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据上海《书业行情》消息:由上海新华书店主办、上海书香广告策划有限公司承办、《书业行情》协办的上海书香读者俱乐部现已正式启动。该部开业的理念是:重树“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为作家找知音,为书友找同好”的责任,通过组建全国规模的图书直销网络,引荐优秀读物,散播生活乐趣,推行书香社会。作为全国书业首家推出的规模型、会员制、直销式的读者俱乐部,它以上海130家国营书店、上海37家出版社、全国所有省级新华书店等三个层次面为基础服务会员,以快捷、准确、便宜为追求的目标。该俱乐部的地址是:上海四川中路133号;邮编:200009;电话:3212599,3254260;传真:021—3214603。  相似文献   

2.
当日本读者欲购买图书的时候,首先以什么为参考呢?根据日本《每日新闻》的“读书舆论调查”统计:①报纸的图书广告栏目占23%;②报纸的读书栏目占18%;③杂志的读书栏目占6%;④出版社的出版指南、月报占6%;⑤杂志的书籍广告占5%。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曾经在图书市场行销一时的《没有任何借口》、《执行力》等由“国外知名学者”写的经典著作,竟然是子虚乌有的“圈套”,是压根儿就不存在的伪书。读者还真就此开了眼界,除了盗版书,如今又有人“发明”了伪书。少数出版社炮制伪书的拙劣行为在媒体上披露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读者极为愤怒,他们怀着满心的希望买回的图书,竟然是一文不值的伪书,作者托马斯的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身份,居然是人为编织的“美丽的谎言”。伪书的出笼,使出版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这些伪书是怎样出笼的呢?是出版社的编辑不辩真伪,受了作者的…  相似文献   

4.
经济日报是倍受读者青睐的一份报纸,她时刻盯住新闻“消费”市场,每张报纸都是“满汉全席”,以独特的风格,让新老读者为之叹服。而“店”大不欺”客”,则是笔者对《经济日报》最深的感触。《三分之一的呼唤》最初是我参加省优稿件评比的评论,谁知在州里初评时,落选好在手头还有一份推荐打印件,便投给经济日报。1987年2月18日,该报在  相似文献   

5.
需要,《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这里所说的“需要”,是指读者对优秀、健康图书的欲望或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社的“市场观念”经历了“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三个阶段的变化。最初,出版社传统的经营思想是以生产为中心,市场观念的口号是“发行我出版的图书”。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图书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时扩大销售、推销图书成了出版社的主要任务,市场观念的口号随之变为“让更多的读者购买我出版的图书”。之后,我国图书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同类图书的竞争日益加剧,满足读者需要成了出版社的经营指导思想,市场营销观念随之产生,口号成了“出版读者需要的图书”。综观近几年来发行量较大的图书,不论是《哈佛女孩刘亦婷》,还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包括人们说是完全靠“炒作”而发行500万册的《学习的革命》也都建立在人们“需要”的基础上。再看几十年长销不败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更是因为人们的“需要”,才使它们“永葆青春”。可见,“读者的需要”是图书能否畅销、能否销出去而不积压的关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编出读者需要或者非常需要的书呢?一、编辑要“专”不要“杂”这...  相似文献   

6.
1991年12月——在全国出版社进行整顿才一年以后,中国旅游出版社竟然又推出了一部以宣扬腐朽的封建意识和以利己主义为基调的《一日一禅》。书的封面、扉页、版权页上明晃晃地印着:“《白话一日一禅》[明]洪应明”。“编者的话”中则说:“从古为今用的目的出发,将古典文言译成白话。”很明显,既然是“文言译  相似文献   

7.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读者在一封来信中讲了在看到《成人格林童话》时的震惊:“白雪公主”在这里竟然是个骄傲自大、甚至与父亲有不伦之恋的女孩!书上写着“作者格林兄弟,编译者谭理”。对此,我却有不少疑虑,第一,这书是合法出版物吗?第二,这样的书对读者有什么意义? 据了解,台湾旗品文化公司去年从日本引进了《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作者“桐生操”是两位日本女作家共用的笔名,台湾版译者为许嘉祥。《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是参考学者的分析,以《格林童话》初版为范本,再  相似文献   

8.
[背景情况]2000年全国书业广告和有关的读书类版面、节目显现出兴盛的局面。较之前几年,出版社越来越重视广告的投入了,但投入的效果怎么样,读者的评价意见又如何,却没有更多的关注。2000年11月10-23日本刊以“读者对书业广告的评价意见”为主题,在北京图书大厦、地铁沿线、海淀区、大兴县四地随机抽样调查了100名读者,他们平均年龄27.68岁(最高70岁,最低16岁),平均月收入1076.43元,文化程度涵盖从初中到硕士。调研中“书业广告”主要指的是出版社出资为宣传本  相似文献   

