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本文通过体验在人的价值系统中的意义对人的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根据理论现实提出体验能力是一定社会历史生活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体验本身是人的心灵活动形式。因此体验具有联系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功能,是事实与价值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高洁 《学科教育》2014,(4):17-25
杜威对传统哲学进行改造,建立了经验自然主义。“经验”是这一理论的最高概念。杜威认为,经验是生活中的一切,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人的行动提供指导。在其哲学理论的统摄下,杜威建立了自己的价值哲学体系,推翻了逻辑实证主义反对价值的理论,颠覆了传统经验主义纯粹主观的价值理论,创建一种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价值哲学。该价值哲学调和了价值与事实、手段与目的的对立。杜威的哲学观体现在其教育思想中,他的价值哲学也为我们思考价值教育的何去何从提供了新思路。杜威价值哲学视角下的价值教育提升儿童价值判断,使儿童在价值判断时注意自身经验及生活情境分析,注重行动与效果的分析,这种价值论观点为价值教育提供了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3.
休谟提出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二分法,在20世纪初的德国,引起了以马克斯·韦伯和古斯塔夫·施穆勒为双方代表人物的"价值判断之争"。上世纪末,中国学界对经济学与道德问题的热烈讨论,可以视作这一争论的世纪回响。抛开对事实、价值二分法的争论,不对经济学是纯粹的事实判断或是价值判断下结论,而是来具体分析隐含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可以发现,看似实证、客观的经济学有其隐性的价值判断:首先,政治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秉持阶级立场;其次,西方经济学的伦理基础是功利主义价值观;最后,在当今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下,当经济理论应用为经济政策时,国家成为经济政策的终极价值。对影响经济学的价值判断的事实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保持"价值中立"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以追求和实现价值为目的的人类实践活动。"价值即本质"意味着,对"教育是什么"的发问,其实是对"教育应当是什么"的发问。认为问教育的本质就是问教育的实然所是,这种看法误解了教育实践的性质;而其理由——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基础,事实判断先于价值判断——本身是一种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对象的价值走在对象的前面",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元价值的信息时代,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纷繁复杂,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之间作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存在着激烈冲突。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提升其道德水平、升华其道德智慧是高校德育工作一项刻不容缓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覃正辉 《课外阅读》2011,(3):114-116
本框课程标准的要求: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沫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23(12):94-97,118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体。事实判断具有客观唯一性,价值判断具有主体间差异性,二者统一的基础在于社会历史性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性。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把灌输范式的知识教育统一到理解范式的信仰教育上来。  相似文献   

8.
法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其内含价值判断的因子已为绝大多数学者一致认可。这种价值判断,在司法领域中,不仅表现在法律规范的选择上,而且还体现在案件事实确定的过程中,因此,我们需要将目光不断的流转往返于事实和规范之间,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避免主体价值判断的任意性对于"同样情形同样处理"的形式正义的破坏,我们需要为每一个结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提供论证,从而限制了价值判断的影响。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以普遍实践规则为基础,来建构自己的程序性法律论证理论,从而将法官的主观价值压制到了最低,最大化实现了价值判断的客观化。  相似文献   

