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老师都不陌生,特别是对"老师,我不想读"这句话.对于对这句话不太清楚的人而言,我还是有必要先讲一讲它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时,他请一位学生起来读一下课文,可是这位学生却以"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拒绝了老师的要求.但是这位老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容依然"地请学生坐下,让他等到想读的时候再读.  相似文献   

2.
本以为当班主任,都是我给学生上课,可十几年班主任当下来才发现,最令我记忆深刻的,却是学生给我上的"三课". "我做到了一条半" 我教C226班时,有个叫曹启的要求转入我班就读.我把丑话讲在前面,针对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不"政策:第一是不迟到、不早退;第二是上课不讲小话、不欠作业、不顶撞老师;第三是不辱骂同学、不打架牛事.可上课才几天,告状的一片:曹启迟到、曹启讲小话、曹启不交作业、曹启骂人……我一股气从脚底直冲卜脑门:你本来就不是我们班的,我好心收留你,你一来就"祸害"我们班.我把曹启喊到了办公室:"曹启!你讲!三条你做到了哪一条?"我千想万想,也想不到他会说"我做到了一条半".  相似文献   

3.
某小学一位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希望做的是什么",没想到一位同学说的是:"老师,我最想犯错误."这句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却引起了这位班主任的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想犯错误呢?难道他是非不分?还是心理上有毛病?这位平时不显眼的学生,怎么竟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愿望呢?此时,这位班主任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制止了大家的哄笑,随即把话题转向其他方面.为了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位班主任抽空找他谈心.起初他怎么也不肯说,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和诱导,才吐露真言.他说,想犯错误为的是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并由此引发班主任的关注,使班上做什么事都有他的份.这一貌似"扭曲"的愿望,给班主任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4.
"她"为什么是"笑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抄<祝福>中原文: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 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相似文献   

5.
育"牛"如子     
"顾老师,笨牛分到你班了,想争全优没门了,等瞧好戏吧. "笨牛"的名字叫牛亮亮,因为学习成绩特差,人送绰号"笨牛",哪个班主任接纳的前提条件都是不算学生数.我心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帮助牛亮亮克服自卑感,提高学习兴趣,开学第一天上课,我在班级宣布:"从今天起,牛亮亮同学和大家一样是我们班的一分子."我自以为"开明"的作法在牛亮亮身上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为此,我只得牺牲许多休息时间,帮助这孩子补差,但是他并不领情.放学后,我提出要他留下来补习功课,开始他勉强答应,时间长了就左右推托,以致不辞而别.再后来我让同学看着他,他还是借故溜了,作业根本不做.最可气的是年级考核,他考了个年级倒数第一.我开始后悔要了这个后进生,觉得这孩子不可救药.冷静下来又一想:"会不会是我的方法有问题?假如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教?"  相似文献   

6.
有人问米开朗琪罗是怎么雕刻出精美的作品的,他说:雕塑本来已经"在"石头里,我只是把它释放出来罢了.我想,教育也遵循着同样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教育就是把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  相似文献   

7.
赵福楼:之前和一位老师交流,他说执教<五柳先生传>一课,问及学生对"五柳先生"(陶渊明)如何看待.有学生回答说,我不喜欢.他很诧异,问"为什么".学生答:"他嗜酒如命,不讲礼数,行为怪诞,简直就是一个酒鬼."其他学生都加以附和.在教研中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对"五柳先生"其人和文本不能准确理解,与他们的认调能力有限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我的学生对我说"我要跳楼",我除了震惊,就是立马阻止,不是我胆小,是我不敢也不能拿学生鲜活的生命做赌注。一年级学生虽然不知道"跳楼"的后果,但他们绝对知道怎样"跳楼"。所以我不赞成有的老师说的:让他去跳,他并不敢跳,他只是想吓唬我们,逼我们妥协,从而得到他所想要的。我相信学生肯定有这样的动机,可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做事方式。如果这个学生是冲动型的呢?冲动之下再极端的事都能发生。如  相似文献   

9.
杂志热线栏目收到最多的问题是:"我是XX专业大四学生,马上要毕业了,请问老师,我们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我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立刻会想:学了四年都不知道专业就业方向?专业课或就业指导课没有涉及吗?而这样的问答也让我无从  相似文献   

