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数字式彩色直接印刷随着电脑数据处理技术的深入发展,将模拟信息(如文字、图象、实物等)转换成数字式信息进行存贮传递的技术日臻成熟和完善。高科技感光材料和新型油墨的开发和应用,为电脑全面进入印刷技术领域奠定了基础。这些高新技术巧妙地结合,使印刷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式彩色一体化,即数字式彩色直接印刷工艺。它是一个与传统印刷概念迥然不同的崭新概念的现代化印刷系统,不用胶片,不分色制版,不拼版修版,不装版对位,不调墨润版,无水墨平衡,不洗版换版。彻底简化了传统印刷工艺中几十道繁琐的工序,省却了繁重的体力劳…  相似文献   

2.
戴爱梅 《图书馆杂志》2001,20(10):50-51
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我馆在引进现代化网络和数字化期刊技术后,电子文本与印刷文本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喷墨印刷是数字印刷的一种,并逐渐成为数字印刷的主流技术,它利用数字式的数据存储影像,具有高速、能少量复制、易于组合、低污染等技术优点。近几年来,随着喷墨印刷技术的提高,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正逐步应用于RFID标签,在标签印刷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且以其低廉的价格和精美的印刷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朱杰  刘翠玲 《出版广角》2022,(20):65-69
数字时代的阅读在实现数字化介质转换和平台更替之后,基于大数据的推荐算法等数字技术增强了阅读者对文本的黏性,使读者的阅读行为习惯发生改变,进而改变了数字时代文本的生产逻辑。《儿童文学》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旗帜,深刻影响了几代人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意识。数字时代的《儿童文学》发展通过坚守纯文学阵地、提供优质的数字化阅读内容、创新数字经济语境下的市场运营模式和实现精准跨界营销,实现了传统儿童期刊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视听界》2008,(5)
CCBN2008充分表明中国广电进入了以数字式电子传播为特征的信息整合的后数字化时代。当今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广播电视的传播资  相似文献   

6.
“复合型期刊”的构想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以纸质为介体的印刷型期刊与电子型期刊重组的“复合型期刊”。是期刊资源信息传播媒体内部运作机制改革、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们的重新组合能更进一步地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更广泛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以来,随着通讯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新闻传播媒介也不断涌现。这一点在广播电视领域尤为明显。多通道数字式卫星电视作为新兴传播媒介之一,以数字式为信息传送方式,借助通讯卫星的力量,开创了广播电视发展的新局面。日本作为科技和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多通道数字式卫星电视方面已取得了领先地位。本文对日本这方面的情况作一介绍和评述。一、何为多通道数字式卫星电视多通道数字式卫星电视(MultichannelDigitalSatelliteTV),从字面上理解,它包括数字式、卫星电视、多通道等几个…  相似文献   

8.
北京昆仑电子印刷技术公司,于1995年引进以色列Indigo数字式彩色一体化印刷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式印刷机,也是当时国内第一台数字式印刷机。Indigo数字式印刷机以它独特的革命性的印刷方式向传统印刷工艺方式挑战,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将东盟信息资源的组织,从常规的信息集散建设模式转型为多维度数据语义下的资源组织模式,提出数据、语义以及用户3个数字资源堆栈结构的搭建重点,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利用数据统计、文本分析、地理共建信息揭示、时序分析等数字人文技术,对东盟信息资源进行多种维度的组织重构和利用,并为东盟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字技术凭借其便于长期存贮、精度高、通用性强等优点,很快被应用于作品的保存和传播领域。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数字作品更具有快捷性、交互性、即时性且理论上无限量地复制、传播的可能。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使得传统版权制度所建立保护与利益分配方式受到冲击。数字技术将信息的形态转化为数字式,作品在互联网上被压缩、上传、下载、复制,这解构了原来传统的作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对作  相似文献   

11.
从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到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人类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不知不觉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社会。 数字式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使人类用上了全自动洗衣机、自动空调等自动化家电;数码像机、数字复印机、数码印刷系统等利用数字技术的新式电子产品,给人们生活、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大家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2.
李澍 《黑龙江档案》2012,(1):117-117
高新技术的崛起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影响并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除了依托纸质载体外,还衍生出一种由文本变化带来的新型阅读方式——数字式阅读。数字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媒介,是声频视频多种交互结合的阅读形式。读者通过借助计算机、  相似文献   

13.
在经历数字化的过程中,出版印刷企业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对于一个出版印刷类企业而言,在短期内可能就会积累了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客户信息、合同、数据表等海量信息。如何管理好这些信息,成为企业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内容管理技术就是在这种需求下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刘芳 《新闻战线》2015,(5):129-130
本文分析近年来英文期刊出版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促进英文期刊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建议。受到影印刊停订的影响,英文期刊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大部分图书馆英文期刊资源入藏量锐减。在此背景下,如何借用先进的网络和数字技术,构建现代化的跨系统、跨区域型的英文期刊联盟,如何保障以资源共享为目标来为任何受众随时随地地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成为当前图书馆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数字阅读技术的出现,使人们获取图书的渠道、阅读图书的方式发生了不再依赖纸张和印刷的变化,阅读的内容也由印刷时代的单一文本变为多文本、多媒体。但承载着知识和情感的阅读,不会因技术的变化而消亡,相反,由于数字技术的介入,阅读将变得更便捷、更丰富,服务于人们阅读需求的出版业将随之迎来一个全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国外电子期刊发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国外电子期刊的发展已有20年的历史,电子期刊的超文本,超链接及多媒体特性和传统印刷型期刊不大相同,除了省去储存空间,实时传送,提供个人化的期刊外,还提供资料库检索的功能,从资料使用的角度来看,内容庞杂的期刊资料经整理建立数据库后,将方便资料的保存与查询,本文就电子期刊的定义,特色及发展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浅谈可变数据印刷及其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变数据印刷可称可变信息印刷,是随着数字印刷发展起来的一种印刷工艺,是数字印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可以在每份印刷品或出版物上印刷各不相同的内容,包括文字、数字、图形、图像、条形码等,也被称为个性化印刷。  相似文献   

18.
李倩倩 《中国博物馆》2023,(6):39-44+127
试从知识生产与信息转译的角度,探讨遗址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研究的维度与可能,提出将数字媒介视为遗址博物馆展览信息阐释媒介,纳入展览内容设计与文本编撰范畴。同时,提出应重视数字人文的解释力与整合力。数字展示媒介的本质问题并非形式问题,而是内容层面的问题。难点在于如何结合遗产核心价值、文物文化内涵与观众认知特点进行技术与内容的匹配与研发。包括发掘方在内的研究者、博物馆策展方与数字技术团队的协同参与,对构建遗址博物馆数字化阐释体系有关键作用。未来评估遗址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应结合互动、沉浸、虚拟仿真等技术形式,来判断其信息供给的内核与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19.
在印刷行业里,数字技术在印刷中的应用是核心技术的要点,数字化工作流程是数字技术在印刷中的具体应用。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对印前、印刷.印后等工艺过程中的图文信息、生产控制信息和管理信息进行集成控制管理的系统和技术,它组合了组织上和技术上的工作步骤,使数字化的图文信息能够完整、准确地流通,并最终加工制作成完整的印刷品。  相似文献   

20.
廖小珊 《新闻窗》2010,(1):90-92
维基百科的信息生产方式迥异于印刷文本的信息生产方式.与别的网络文本信息生产方式也有很大区别。作为一种新的文献传播方式,维基百科有自己独特的信息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