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学校教育中大众文化的意义及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校教育开始有意识地主动观照并有选择地吸收部分大众文化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学校教育的这种做法,反映了教育关注日常生活,向生活世界回归的价值理念;也是社会民主化发展在教育中的体现,有利于教育创新。同时,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观照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教育的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对青少年学生的认识与价值引导。但是,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消费性将会削弱学校教育的传统价值根基,同时,大众文化的当下性和感官刺激性则容易导致学校教育丧失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涵养与提升功能,而大众文化的犬儒性也不利于学校教育培养具有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人格。  相似文献   

2.
开展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构建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导向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改革的步调相协调、与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相融合的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机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国家、构建公民具有国家归属感的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应试教育、趋缓的体制改革步伐和旧有的历史认识误区是当前公民意识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可操作性强的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方案,找出与社会生活相接轨、与普世伦理相衔接、与青少年教育规律相符合的教育方法,是当前德育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3.
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有较强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和公德意识,但缺乏付诸实践,存在知与行的脱节。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缺乏对公民意识养成的落实,家庭教育缺乏公民意识养成的氛围,社会教育缺乏对公民意识养成的责任担当。只有扭转以升学率为主导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创建公民意识养成的良好社会环境,让公民意识在家庭中奠基、在学校中强化、在社会中升华,才能确保中小学公民意识养成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一、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强化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学生每天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把公民意识养成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可以使他们从小树立公民意识.(1)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公民意识养成.(2)多种学科联动,共促意识养成.(3)加强师德修养,创新教育方法.(4)优化校园文化,养成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时代呼唤和迫切要求。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品德的内外化教育原理,笔者构建了青少年公民意识主题探究模式框架,以培养青少年公民意识为目标.以现实的公民社会问题为研究主题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并坚持课题的科学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效促进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的培养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存在公民意识缺失、责任权利义务混乱的现象,这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又有学校教育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的原因。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学校教育的关键作用及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民教育应从多方面展开:各种教育机构及教育团体应引导、敦促家长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平等和睦的家庭环境;各级学校需根据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规律构建完善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政府应主动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支持民间组织引导公民参加公共事务的管理实践;大众传媒需在公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学校教育有必要而且可能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学校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疏离、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负面影响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必要性.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一本质特性、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培养是一项社会工程。如何提高学生以现代公民意识为核心的公民综合素质,发挥学校教育在现代公民意识培养中的主渠道地位和作用,让学校小公民具有社会大意识,是目前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责任。笔者认为,公民素质培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和培养重点,在中小学阶段,公民素质培养更应注霹量公民行为的养成和知行合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刘毅  付涛  田勤 《四川教育》2012,(9):21-21
随着社会急剧转型,加强公民意识,加快公民社会建设已成为政府和民间的共识。而基础教育阶段对儿童的公民意识启蒙和养成有着关键的作用。在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我校开始探索通过整合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构建适宜儿童公民意识培养的公共生活。本文重点阐述在学校雅文化和公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后勤管理更新观念,转变管理方式,发掘校工优势,成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助力。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养成教育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重知识轻实践 我国的应试教育过于强调知识量的积累、知识点的掌握,忽视对公民意识的正面引导,更缺乏公民意识养成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好公民是现代国家公民教育的旨归。公民服务作为一项既能体现公民身份又能养成公民行为的方式,在美国被视为公民教育的基本策略而得到推崇。在美国,公民服务具有培养公民责任感,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凝聚国民的精神力量,形成包容的、多元的公民文化,以及塑造世界公民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公民意识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然而,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的公民意识状况还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家意识薄弱、权责意识淡化、法治意识淡薄、公德意识缺失等。造成青少年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教育的负面作用是首要因素,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是重要因素,学校教育的严重缺陷是主要因素。我们必须发挥社会教育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学校教育的关键作用来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以迅猛的态势占领学生文化的领地,成为学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积极、健康的学生文化建设受到严重冲击。大众文化的特点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契合,大众文化传播载体的多样性、先进性,以及青少年同辈群体交往的需要是其重要原因。建设学生文化,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及大众文化的研究,必须革新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手段,恰当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注重同辈群体对学生文化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指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公民意识是公民作为国家和公民社会成员的一种主体意识,包括公民身份认同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需要学校教育营造校园公民生活氛围,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教育过度"现象。家庭教育和媒体舆论也要发挥正面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事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6.
陈柯 《农村教育》2005,(4):48-48
公民意识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所表现的对自已、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广大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教育的主旋律要以德育为先.德育工作的目标应是十分明确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合格和优秀公民。也就是说学校应培养学生树立公民意识.以使他们走向社会后成为合格和优秀的公民。这实际上也构成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参与公共生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思政课"教学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主渠道。为了验证公民参与、"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效应,基于浙江省8所高校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用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参与政治公共事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具有双重影响,且影响力度最强;参与校园自治、参与社区服务对公民意识培育具有正面效应,但其培育效应不全面。"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具有正向影响,但无法显著影响法治意识和自由意识,且影响力度弱于政治参与。大学公民教育须据此有效应对,以促进大学生养成现代理想公民品质。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是流行文化,具有一次性性质和消解经典文化的功能;容易钝化人的思维,使思维的空间变得狭隘、平面。在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敏感阶段,尚未建立起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最易成为大众文化的受众。对待这一客观事实,我们要辩证认识,正确对待,积极引导;既帮助学生认识其不良的一面,将负面作用降到最低;又要引导学生接受其健康积极的一面,将正面作用发挥到最高。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少年群体意识的表现,大众传媒是其最好的表达工具.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流行文化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正面影响需要传媒、社会与受众的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各个国家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公民教育的模式迥然不同,但是其中也会有一些赋予公民身份的共性,关键是要探寻与本国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与全球化时代的民主进程相协调的公民教育的理论支撑。我国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有着时代的重要价值,其养成机制的构建也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