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作秀     
时下有一个最流行的词,报刊、网络、广告、口头语中都闪烁着它的倩影———作秀。若不信且看:靓妆美眉走俏各大宣传广告牌,商家降价、电器白送之大擂台,模特穿衣表演时装展,明星自述倾情活现,报刊登载作家之“脱口秀”,身体彩绘之“人体秀”,网络高手现场独秀,BBSCS联袂并秀;一日街头喜逢旧友,对方竟笑侃:“美女,你的Pose摆得不错哟,都把我的眼球从千里之外吸引过来了。”笑过之余,谁又能否认“作秀”一词正以各种形体姿态不断地在时代的舞台上纷扬?它大腹便便,摇进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它又娇小轻盈,挤在茶余饭后的缝隙里;它人面兽心,…  相似文献   

2.
公开课秀     
王淦生 《师道》2002,(4):18-18
细察词汇的发展现象,实在是一件颇有意味的事。譬如由港台输入新近活跃于我们口语中的“秀”字就很值得一说。这“秀”字据说乃音译于英语中的“show”一词,本有“表演”之意,故港台语言中多谓“表演”为“作秀”。在此意义上再作引申,那些带有几分做作行为的人们亦多以“作秀”称之,以至有“政治秀”之类的说法。这倒是丰富了汉语的语汇。尽管目下专家学者尚未认可“秀”字的这一  相似文献   

3.
论作秀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候选人布什和克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作秀,在伊拉克问题上态度强硬的布什,大选期间却陪着夫人慈眉善目地去看望贫民窟的孤儿;克里同样不甘示弱,想方设法推行他的亲民政策,结果,总统人选最终敲定于在秀法上技高一筹的布什。然而,同古已有之的许多作秀大师相比,布什的秀法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论作秀,姜子牙可谓“千古作秀第一人”,他作的是“怀才不遇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最后钓到的不是鱼而是彪炳史册的周文王,拜相之后,作秀大功告成,奠下周朝八百年基业,“留取丹心照汗青”;诸葛亮作的是“胸有成竹秀”,在…  相似文献   

4.
姜毅 《华章》2006,(11)
陶行之先生有句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是教学的根基,是教学的真谛,是教学的生命。然而时下一些语文课堂中却充斥着各种“作秀”现象,如“情境秀”、“合作秀”、“媒体秀”等,已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通病。各种“课堂作秀”的出现,原因无非有二:一是教师的功利思想在作祟;二是教师的理念出现了偏差。但不管哪种原因,“课堂作秀”都会对教学产生直接的不可逆转的危害,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巨大的无法弥补的伤害。对于前一种原因,背后折射的是教师人格的缺失,是一种“自觉型”的“作秀”,应该属于教师职业道…  相似文献   

5.
作秀作秀一词源于港台,后进入内地。该词由英文名词“show”加上中文动词“作”混合而成,原始意思是表演。其派生词还有“模仿秀”、“时装秀”、“脱口秀”等。作秀的含义进一步发展,又增加了“炫耀”、“虚情假义”、“做给别人看”等。一些电视台中常有模仿秀、脱口秀等栏目,如“四大天王”被人模仿得惟妙惟肖,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也是一种“脱口秀”。  相似文献   

6.
作秀作秀一词源于港台,后进入内地。该词由英文名词“show”加上中文动词“作”混合而成,原始意思是表演。其派生词还有“模仿秀”、“时装秀”、“脱口秀”等。作秀的含义进一步发展,又增加了“炫耀”、“虚情假义”、“做给别人看”等。一些电视台中常有模仿秀、脱口秀等栏目,如“四大天王”被人模仿得惟妙惟肖,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也是一种“脱口秀”。  相似文献   

7.
说“秀”     
“秀”是时下颇为流行的一个字眼儿.由它衍生出的大批“秀”族词,频频出现在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中。“秀”由英“show”音译而来,早在八十年代就已出现于台湾,在港澳被写作“骚”。台湾和港澳都有大批“秀”族词和“骚”族词。在汉语中.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一些观摩课、公开课、研究课中,许多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想方设法出奇招,讲究表面形式,把语课上成了“课堂秀”。笔总结语教师“作秀”的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公开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新教改理念的风向标,是教学评优的竞技场,更是教师群体观摩教学技艺的窗口……它对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知从何时起,公开课演变成了“公开秀”,众多五花八门、精心设计的出彩“秀”,将锻炼教师、引领研究的公开课演变成了只能欣赏,无以滋养的“作秀课”,这种“作秀课”在公开教学实践中,突出表现为“四秀四忽视”。  相似文献   