9.
2004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第十五版的一组专题报道引起不小反响。专题包括《向“有色广告”宣战》(通讯)、《从“民不举,官不办”说起》(言论)、《“有色广告”毒害社会》等文章。发表后,人民网、中国金融界网等多家媒体转载,CCTV-3的《文化访谈》栏目也打电话来详细了解情况。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批示:“这是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的好事例。”《向“有色广告”宣战》这一独家新闻能够“出炉”,源于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转来的一封普普通通的读者来信。这封来信,是一名叫“童衡”的读者所写。信的标题触目惊心:《愈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生活书店首创“全国出版物联合广告”,很好地解决了一些小出版社(书店)的困难,深受出版界的关注和读者的欢迎。这种联合广告包定全国著名大型报纸包括《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大公报》等第一版全版或上半版.用作图书广告宣传。他们精心设计,将版面分为大小若干块,其中除一部分用于登载本版书的广告外,其他部分用来刊载同行业的出版物的广告。  相似文献   

11.
《古文观止》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是古代散文选本中最流行的一种。“观止”本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季札观周乐,说:“观止矣!”观止是说听了这些音乐不用再听别的音乐了。取名《古文观止》,是说选的是最好的古文。这本书确实选进了不少第一流的古文。  相似文献   

12.
从《申报》广告看近世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上海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由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ErnestMajor)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美查办《申报》是其商业活动的继续。戈公振说:“美查虽为英人,而一以盈利为前提。”言外之意,《申报》不是宗教政治报刊。《申报》自己也坦称是为谋利而开办的行业。广告是营利性报纸的重要收入来源,自然也成了《申报》的一条重要生命线。为此《申报》人倾心设计广告形式,完善广告内容,从广告的图画文字到排版色彩到措词创意皆精心完成,效果在众刊中首屈一指,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正如徐铸成所言:“在我幼年的穷乡僻壤,都  相似文献   

13.
最近阅读了一遍《古文观止》,想到了一些问题。别的问题不在这里说,光说说关于重印古籍方面的。我看的《古文观止》,是一九五九年九月新一版,一九七八年三月辽宁第一次印刷的。不知道现在发行的是何处第几次印刷,也不知道是否有新的更改。就我看到的而言,至少有五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标点问题给古籍标点,通常有三种办法:一是详细加工标点符号,这最受读者欢迎;二是略分句读((?)),这就简略了一些;三是一圈到底,这也聊胜于不标。今本《古文观止》用的是映雪堂本的原断句,属于第二种。映雪堂的句读,大多数是对的,但也颇有  相似文献   

14.
据报载,北京《今日中国》杂志社创办了《小读者》,引起读者杂志社的异议,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跟风”和模仿。去年9月笔者去昆明参加全国书市时,在一个报摊上发现了《小读者》,可我一看目录页却大失所望,我既为《读者》感到惋惜,又佩服《小读者》始作俑者的“聪明”。不止于此,让我产生类似误解的还有宁夏某出版社主办的《少年读者》。  相似文献   

15.
读了《新闻三昧》1997年第4期“新闻语丝”栏目中《大报莫耍小花招》一文,很痛快。一是为作者的仗义直言叫好!二是为贵刊刊发此稿叫好!三是为花招者担忧!民间有句老话:“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该文所指的国家级大报的变相广告一刊出,被很多读者所识破。这种愚弄读者、钻《广告法》空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看似高明,实际上报社和烟厂都不光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北方果树》编辑部“坚持以北方落叶果树科研、开发、服务为主体的办刊宗旨,准确定位”;“重视编辑工作,提高期刊质量”;“加大发行力度”;“密切与读者的关系,扩大读者群”;“开展广告经营,增加经济效益”;“稳定编辑队伍,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等问题的探讨与剖析,指明:上述6点是做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去年底,江泽民总书记到天津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在校图书馆新馆二楼阅览室里,江总书记问中文系学生王辉:“《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都看过吗?”又问:“能背诵一些吗?”江总书记强调说:“优秀的艾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应该背下来。”然后他兴致勃勃地背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被江总书记称之为“优秀文学作品”的《古文观止》,是清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两人选编的一部古文选本,上起东周,下迄明末,共选辑有代表性的文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著作权官司成为出版界的一大景观,举其要者有:周海婴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鲁讯全集》(主要是《两地书》)侵权;韩少功诉张颐武、王干、曹鹏及《为您服务报》、《劳动报》侵犯名誉权(“马桥诉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诉天津教育出版社及李行健出版《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侵犯其著作权。更有意思的是浙江金华审理首例图书差错案,结果以被告方某出版社满足原告方即读者汪新章所有诉讼请求而达成庭外和解。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明文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作广告。我们的有些新闻出版业者是怎样做的呢?他们使用的不仅是一般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甚至用国家领导人的形象,为企业产品促销! 1995年,某出版社为推销其新版宋代洪迈撰写的《容斋随笔》(增编)一书,在封面上印着毛泽东的大幅照片,并赫然标有“毛泽东生前要读的最后一本书”十三个字。同是1995年,某出版社为推销其新版清代袁枚撰写的《随园诗话》一书,在封面上也清晰地印着“毛泽东出巡  相似文献   

20.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农村百事通》在产业化的品牌经营中做大做强的经验,为现代期刊从单一的文化产品经营转向多元化的品牌经营提供了有价值可资借鉴的模式。 《农村百事通》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一份农业科普类刊物。20年来,坚持以“为农民生产生活当参谋,为读者经营致富当顾问”的办刊方针不动摇,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