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入幼儿园了。她很快地适应了那里,每天积极地要求去,她说她的老师喜欢她。“老师怎样喜欢你?”“老师发给我一朵小红花。你看,贴在我衣服上呢!”女儿欣喜地说。第二天我又问:“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叫到她身边看她弹琴,我最喜欢看老师弹琴。”女儿模仿着弹琴的动作说。”第三天我问她:“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画的画拿给小朋友们看。”无论哪一天问女儿,女儿都能说出老师喜欢的理由,我为女儿被老师喜欢而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情绪低落,撅着嘴不愿上幼儿园。我问她怎么了,她说…  相似文献   

2.
女儿问我:“妈妈,你喜欢你的老师吗?”我真诚地对孩子说:“我喜欢我的老师。”女儿一下子激动起来:“我也喜欢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接过女儿的话,我也给她讲起了自己的老师,和女儿共同沉浸在对老师的美好回忆之中。从那以后,女儿似乎更喜欢上幼儿园,也更喜欢她的老师了。说实在的,如果以一个成年人的看法来回答这一  相似文献   

3.
王芳 《中学教育》2004,(11):38-38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时,有一天,我去接她,女儿高兴地说:“妈妈,老师喜欢我。”我问:“老师告诉你的?”女儿却说,不是老师说的,因为老师今天摸了我的头。看  相似文献   

4.
周末,我带女儿在街上玩。忽然,女儿兴奋地喊道:“秦老师好!”便跑过去。我循声望去,女儿幼儿园的秦老师已蹲下身子,张开双臂将女儿揽入怀中,亲切地说:“黄冠好!秦老师带你去玩好吗?”女儿拍着手说:“好好好!”女儿今年4岁多,性格活泼,见熟人很热情。看着师生俩一起快乐地游戏,我想:幼儿园的孩子对老师就是亲热。又一次,我带孩子回家,看见女儿的班主任迎面走来,我提醒她:“蔡老师来了!”可是女儿没作声。这时,蔡老师走近了,叫道:“黄冠。”可她仍没作声。我尴尬地俯身说:“快向蔡老师问好!”她这才不情愿地吐出:“蔡老师好。”遇到两位老师,…  相似文献   

5.
女儿丫丫今年7岁,在子弟学校读一年级。最近,我发现她放学后,总爱噘着小嘴,一声不吭。我问她怎么不开心,女儿说“:同学不喜欢我,怪我总爱到老师那里去告状!”看着女儿很失落的样子,我心里有几分惆怅,担心女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更害怕女儿对同学和老师形成抵触情绪。女儿一向聪明、活泼、开朗,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跟同学处不好关系?我问女儿“:你为什么总爱向老师告状?”女儿说:“那不是告状,那是讲真话。”我很纳闷,又问她“:你是怎样跟老师实话实说的?”原来,班上的洋洋值日,没扫地就回家了,女儿就告诉老师。我问女儿“:这本来是洋洋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6.
之一智慧有一天放学,我去学校接女儿。她在路上自豪地说:“爸爸,我又得到一朵小红花。”我照例夸奖她几句。过了一会儿,女儿若有所思地说:“爸爸。其实得小红花并不难,我已经知道得小红花的方法了。”我觉得奇怪,就问她怎么样才能得小红花。女儿掩饰不住得意说:“老师发小红花时,我就趴在桌子上,装着这回又没有我的样子,结果,老师就问同学们我表现怎么样?同学们说,好。老师就给我了。”  相似文献   

7.
女儿一天天在成长,在她成长的同时,我也受益匪浅。那天刚好星期天,我带着女儿急匆匆赶去坐公交车,女儿在路上捡到一张学生IC卡。表面看去,这张卡有点磨损,估计还能用。我问女儿:“你准备怎么办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我要去学校把这张卡交给老师,让老师再转交给丢失卡的人。”我说:“我也是老师,你就交给我好了。”“那怎么行,你可不是我的老师呢。”看着她那副认真的样儿,我只好期待着明天女儿会带回老师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8.
一天,女儿忽然问我:“爸爸,你喜欢你的老师吗?”瞬间,我作出了反应,真诚地对孩子说:“我很喜欢我的老师。”女儿一下子就激动起来,“我也喜欢我们的老师,我们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接下来,女儿讲起了自己的老师,我也真诚地给女儿讲起了自己的老师的情况,和女儿共同沉浸在对老师的美好回忆中。从那以后,女儿更爱上学了,更喜爱她的老师了。  相似文献   

