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一、复习要求1.了解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合价的涵义;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燃烧和燃烧条件;缓慢氧化和自燃、爆炸;溶液的导电性、电离;pH值(酸碱度的表示方法)。2.理解与应用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二、知识结构三、主要内容提示(一)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抬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感观能感知的颜色、状态、气味以及可…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要求1了解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缓慢氧化和自燃;溶液的导电性;pH和酸碱指示剂.2理解和应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燃烧和燃烧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二、知识结构和主要内容提示1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和挥发性等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在  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几种重要化学性…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要求1 了解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缓慢氧化和自燃 ;溶液的导电性 ;pH值和酸碱指示剂。2 理解与应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燃烧和燃烧条件 ;金属活动性顺序 ;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二、知识体系与要点提示1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 ,颜色、气味、状态 (直接感知 ) ;熔点、  沸点 (物质在发生三态变化时表现出来 ) ;硬度 ;密度 ;吸附性 ;导电性 ;溶解性等化学性…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体系二、内容辅导1.熟记并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能根据定义对某种现象作出物质性质或变化的判断。2.在初中阶段,尤其要掌握以下两种化学性质:1)化合价。要理解化合价的实质(元素的一定数目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性质),了解化合价的确定方法(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数为1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失为正,得为负;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数为元素的1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且偏离为正,偏向为负),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能根据化合价规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由化学式求化合价或利用化合价正确写出物质的化…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催化剂 ;爆炸 ;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溶液的导电性 .2 了解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缓慢氧化和自燃 ;金属活动性顺序 ;pH和酸碱指示剂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3 理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 .二、知识结构和主要内容提示(一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    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化学性质 :物质在…  相似文献   

6.
1.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应抓住:(1)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熔点和沸点等)是大量分子的聚集体共同表现出来的属性,单个分子是体现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错例1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解析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众多的分子集合体或单个分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硬度、沸点等要由众多的分子集合体才能表现出来,正确的说法应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相似文献   

8.
一、分子概念的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理解分子的概念,应注意从以下两方面去思考:1.分子只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1)物质的1个分子具有与物质一样的化学性质,如l个氧分子与氧气一样,能与碳原子化合生成H氧化碳分子。但1个分子却不具有与物质相同的物理性质,因为分子非常之小,单个分子不能表现出物质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只有许多许多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能表现出该物质的状态、颜色等人们能感知的物理性质。如单个水分子是无所谓气态、固态或液态的。(2)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如构成水的水分子,不管是…  相似文献   

9.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能感知的以及通过实验仪器能测知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0.
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江苏省射阳县中五中学(224351)钱百成初三新版化学教材第二章第一节习题3有这样一个问题:“分子是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举例说明”.教师用书作答:“平常所指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所指的是...  相似文献   

11.
化学性质是初三化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提,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酸性、碱性,或能与氢气、氧气、水、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都属于化学性质,而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改变、颗粒大小、光泽、气味、硬度、密度、  相似文献   

12.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例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木材变成木炭 (C)CO_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铁生锈 例2 下列叙述中,能表示木炭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炭是一种灰黑色固体 (B)木炭燃烧 (C)木炭能燃烧 (D)木炭有吸附性 分析: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以是否有其他物质的生成来区别;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以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为  相似文献   

13.
2.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1)原子的排列不同物质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如:金刚石、石墨、C60;红磷,白磷;(2)组成物质的元素相同.同一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中原子个数不同.物质不同,性质不同。如:氧气、臭氧;CO、CO2;H2O、H2O;(3)元素不同,物质不同,性质不同,如:氧气、氢气等。通过认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认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4.
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组成、空气和水等内容中,既有宏观描述(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也有对微观结构的认识(如分子、原子和离子);既有对具体物质(如空气和水)的研究,也有对抽象概念(如元素)的学习,在中考中占据一定的分量,其中部分内容也是初中化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正>元素及化合物中新知识主要包括新物质的性质和已知物质新性质,采用"类比法"能降低同化新知识难度,找到切入点。一、根据参照物推断新反应突破技巧:首先,分析题目提供参照物质的性质,其次查找参照物质与新物质之间存在相似点和不同点,如性质相似,元素化合价不同,但化学式书写要依据元素化合价等,最后,确定新物质的性质,回答相关问题。例1锡为第ⅣA族元素,锡的单质和化合物与某些物质在化学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1)锡溶于盐酸,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氯气,有关反应类似于铁的相应的变化,试  相似文献   

16.
物质的性质:通常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据笔者观察发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重化学性质,轻物理性质的现象。显然,这不利于初学者对物质的全面认识。其实,物理性质的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物理性质一份指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沸点、熔点、密度等。看起来好象是枯燥的现象和数字。难讲,难学。其实不然。笔者以有机化合物为例,谈谈对物理性质教学的看法。一、学生必备基本知识分子问为:(1)色散力:(2)诱导力;(3)取向力。~1)氢键二、从分子间力入手讲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大都是非离子型的共价化合…  相似文献   

17.
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以及能以此为依据对常见的典型变化和现象进行正确的辨析判断. 2.了解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含义,能识别哪些是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性质和用途的联系进行“互推”.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其中“变化”是指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性质”是指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初学化学阶段中主要是学习物质的性质及变化.因此,对这两组概念必须正确、深刻理解,从而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要理解分子的概念须抓住“构成、保持、化学性质、一种微粒”等关键字词,来领会“分子”概念中的一些隐含意义。1.所有分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但构成物质的微粒除分子外,还有其他的微粒,如原子。离子等。2.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聚集成一定状态才能表现出来的,是宏观现象,单个分子无法体现。3.同种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其化学性质不同。例如,空气中氧分子与氧气中氧分子都具有氧化性。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除分…  相似文献   

20.
一、要正确理解化合价的含义 元素的化合价是不同元素的原子在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时所表现的一种性质。也就是说,只有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时才表现出化合价。而像H_2、O_2、Cl_3等单质中的元素未跟其他元素结合,故在单质分子里,元素化合价为零。另外,化合价是针对“元素”的,不能说物质的化合价是多少。如果说“氢气(H_2)的化合价是零”,那是错误的。同理,也不能把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说成是原子的化合价,如“在MgO中镁原子的化合价为+2”的说法也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