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教练员与运动员在运动队这个组织系统中所处的角色不同,客观上就存在着某种“心理距离”,而这种“心理距离”又造成队内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如果教练员与运动员“心理距离”过远,彼此间会显得冷漠,产生误会,甚至对立,这会严重影响运动队各方面的工作。反之,“心理距离”过近,教练员又可能丧失权威、尊严和感召力。从“心理距离”调校的制约因素来看,受以下因素制约:首先从外部环境上考察,“心理距离”受制于教练员的人际心理距离轮;其次从内部结构透视,“心理距离”决定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体素质;最后从形成机制上的分析,“心理距离”植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社会实践活动。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心理距离”的调校原  相似文献   

2.
教练员心理疲劳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练员是体育运动领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情况,以及复杂的社会角色而要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心理疲劳的现象.通过对有关教练员心理疲劳研究文献的整理,从教练员心理疲劳的概念、教练员心理疲劳的表现、教练员心理疲劳的测量、教练员心理疲劳的前因性变量以及教练员心理疲劳的后果性变量等方面进行了述评,指出教练员心理疲劳的研究应该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跨文化和本土化研究,开展动态多维检测以及综合评价,并探索教练员心理疲劳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以11届全运会为导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教练员心理危机的概念、我国教练员心理危机的诱导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引发教练员赛场心理危机的三大因素,其中教练员情绪控制能力和成就动机是主导因素,女性教练员情绪控制能力普遍比男性低,是最容易出现赛场心理危机的群体。提出理性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是对教练员进行赛场心理危机干预的最有效方法,并认为教练员心理危机的干预研究将成为今后运动心理咨询研究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4.
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交往”问题。在作为人类集体劳动形式的体育运动中,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心理距离的长短,队内风气的好坏,教练员的讲解示范以及运动员的练习是否有效,都离不开相互间的交往,也必然要受它的制约。现代运动竞赛的实践证明,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交往能否成功,已经成为影响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教练员与运动员交往中的一些心理因素,作一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1.全面了解队员是进行心理训练的前提要进行心理训练,必须充分了解队员。首先要了解队员的个性特征、神经类型、兴趣爱好等;其次要全面了解队员的心理活动变化情况;再次,要了解队员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与同伴的关系,对教练员的信任程度;最后,还要充分了解队员在紧张时的自我控制能力,及需要得到教练员的什么帮助等等。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人类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受心理支配。自然,游泳教练员从事的游泳训练活动无不是在心理支配下进行的。不言而喻,游泳教练员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是影响制约其工作质量的关键要素,要提高训练质量,不但要研究技术、训练对象和训练的方法,也需要研究教练员自身,即研究影响制约游泳教练员工作质量的内部机理要素——教练员心理。目前,有关教练员的心理研究尚不多见,因此,研究游泳教练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对于游泳教练员的培养和自我心理鉴定及自我塑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游泳教练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1.热爱游泳事业的高…  相似文献   

7.
卢刚 《体育世界》2010,(12):10-12
高水平的比赛需要有高水平的临场指挥技巧的教练员,高瞻远瞩,纵观全局,果断应变,运筹帷幄,表现出指挥者的才能,而教练员在赛场上淋漓尽致的展现指挥才能,必须要有一个冷静的大脑,而冷静的大脑,来源于有一个正确的心理定向。本文从五个方面:比赛心理定向的释义:教练员比赛心理定向的重要性:心理定向对临场指挥的影响:影响教练员心理定向的因素:教练员如何建立正确的心理定向:阐述教练员的心理定向对临场指挥的影响和如何去建立正确的心理定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量、教练员评定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首都体院96位男子篮球运动员,按照各自的进攻位置进行了操作思维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首都体院不同位置男子篮球运动员的操作思维能力不存在差异;不同位置运动员与技术效能有显著相关的操作思维能力指标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性动机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路径机制。结合本土化研究取向,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4名现役少体校排球运动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利用AMOS19.0对SEM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性动机均可显著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P<0.001);(2)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具体由3条路径产生的间接效应组成,即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运动员心理疲劳(β=-0.26,P<0.001)、教练员自主支持→自主性动机→运动员心理疲劳(β=-0.04,P<0.001)、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运动员心理疲劳(β=-0.09,P<0.001);(3)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的链式中介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通过SEM拟合度验证,有效支持自我决定理论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解释中国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和自...  相似文献   