10.
在教<勾践灭吴>这课时,我想,对勾践这个形象,同学们都比较熟悉,我再按常规对他进行分析一定不感兴趣.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老师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怎样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呢?正当我苦思冥想的时候,教参上的一句话触发了我的灵感:"历史散文不过借助历史人物有代表性的言论行为揭示其本质特征而已,它无意塑造丰富多彩的典型形象."我突然想,如果把这篇历史散文改成一部历史剧,那就需要塑造丰富多彩的典型形象,假如从让学生做导演切入,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下晚自习后,我走进办公室放书准备回家.这时听到有轻轻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语文课代表小A.我让她进来坐下.她很紧张,低着头,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有话要对我说,但又有点不敢说.就轻轻地说:"你有什么想告诉老师的就说吧,老师经历的多,可以帮你分析一下."等了一会儿,她终于断断续续地说了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天脑子里一直想着他,他是体育课代表,我喜欢看他在篮球场上矫健地投球和在足球场上潇洒地射门的身姿.上课时也不由自主地往他那边看,夜里也梦到他.我知道这样会影响学习,也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闲事,可总是不由自主.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发现一个学生做广播体操时很不认真,本想找他谈话,批评教育一番,但转念一想,批评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让他当一回"师傅"呢?课后我把找他来,对他说:"老师发现广播操的每一个动作要领你都会,只是没有认真做,是吗?"他说:"是。"于是我又对他说:"老师也想学做操,苦于  相似文献   

13.
漫"画"方成     
方成身边的人都说,如果谁在方成身边待一天,谁就得乐一天.记者还没到方成身边采访,就已经被他的言行逗得乐不可支.有人问:"老爷子,您老多大啦?"他答:"45公岁."陌生人愕然,方成解释:"我90岁,又是男的,不就是45公岁吗?"有人问方成的养生之道,他答:"一个字,忙.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是忙得没空念."  相似文献   

14.
案例: 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我正在批阅学生的作业.忽然听到一声"报告",我回头一看,发现有三位学生站在办公室门口,我问他们:"已经放学了,你们有什么事吗?"三位学生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后来还是一位男同学对我说:"王老师,你这里有废纸吗?""废纸?你们要废纸干什么?"我一时不知道他们的意思,我想,我没有请他们来帮忙清理废纸呀!看到我发愣,三位同学连忙补充说:"我们是五(6)班‘废纸工程'的志愿队队员,为全校老师和同学服务.""好!谢谢你们,你们五(6)班为教育活动和环境保护开了好头."我一边说,一边将纸篓里的废纸给了他们.  相似文献   

15.
<正>"老师,他作业又没写。""老师,他英语单词没背。""老师,……""他"成为班级报导的焦点,对于组长的状告,他满不在乎,大家都说:"‘他’没救了。"我面对着"状纸",真想痛斥他一顿。可又一想:这么不自觉的孩子,管他干嘛?管也白管。他都不在乎,我在乎有什么用?如果班上少几个这样的孩子,该多好呀!每当刚刚被批评完的他又真诚的喊我"老师",在老远的地方热情的向我打招呼时,我的心被震颤了。哎!毕竟他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他是我的学生!责任心让我无法不在乎!  相似文献   

16.
一位班主任了解到班上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居然偷了同宿舍同学的踱金钢笔时,便在班会上妙用"那个"--"今天咱班202宿舍少了一支'那个',我感到很'那个',我本想点名批评他,可是考虑他一向是个听话的好学生,所以我就不在班上'那个'了,希望课后他把'那个'还给人家,如果他不'那个'的话,我也就不'那个'了."  相似文献   

17.
正十几年前,学生的一次提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后,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想不明白,你只用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推出了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比它大或比它小的圆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面积吗?为什么呢?"我初次听到这个问题,觉得学生太"幼稚"了,不假思索地对他说:"都可以的。"学生疑惑的眼神告诉我,他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经过一番思考后,  相似文献   

18.
记得去参加一次教研,正好坐在生后面。课堂上老师讲得十分投入,生听得也很认真,举手积极。这时坐前面的一个小男孩举手了,另一个子靠着椅子,懒懒地说:“老师不会你的。”看来这个小孩已经很有经了,而那个孩子还是高高地举着手,老师果然没叫他(当然原因很多)。他丧气地把手放了下来。我想:假如这时老师请了他,那他该多高兴!他可以大声地说:“老师是会叫我的!”但现在他只能想“老师的确不会叫我”的。这样的次数多了,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再那样天真地高高举起手。不管学生的基础有多大的不同,老师的“偏心眼”也是导致“暂差生”自卑心理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缘起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想告诉学生要学会谦让,举了孔融让梨的例子。刚讲完,马上有个学生举起手来说:"孔融不应该让他的哥哥吃大的,应该自己吃大的,尊老爱幼嘛。"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激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赞成。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青年人,听说有人买彩票中了大奖.于是他想,要是我能中大奖那该有多好啊!就连做梦的时候,他也想着中大奖.有一次,他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他对上帝说:"万能的主啊,我是多么想中奖,我每天都在祈祷,你为什么不让我中一次呢?"上帝听完后,对他说:"亲爱的小伙子,我也很想让你中一次奖,可是,你为什么不去买一张彩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