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一代数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中有这样一类问题——浓度问题,学生普遍感到比较难接受与理解,常常在此问题上出现差错,分析其因原,关键是浓度问题中的基本关系没有弄清。它们的基本关系是:溶液=  相似文献   

2.
浓度应用题常见的有三种类型:稀释、加浓、溶液混合.解这类应用题,首先必须弄清溶质、溶剂、溶液、浓度的概念及它们间的关系:溶液=溶质+溶剂;浓度=溶质/溶液×100%;溶质=溶液×浓度,其次要抓住“溶质的相等关系”. 一、稀释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的质疑众所周知,恩格思明确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那么,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此,恩格斯是作了必要的历史考察,而没有专门从理论上作出说明.后来人们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然而有的解释是合乎逻辑推理的;有的解释就不太合理.现行大部分的教材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就不够准确.下面我作一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就有关溶液浓度配比方面的应用题,如何掌握溶液、溶剂、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和浓度配比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在解题中如何审题、设元、图示法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题等方面做一些规律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行程类问题的应用题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题型,它的基本数量关系为:路程=速度×时间.列方程时可以参考下列路程的等量关系:在直线运动中,对于相遇问题,有路程之和等于全程;对于追及问题,有路  相似文献   

6.
绪论部分 复习中应注意掌握: 1.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是绪论部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三个方面把握:①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③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有什么意义。其中,重点掌握,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浓度配比问题因其概念多、题型复杂,一直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同学们借助生活中的小实验就很容易理解这一问题中的概念和基本关系式了。比如:我们有一杯水(溶剂)和一包盐(溶质)。 (1)把盐(溶质)溶于水(溶剂)中,得到盐水(溶液)则有关系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变形后可得: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2)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纯物质的量即浓度,则有关系式: 浓度=溶质质量×100%. 浓度=×100%。 溶液质量 变形后可得: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浓…  相似文献   

8.
正大家知道近些年数学中考试题中几何部分所占比例为40%左右,呈现形式为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几何证明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用.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证明平行关系可转化为证明角等或角互补的问题.下面就最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出现的平面几何试题谈谈个人看法.1.通过抓基本图形,让学生熟悉几何证明的基本套路掌握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不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物即人本身与其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思维是人所特有的.离开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能是一个假问题.但是有了人,人首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的生存问题,即人本身与其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离开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本身就不能活,就根本不会有任何思维,因而也不会发生"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初中之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于七年级的同学来说,和小学相比,学习数学有一些吃力.为此,同学们要具备一定的思辨探究能力,并能够灵活运用,才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解答初中的数学问题.一、口诀法不等关系既有大于关系,也有小于关系以及其他不等关系.以基本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为例,在将不等式组进行变换之后,  相似文献   

11.
一、准备性练习解答相遇问题的关键在于求出两个物体的速度和.它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距离”,显然,这是单一物体运动中基本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的发展.在教学“相遇问题”之前,应进行行程问题中三量关系的基本训练,为学习“相遇问题”作好铺垫.1.学校长方形操场的长是60米,宽40米.小明  相似文献   

12.
两圆位置关系中,相切与相交是重点,基本形状有如下三种: 相切问题,过切点作公切线是通法;相交问题,作公共弦是通法.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学习中,对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一些学生总存在思维方法上的障碍,面对题目,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物理问题的基本特征--状态特征、过程特征和物理问题的基本关系--空间积累关系和时间积累关系.对此,笔者谈谈如何通过阅读分析,从上述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人手,顺利解决综合性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一代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初一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提高分析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1.调整课本的例题顺序,按题目内容分类进行教学。应用题的内容干变万化,但经过分析归纳,可以分为典型应用题和一般应用题两大类,而典型应用题又可分为行程问题、工作问题、浓度问题、数字问题和分配问题等等。每一类问题有它本身的基本数量关系,把  相似文献   

15.
章国水 《中学教研》2007,(11):41-44
在初中数学竞赛中,有关方程整数根的问题从近几年的各类竞赛试题中屡见不鲜,显得相当重要.要解决这些问题,通常有2种基本的解题思路:(1)运用整数的若干基本性质;(2)运用初中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如因式分解、配方、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不等关系等.下面就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的一些试题归纳了几种常  相似文献   

16.
解题基础: 1.溶液的酸碱度通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显中性;pH>7时溶液显碱性;pH<7时溶液显酸性. 2.pH与溶液中H+的浓度、OH-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H+的浓度越大,pH越小,酸性越强;OH-的浓度越大,pH越大,碱性越强. 中考题型: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应用题既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分化点,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1.帮助学生归纳几种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数学应用题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都有其基本的数量关系。例如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为:路程=速度×时间;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为:工作总量=工效×工时;农业生产问题的数量关系为:  相似文献   

18.
1高考解读 溶液中的离子关系问题几乎年年必考,内容丰富,命题形式主要有选择和填空,而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又是命题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9.
佚名 《高中生》2008,(10):25-26
1.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一致的。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递推关系中存在着三大基本问题:如何建立递推关系,已给的递推关系有何性质,递推关系如何求解.本文围绕如何求解递推关系,归类说明其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