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赘语     
是的,需加同志说得很对:“文艺作品有各种类别,所以它应该有许多个第一篇。”恰如士兵作战,守阵地时扔手榴弹,打冲锋时上刺刀……“十八般兵器”件件皆通,需要使什么就用什么。作为一名文艺战士的雷加,在战争烽烟中练成了多面手,他既写报告文学也写散文,既作短篇小说也作长篇小说,又各有佳篇丽章;他既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又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一支三八式》和报告文学《黎明曲》,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史上是名垂史册的,而他自己又似乎对于那篇不到三千字的《火烧林》情有独钟──由此我想:作品的优劣,不取决于…  相似文献   

2.
3年前,有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刘宾雁报告文学选,书名叫做《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该书一位责任编辑在题为《历史无情历史有情》的《代序》中这样写道:“《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本是宾雁一篇未曾发表的报告文学的篇名,是我特意挑到这里用作书名的。当我毫不迟疑地决定这一点时,我脑子里闪出了一股异常强烈的、经久不退的思绪:倘若我能为宾雁写传,那传名,我也同样会定这一个——《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原来,这位责任编辑之所以要坚持使用这个篇名作为书名,其用意之一就在于要为刘宾雁树碑立传,确认刘宾雁是个“不会说假话的”人。不仅如此,这位责任编辑在《代序》中还有话。他说:“诚然,以如此简朴的词语概括宾雁,决不可能道出他作为杰出的新闻记者、作家、思想家、理论家、翻译家和共产主义战士的全部特性,倒很  相似文献   

3.
报告文学,辞典皆曰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品种。 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这个文学品种在中国一出世就不大正常。因为,在中国流传的报告文学开山之作,都不是中国人写的中国事。捷克人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墨西哥作家爱密斯的《中国——冒险家的乐园》之类,坐上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头把交椅。 其实,一开始落后也没什么。鲁迅说“拿来主义”,我们把它拿来、走向正常、走向发展也就是了。事实也是如此。从夏衍的《包身工》到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出了不少好作品。特别是《哥》文出现以后,掀起了中国的报告文学热,甚至出现了《报告文学》这…  相似文献   

4.
浅泛也是特点祖慰是个浅泛的作家。一次,省作协召开祖慰报告文学座谈会。他来了,一群学院批评家也来了。被评就好象一头壮硕的牲灵,哼哼哈哈十分情愿地让你动手。于是,一人先上,捅了一刀二刀,被评仍作满院跑;继则一干人团团围定之,扳倒之,重捅之。旋即发现被评一仍如旧,含笑答辩,坐而论道,怪味横逸。这下可把批评屠夫气扁了!原因?评者说的不在点子上。指出被评报告文学庞杂,小说贫弱,新理论有牵强之感,云云。其实这是取消了被评祖慰。直率地讲,有些才俊,其最大的特点是浅泛。他  相似文献   

5.
赵鑫珊人独特,他的散文集也别具一格。《没有鸟巢的树》是他从自己的灵魂深处挖掘各种题材,试图点点滴滴地写出关于他自己的“灵魂状态”的报告文学。他特别突出了一个“我”字:我所感觉的世界,我所理解的世界。《没有鸟巢的树》关涉面既广且深,大自然的山川动植、风雨雷电和日月星辰,人类社会的科学与艺术,在他诗化、哲学化的态度观照  相似文献   

6.
为使经典的“蝙蝠侠”系列作品具有美国黑人的典型性,DC漫画公司已经和黑人作家爱乐思·思蒙达成协议重创此作。思蒙是一位自由漫画作家,曾经塑造了“黑人杰克”这一著名形象。DC公司在看了思蒙自己的公司在1999年推出的《黑人杰克》后,对这一人物形象很有好感,所以邀请思蒙执笔重创《蝙蝠侠》。思蒙被授权合作创作5部冠名为《蝙蝠侠》的迷你系列漫画。 思蒙集自由作家、剧作家、导演与一身。他坦言创作“黑人杰克”的形象是因为“我想塑造一个英雄形象,看起来像我一样是个黑人,却又具有世界  相似文献   

7.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中国的这句古话,说透了为文的不易。虽然也有才高八斗的文人骚客“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的佳话,但更多的是关于推敲、修改的典故。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除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写作格言轶事集锦》,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  相似文献   

8.
乍看到陈祖芬的《让我糊涂一回》(河北教育版“红罂粟丛书”之一种)的书名,着实令我莫名其糊涂了。这是报告文学还是小说抑或其他?待读过了一篇又一篇,才明白无误地确认这是一部随笔。心想以写报告文学著称的女作家陈祖芬,何时舍弃了心中所爱而移情别处?其实怪我孤陋寡闻,这已是她的第二本随笔集了。初识陈祖芬这个名字,是十几年前在报章上看到的一篇报告文学《祖国高于一切》。十几年过去了,这篇文章仍记忆犹新。主人公是一个留德的知识分子,当他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毅然决然抛弃了在德国的优裕生活,忍痛与德国妻子离了婚,带着三个孩子和一吨重的书籍回到了祖国。但在“文革”中,这个内燃  相似文献   

9.
在浙江省金华市郊“五里亭”一座阴暗潮湿的破庙里,住着一对以拾破烂为生的患难夫妻。20多年来他们先后收养了20多个弃儿,并用自己卖破烂得来的微薄收入养育着他们…… 1988年8月的一天,新华社摄影部记者李晓果在《每周文摘》上看到了这篇题为《黑户》的报告文学的摘要。第二天,他去阅览室查阅了全文。放下《报告文学》第8期,他很激动。《黑户》中的二老和那些弃儿的命运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出于一种职业的敏感,他立即产生了一种冲动。10天以后,他利用自己的休假时间,闯到了浙江金华市。在那里,他  相似文献   