9.
去年,由于工作调动,我到了现在的学校,女儿也跟着到了我所在地的一所小学上五年级。上课两个月后,女儿回来说,她们的语文老师是个“懒老师”。我问她为什么这样说。她告诉我,上课的时候,她们的语文老师就说:“我这个人有点懒,很多事情都需要同学们自己去做,我相信大家都比我勤快,比我做得好。”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就听到女儿说:“妈妈,我们班上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送月饼了。”我反问女儿:“他们为什么要送月饼给老师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都要吃月饼。”我试探着问女儿对这个问题怎么想。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也想给老师送月饼。”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不平静。孩子对老师有感情,想给老师送月饼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何况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那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了月饼。那么,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去送月饼呢,还是就这件事让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我思考再三,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女儿从学校回来后向我抱怨,说坐她后面的男生太讨厌了,上课时总讲话,还用脚踢她的椅子。我说:“那你可以课后告诉他,不要上课讲话,也不要用脚踢人家的板凳就行了。”女儿摇头说:“哪有那么简单的事,说再多他也不理的。”我想了想之后提醒女儿:“如果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事情,也可以告诉老师。由老师出面说明,可能会好一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暑假里我经常带孩子上幼儿园玩,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熟悉幼儿园里的老师。在我的熏陶之下,孩子对幼儿园非常向往,经常问:“妈妈,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学?”每当此时,我总为我的做法感到得意洋洋。有一天,突然朋友问我:“你女儿不想上幼儿园了?”“谁说的?”“我刚才问她的。她说:‘宝宝不想上幼儿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听话、不吃饭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是不喜欢的。我就不去!’”我听后惊呆了。这不是我平时对女儿说的吗?没想到女儿小小年纪还记得挺牢的。朋友继续问女儿:“你是听话…  相似文献   

13.
曾看过这样一篇小品:中国父亲端木,拿着赴美读高中的女儿寄来的美国各科老师的评语,大跌眼镜:这真的是我的女儿吗?!她“有语言天赋”,她“乐观积极”,她“优雅”而有“创造性”,她有“人格的力量”,她是“宝贵的财富”!其中一位美国老师在推荐女儿上大学的信中说:“我以性命担保她行!” 这句话让一个父亲的心无比惊讶又深深地震撼。因为仅仅在4个月前,端木送走的那个女儿,是一个被老师批评为“没有数学脑子”,垂头丧气地对着父亲说“我厌学了”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女儿学习上有些马虎,比如把“8l”看成“18”,把“衷心”写成“哀心”等等,老师向我反映过很多次,这个毛病让她吃了不少亏。为了让她彻底改掉马虎的毛病,我向老师建议严厉惩罚她一次。我对老师说:“如果她再马虎,就在课堂上罚站她一次,让她长记性。”老师说:“现在不让罚站,这样做不好吧。”我说:“没事,她这个毛病太顽固,只有严...  相似文献   

15.
女儿在幼儿园上大班,是园内舞蹈组的成员。有天晚上,她突然神神秘秘地跑过来:“妈妈,妈妈,我想和你说会儿悄悄话。”接着就趴在我耳边小声地说了起来。原来,上个星期她由于生病请了一天假,老师就不让她参加新舞蹈的排练了,连解释的机会也不给。女儿觉得特别委屈,特别是有的小朋友连续请几天假也可以继续跳舞。听女儿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上个星期女儿病了,喊肚子痛,老跑厕所。我以为是吃了凉东西拉肚子,就给了她几片止泻药吃。过了几天,却越来越厉害了。那天早上我爱人要带她去看病,女儿说:“我不去,老师说过今天不能请假,要排新舞蹈,谁要请假…  相似文献   

16.
听女儿的老师告诉我,我女儿上课时怕动脑筋,每次叫她回答问题,她都会呆呆地站着或是东张西望,盼望有人告诉她现成的答案。老师很形象地说她是“等吃落地桃子”。当然,女儿被我教训了一番。但“等吃落地桃子”这句话,却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中。我自己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像我女儿这样情况与心态的孩子,在现在的学校、幼儿园中可以找到一大堆。这类孩子  相似文献   

17.
鹊玉     
“请大家合上书本。”这是15年前,我读高二的时候,我班新上任的一位青年语文老师第一堂课的第一句话。“昨天下午,”语文老师继续说,“我去补鞋。补鞋的是一个年轻母亲。她的身边,坐着她的女儿,一张小嘴一刻不闲。我说:‘您女儿真口。’——口,大家知道,是方言,会说话的意思。她母亲爱怜地看看女儿,说:‘她呀,猪镊子嘴!’这话当即就把我  相似文献   

18.
一天,女儿拿着一本精美的连环画对我说:“这是同学送给我的。”“她为什么送你礼物?”“老师让我选一个小组长,她想当。”女儿是班长,班主任很信任她。  相似文献   

19.
感受老师     
女儿进幼儿园后,找发现她懂事了许多。每天早上骑自行车送她去幼儿园时,她都不会忘记说一声“妈妈,骑慢点”,到了幼儿园,说“妈妈,再见”。每天下午去幼儿园接她时,她也总是乐呵呵地与老师、小朋友说“再见”,然后跑向我,亲热地喊一声“妈妈”。看到女儿渐渐地懂事,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在女儿的  相似文献   

20.
女儿学习上有些马虎,比如常常把“81”看成“18”,把“衷心”写成“哀心”等等。老师向我反映过很多次,这个毛病让她吃了不少亏。为了让她彻底改掉马虎的毛病,我向老师建议——严厉惩罚她一次。我对老师说:“如果她再马虎,就在课堂上让她罚站一次,让她记在心上。”老师说:“现在不让罚站,这样做不好吧。”我说:“没事,她这个毛病太顽固,只有严厉点,才能帮她改正。”老师听我这样说,也同意试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