9.
拉伦茨在本书中意欲通过对法官的价值判断进行引导,从而很好的规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一步限制法律上的恣意行为。价值判断需要从理论层面以及事实认定的过程中进行类型化的思考,之后在对这样的一个范围做出一个必要的修补,也就是之后提到的类推。从而形成完整的法律价值判断的类型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它们在教育评价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使教育评价理论得以深化,并推动了教育评价科学化的进程。明确这些,笔者对教育评价的科学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科学教育理论,以教育事实为研究对象,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解释教育中一般的“规律”,属于事实判断。二是价值教育理论,解决“评价-规范”的问题,也就是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这类理论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规范,属于价值判断。三是实践教育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既存的教育事实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逐渐引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在人们试图从伦理观念的角度论证人类与自然之间是否存在着道德联系时,一种关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观点产生了。自然内在价值论从主体性、客观性、目的性三方面论证了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看,它在理论与逻辑上都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这种理论将价值判断等同于事实判断,由此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同时,也表现对价值主体内涵的否定,否定了“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唯一性,将价值概念的主体扩大到人以外的自然物,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也狭隘地将生物本能与生存特性、人的目的性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13.
学术史上对社会权力来源的研究基本上通过两条路径展开:即价值判断的路径和事实判断的路径.每条路径都有其合理之处,因此在研究社会权力来源时,把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进行有机结合,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毛喻原先生对汉语和汉字的认识提出不同意见:作者认为,毛先生对汉语“弊端”的描述,从偏颇的事实判断,导向了逻辑松动的价值判断;对汉字造字策略“悲剧原型”的分析,则较多地表现出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  相似文献   

15.
在对话和协商中提升道德判断和行为抉择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对话理论剖析我国德育课程症结之所在——简化复杂的生活和多意的价值性知识、忽略对价值判断之前提的事实情状的细致把握、无视儿童对价值性知识的主动建构。之后,笔者运用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阐述了创建对话和协商的德育环境的意义和方法,主张帮助儿童接触更多元的事实案例,拓展其经验和视野,体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达到对价值性知识丰富内涵的理解,对社会事实之本质的洞察,提升学生在陌生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知识作出恰当的道德判断和行为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6.
历史判断包括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三个层次。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史料课堂,符合历史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历史学科的育人品质的优化,并能使历史课堂焕发出人性光辉与思辨色彩。  相似文献   

17.
荀子的性恶论并非“性本恶”而是一种“后果恶”,是针对过度纵欲导致群体生存失序而做出的价值判断。韩非子已经跳出对人性作善恶与否判断的思维模式,而是径直对人性做出经验性的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分野,是荀韩人性论的根本差异所在。对于人性的价值判断必然导向“应然”的意义诉求,所以荀子构建的“礼义之统”与个体之间处在一种柔性互动关系中;而事实判断必然指向“实然”的实践运作,故而韩非子认为“唯治为法”,其“法”与人性之间是一种刚性关系,只能顺性而不能逆性。韩非子的秩序构建方案缺乏内在的社会凝聚力,其逻辑前提逻辑地决定了其方案本身内蕴着分裂与动乱的因素。而荀子在注重社会现实的同时充分地注意到意义世界的重要性,较好地协调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张力,其秩序建构方案充满内在的凝聚力,可以实现社会内部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价值判断是指价值主体基于各类社会现象和社会现实所做出的价值客体价值大小的评价,价值行为是指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基于价值判断所采取的体现一定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行为方式,价值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价值行为的合理性。目前,我国社会普遍存在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脱节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寻求话语范式、理念、方法的改革,从而弥合两者的冲突问题,实现行与知一致。  相似文献   

19.
价值中立与教育研究的学术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晓阳 《教育科学》2003,19(4):16-20
教育研究是一种人文研究,而人文研究的最高目的就是显现存在的真理和人的意义,人文研究的这种目的性和价值性正是通过自己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得到表现。任何教育研究都不能借故价值中立以躲避自己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教育事实可以作为表达意义的手段,但事实本身不能自然地、直接地给出包含在事实中的意义和真理,而必须通过研究者的价值判断和学术立场得到呈现。所谓价值中立实际绝不是不要价值,而是不要有偏见、带主观臆断性的价值。价值中立原则不是要削弱价值性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相反它是要提高人们对价值判断和学术立场的关注。从价值中立原则中不仅不能推导出对价值的否定,相反却只能更加表现出价值问题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人们的言行或某一活动、事件是否是实事求是的。不单是取决于当事人是否说的真话 ,办的真事 ,还取决于当事人的动机、目的、价值取向 ,因此 ,实事求是的判别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实事求是的判别既是一种事实判断 ,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判别 ,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别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