10.
数学大师陈景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而知晓陈景润的人差不多也都知道老作家徐迟,因为是他创作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这颗数学峰巅上的明珠更加璀璨夺目。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一个创作会议上,中国作协创联部常务副主任周明(原《人民文学》编辑)作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责任编辑,较为详尽的阐述了这篇报告文学的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11.
纪实·审美·创造———评长篇报告文学《大京九纪实》□赵慧平莫伸所作长篇报告文学《大京九纪实》是以审美的方式完成的一项文学创作工程,它将京九铁路镌刻在文学的画廊里。一位作家集中几年的时间自始至终地参与一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并为之作出长达66万言的传记,这...  相似文献   

12.
报告文学,辞典皆曰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品种。 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这个文学品种在中国一出世就不大正常。因为,在中国流传的报告文学的滥觞之作,却不是中国人写的。捷克人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墨西哥的作家爱密斯的《中国──冒险家的乐园》之类,开中国报告文学的先河。 其实,一开始落后也没什么。鲁迅说“拿来主义”,我们把它拿来、走向正常、走向发展也就是了。事实也是如此。从夏衍的《包身工》到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出了不少好作品。特别是《哥》文出现以后,掀起了中国的报告文学热,甚至出现了《报告文学》这样专门的刊…  相似文献   

13.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14.
薛宝海 《视听界》2008,(2):118-118
上周的《南方周末》作了“浩然去世”专题,这使我想到了几年前也是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一篇抨击浩然的文章。那是针对浩然“发文说自己是农民作家”,文章言辞激烈,读来很爽,更精彩的是文章结尾:“全国农民在文化大革命受苦受难的时候,你浩然在干什么?在享福!在作威作福!你也敢说自己是农民作家,呸!”  相似文献   

15.
李荃 《传媒》2000,(5):25-28,36
1987年的冬天是个暖冬,我抱着刚刚出生几个月的女儿,正在家琢磨着小说创作。我的军艺文学系同学、当时在《昆仑》编辑部当编辑的张俊南突然打来电话,希望我能去采写一篇反映武警边防部队的长篇报告文学。我没写过报告文学,对边防一无所知,况且总觉得小说比报告文学要神圣,我犹豫了。 “你行”,电话那边一腔信任,“你的理性和感性都应该行,尝试一下,对你今后的创作会有好处”,他好像猜到了我的心思,说了一句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文学品类没有高低之分,应该都尝试一下,也许你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  相似文献   

16.
目录学是一门博览群书,必须具有真知灼见的学问。鲁迅先生在他一万多册的藏书中,就有不少是属目录学的书,这是他写作之余“随便翻翻”的书。有一次,他很坦率地说:“现在有一些老实人,和我闲谈之后,常说我书是看得很多的,略谈一下,我也的确好象书看得很多,殊不知就为了常常随手翻翻的缘故。却并沒有本本细看。还有一种很容易到手的秘本,是《四库书目提要》,倘还怕繁,那么“《简明目录》也可以,这可要细看,他能做成你好象看过许多书”。(《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鲁迅  相似文献   

17.
文汇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四季青作家丛书》 ,一套4本 ,分别选入了顾行伟、朱大建、曾元沧、钱汉东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和报告文学作品。这套丛书的作者 ,均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 ,是上海作家协会的会员。他们以新闻记者敏锐的目光 ,写下了许多反映新时期、新形势、新生活的报告文学与散文随笔。顾行伟的《晚秋偶赋》一书 ,由“晚秋偶赋”、“域外拾遗”、“朝露化珠”、“艺苑语丝”章节组成。细细品读 ,让人感到其作品雅淡冲和 ,颇有意境。作者突破了人和事的表象 ,探求着崇高的人性情感。他生在晚秋 ,实实在在看到过秋的繁华 ,无时无刻不…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指出,本刊第五期《报告文学的写作》一文中,把基希说成了“美国进步作家”,是错误的。这是由于编辑的疏忽造成的。现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叶廷芳同志撰文,简要介绍捷克报告文学作家基希,借以纠正我们的错误,也使读者了解基希。  相似文献   

19.
新闻兵戴煌     
戴煌说自己几十年来“既不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也不是功勋卓著的新闻事业家,只不过是个新闻兵”。“新闻兵”是怎样一个概念?在北京他的“戴氏蜗牛居”,我俩谈了六小时,之后我又读了《戴煌通讯报告选》和《中国当代名记者小传》(第一辑)中关于他的那157页文字,还有他发表在《当代》、《新观察》上的报告文学,以及一些工作需要不可不看的内部材料。这时,也只有这时,我对戴煌心中“新闻兵”的本义有了清晰的感悟。兵乎?记者乎?合二为一,浑不可分。戴煌还真是个“兵”,当记者似乎是“阴差阳错”。1941年7月,那是日寇集中兵力突袭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的日子,13岁的他作为游击区一学校的抗日儿童  相似文献   

20.
从杨振宁的坦言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次毕生难忘的谈话 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来,有一次谈话令我毕生难忘。 那是1986年深秋的一天,我与原《高能物理》主编徐胜兰如约去西苑饭店拜会杨振宁教授。在得知我的身份后,杨先生坦言道:“我不希望记者写我的传略。” 见我在那里发愣,杨先生解释开了。他说,作家徐迟写过一篇数学家陈景润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的陈景润十分专心致志,撞在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