10.
也说“秀”     
尚红 《现代语文》2002,(11):54-55
《语文月刊》2001年第3期上刊登的李瑞河先生的《说“秀”》一文,认为时下流行的“时装秀”、“脱口秀”中的“秀”字是增强了构词能力的词素,“大凡优异杰出者都可以‘秀’称之”,“‘秀’已是具有美学意义的评判标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尚有需要说明之处。时下,“秀”字活跃于许多时尚的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以及网络用语中。同许多流行语一样,“秀”也是从港台传来的词。该词源自英语中的“show”。在《郎文英汉双解词典》中“show”有两个词条,作名词时表示“表演、演出、节目;展览;显示、展示;某种品性的流露”…  相似文献   

11.
show的脱口秀     
“秀”是英语show的音译。时下,像“模仿秀”、“时装秀”、“脱口秀”等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下面是show的“表演秀”,快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2.
朱烟红 《广东教育》2004,(11):58-58
当社会商品包装化大行其道的同时,“做秀”作为一种包装宣传的手段越来越受青睐,演员做秀,模特做秀,商人做秀,连神圣的课堂也不可幸免地蒙上了做秀的面纱。挑起这层面纱,透过喧哗的表象,不难找寻其内在的弊病。  相似文献   

13.
写作文也是一种“作秀”,既“秀”我们的思想,也“秀”我们的语言。好的文章,不仅要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也要有漂亮的语言。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不会流传得太久远。  相似文献   

14.
8月31日下午,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了一帮俊男靓女,其中大多是高中甚至初中的在读学生。他们秀身段、拼热舞、比才艺、抢作秀,争夺“新思路上海模特大赛”的奖牌和“上海时尚大使”的名号。  相似文献   

15.
句秀、骨秀、神秀之我见——温、韦、李三家词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静安云:“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一 何谓“句秀”?很多人都看到它,“工于造语,极为绮靡”,看到了它“往往以非常繁缛的辞藻体现极为微小的意思”,看到它“是御前供奉,不能不刻意为之,故铺陈辞藻,富丽精工,雕镌声色”。 其实,在飞卿那些“神光离合,乍阳乍  相似文献   

16.
时下,电视、报刊、网络上"秀"字频繁出现,我行我秀、作秀、宝宝秀、作家秀、家庭秀、商业秀、生活秀、模仿秀、秀出风采、我秀故我在……真是时时可以看到"秀",天天可以听到"秀",细斟其意,这些秀的意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现代汉语词典》上用常的意了。  相似文献   

17.
show(指“展示”、“表演”),译音为“秀”。像“政治秀”、“时装秀”、“脱口秀”等,一律被称之“作秀”,“秀”给你看。in(指“时髦”、“入时”),其反义词为out(指“落后”)。如说“某某人out了”,意思是“跟不上形势,必须换脑筋了”。yeah(指“时髦”、“潮流”),译音为“噎”,与in非常相近。high(指“高”),转义为“斗志高昂”,“欢呼雀跃”。现在常形容合法的兴奋状态,如同学聚会时他“喝高了”。E-mail(指“电子邮件”),开始时有人将其音译为“易妙”,至今还有人干脆叫它“伊妹儿”。现在,一般称其为“电邮”,如给某人发一份“电邮…  相似文献   

18.
文字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每个时代都在产生着新词,如21世纪产生的“蓝牙”(手机的一种功能)、“作秀”即是如此。与此同时,旧词的词义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说:“昔张天如论相如之赋云:‘他人只赋,赋才也;长卿,卿新也。’予于少游之词亦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虽字瞻之明隽,耆卿之幽秀,犹若有瞠乎后,况其下耶?”在这里冯煦特别拈出“词心”来谈秦少游,确实颇具眼光。“词心”作为评赏词人的一个标准,切合了词体的特征,因为词作为隐约幽微的情绪抒发,确实更多地借助于心灵深处的一种敏锐的感受。而且在评论中冯氏更肯定“词心”,认为“词心”胜于“词才”。  相似文献   

20.
陈潇潇 《文教资料》2006,(4):117-118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中、小学全面铺开,进展顺利。此次“课程教改”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代替以往的教学模式,并在逐步显示出它的效果。在总结已经取得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改革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前进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到某些旧的观念仍然在困扰着一些不能跟上形势的教师。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目前在新教改中课堂教学产生了一些“作秀”现象。这些新“秀”现象异化了我们一贯坚持的课堂教学原则。下面我针对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一、“作秀”现象异化了主体性原则什么是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