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袁淑仪 《生活教育》2014,(24):113-113
在第11周,我进行了一次微课,微课的内容是对"8和9的加减法(一图四式)"进行教学内容重点上的整改。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并发现有以下方面需要改进:一、要培养学生的数感不足:在教学时出示图形让学生列出算式,他们对于加法的算式比较熟练,但对于减法的算理掌握得不够。例如,本节课是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要使学生加深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口算技能技巧,使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10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复习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使学生初步知道应用题的结构,能结台加减法的含义列式口答。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整理和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义务教材是按9加几,8加几……顺序编排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师可先让学生分别写出9加几,8加几……的所有算式,并按规律排成20以内进位加法表,对照表进行口算练习。然后围绕这张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明了表的内容、范围和排列规律,找出表内每一部分算式的特点,算式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听到两个教学案例,皆与分类相关,故想谈谈分类应该怎么分。[案例一]《百以内数的加法、减法》(归纳、延伸课)(教师出示六个数:70、61、8、39、20、5)师:请你选出2个数组成一道加法算式。怎样有序地选?师:请写出你能组成的所有算式,并按顺序贴在桌子上。大部分学生都能按顺序写出所有的算式:  相似文献   

4.
【缘起】"5以内加法"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常见的教学方式是:出示例题,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然后完成相关的练习。其实,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掌目的:1.通过复习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计算。2.通过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3.结合有关内容,渗透事物之间相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掌重点、难点:20以内加法表的排列规律。教掌过程:一、回忆题目,揭示加法表1.教师启发学生回忆:在20以内的地位加法中,9加几的题目有哪些?要引导把9加几的题目全部都说出来,并且按顺序说。2.引导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分步回忆8加…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要使用好教材,首先要树立“材料式”的教材观。所谓“材料式”的教材观,就是以审验、怀疑的态度,将教材当成教学时可供选择使用的素材,对“教什么”“怎么教”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其次要掌握以下几种使用教材的基本策略:1.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作适当调整。有一位教师在讲新世纪(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一)”时,不是按教材上所给出的整理方法排出加法表,而是把后面减法表的解决方法运用到加法表的发现整理上。该教师为全班6个小组各做了一套有45个加法算式的卡片和一…  相似文献   

7.
游戏园的:发展幼儿双脚跳及单脚跳的能力;培养幼儿迅速、正确的反应能力;复习对数字1-10的认识。游戏准备:场地、大型积木若干块(搭城堡大门)、头饰。游戏玩法:1.兔妈妈带兔宝宝来到数字城堡前,向孩子们说明只有通过两道数字关,才可进入城堡大门。强调规则后,老师示范过关的方法——按数字顺序双脚跳及单脚跳。2.兔宝宝跟着妈妈一起跳过数字关,进到数字城游戏。游戏规则:互.单脚跳时,中途不得换脚。2.跳错数字或未找到数字者,暂停游戏一次。建议:1.在较熟练掌握玩法的基础上,可进行竞赛,比一比哪队小兔跳得又快又准…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练习中,我们发现对类似于看图写乘法算式和用口诀来计算的问题,学生是非常熟练的。但是到解决问题时,特别是乘法和加法的对比练习中,许多学生又会模糊不清了。那么怎样的练习能帮助老师正确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不是出现大问题之后,再"亡羊补牢"呢?一变式练习,丰富乘法意义的内涵知识的形成有一个"立"的过程,在经历多个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之后,我们还需要"破"的过程,即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9.
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学校参观,进入动物学校可不容易。(大门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2+3+6 5+5+54+4+4+4 9+1+63+7+8 2+2+2+2+2师:你们能打开大门吗?(生看着题目,开始思考)师:大门为什么打不开呢?原来这里面藏着秘密,请你们找找这些算式中,哪些算式的加数很特别。生:我觉得"5+5+5,4+4+4+4,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的概念、规律和法则,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经验,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逐步形成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也同样有一个发展过程。举加、乘两级运算为例,人们首先计算的是加法,从求不同加数和到求相同加数和,按列式从左到右运算,相同加数和的加法,又发展到简便的乘法计算。当同时要计算不同加数和与相同加数和时,例如连加算式:(?),以乘法取  相似文献   

11.
四年级柜台     
一、知识城堡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 )的顺序计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三册教材第17—20页)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加法连加定律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算式各部分的名称(重点),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难点)。学情简析:二年级学生此时没有乘法这个概念,而且这个概念的建立比较难,因此,根据教材安排,教师要注重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借助实物图,对乘法有初步了解。教学设计与评析:一、课前准备请同学们在上课前准备6朵黄花,12个小方块,复习整理加法及连加的有关定律和知识点。教师准备好CAI课件。二、教学过程(一)复旧导…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听了一节一年级的数学课,课题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进位)"。课始,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列出算式24+9后,让学生试算。而后,开始全班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必须掌握教材编排的特点。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口诀,是记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及结果的歌诀。要教好乘法口诀,必须使学生懂得同数连加的意义及其结果。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运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列出同数相加的算式,并口算出结果。然后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根据加法的结果填出  相似文献   

15.
1.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初步学会看一幅图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一、复旧引新.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要将65-40×5+10这道算式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算加法和减法,再算乘法,应怎么办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改变后的算式是求两个数的"差"与两个数的"和"的积是多少,所以"差"(60-40)与"和"(5+10)这两个  相似文献   

17.
实践活动一:制作数学题表(整理知识题型) 请结合学习内容制作一张数学题表或知识网络图,以备复习时使用.内容可以是10以内的加法表、10以内的减法表、20以内的加法表、20以内的减法表、乘法口诀表、学过的单位进率表等. 制作要求:要有规律地写出算式,不重复不遗漏;小巧玲珑,便于随身携带,有空闲时间翻翻看看.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初步培养口算能力。2.学生从植树活动这样具体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培养归纳和有序整理算式的能力。3.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黄子芩 《中国教师》2010,(Z1):391-391
<正>在一天作业中,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有两群鸟,头向着中间,一边4只,一边1只,请学生学生列出算式,因为是一年级学生,而且刚学过加法,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列出了4+1=5的加法算式,有几个学生列出了4-1=3的减法算式,而作为教者的笔者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列加法算式的正确,列减法算式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整数混合运算”对培养学生初步计算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教学中应狠抓以下几方面: 一、“运算顺序”是“混合运算”教学的重点在整数四则运算中,加法、减法为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为第二级运算。在含有同级运算的算式中,必须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中,必须先进行第二级运算,后进行第一级运算。如果算式中含有括号改变了上面所说的运算顺序,那就得先算小括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