体育的异同 ,对黑龙江省内外 9所大学的部分学生和省内主要城市厂矿、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等部分社会群众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专访。并查阅有关图文资料 ,对大学体育与社会群众体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在大学体育和群众体育这两个领域内 ,由于在时间、空间、地域和人文环境上 ,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不同 ,以及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 ,对体育运动的参与能力、参加活动的时间、场所及组织形式上、对健身目的认识和体育消费结构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进一步开展社会群众体育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社会群众组织的投入 ,利用大学优势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大力宣传健康与体育的关系和体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