10.
伦敦奥运会后,俄罗斯女排主帅奥夫钦尼科夫因心情抑郁而自杀.2008年,古巴两任女排主教练卡尔德隆和佩尔多莫先后谢世,前者因战绩不佳在2006年女排世锦赛后被古巴排球协会解职,随后患上慢性疾病,终年57岁;继任者66岁的佩尔多莫则由于心脏病发作,死在主教练位置上.由此,古巴女排开始步入低谷,在世锦赛、奥运会等大赛中连遭败绩,令人惋惜.以往人们更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而教练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通常被忽视.奥夫钦尼科夫的惨剧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一线教练员的心理保健和心理调节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量、教练员评定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96位参加CUBA联赛的男子篮球运动员,按照各自的进攻位置进行了操作思维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位置男子篮球运动员的操作思维能力不存在差异;对不同位置运动员的技术效能起显著相关的操作思维能力指标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12.
1.心理障碍运动竞赛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比赛,有其特点、任务、对手、环境和方法。就心理角度而言,由于外界刺激的增强,而导致较强的心理压力,并通过运动员的比赛行为表现出来,如畏惧心理、过分紧张心理、信心不足等现象。因此,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克服心理障碍,实施心理训练成为教练员必须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问题。1.1动机障碍动机障碍是指最适宜动机水平以外的其它动机状态。过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  相似文献   

13.
教练员的心理状态如何,对一个运动队或运动员制胜十分关键。本就运动竞赛中教练员心理状态的心理控制实质、心理控制的意义、心理控制的措施与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望对运动训练和竞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一晃眼间,2004/05赛季欧洲联赛已经进行了3/4赛程,在四大联赛中,距离最晚结束的意甲也只有短短40天的时间.如今,赛程已经进入了最困难的"魔鬼赛段",特别是欧洲四大联赛的"第一集团军"大都面临欧洲冠军杯和联盟杯,两线甚至多线作战使得强度陡然增大,这一时期,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心理、生理上将达到一个负荷极限,支撑过这段苦难时期,就有希望向冠军发起冲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心理训练在排球运动中的意义进行调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教练员对心理训练理论知识的认知情况、教练员对自身角色和运动员心理特点的认知、教练员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训练对排球运动员情绪的调节作用、对排球运动员技能掌握发挥的作用、对排球运动员处理突发情况的作用、对排球运动员赛后心理调整的作用等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的运动竞赛中,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心理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特别是指挥竞赛的教练员,赛时心理状态的稳定与否、心理品质的优劣、教练员自我控制能力及施  相似文献   

17.
篮球教练员临场指挥心理控制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紧张激烈的篮球比赛,是篮球运动的基本表现形式,临场教练员的心理状态、情绪是否稳定,心理水平高低以及控制能力强弱,无疑将直接影响篮球比赛成绩,这已被无数比赛结果所证明。我们十分清楚,现代篮球比赛,不仅是双方比赛队员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的竞争,同时也是双方教练员斗智斗勇的心理较量,篮球比赛不仅是对运动员,而且也是对教练员活动成果的检验。一、篮球比赛中教练员心理控制的实质教练员的心理就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即比赛时的环境、气氛,双方队员的实力对比,本队队员技战术水平发挥正常与否,比赛的规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射击教练员实施的运动心理训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中国射击教练员对心理训练的认识及多种心理训练技术在训练与比赛中的全方位实施,包括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赛前心理定向与调控,赛中的自信、自控、抗干扰和应变,赛后的心理恢复等。教练员是实施心理训练的主体,中国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19.
冯燕 《体育科技》2005,26(4):53-55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255名优秀运动队的管理者、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运动员心理教育中知识结构的看法和选择,旨在为培养运动员成为心理强者、有效进行心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为运动员思想、文化教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心理教育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类别、专业理论知识、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管理者、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很重视道德修养;在心理教育的知识结构选择中,管理者、教练员倾向于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运动员的选择倾向于知识的针对性、操作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20.
赵茜  张力为 《体育科学》2007,27(12):38-41
教练员的心理疲劳是较少得到重视但对训练竞赛和运动员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以Maslach的心理疲劳理论为基础,从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3个心理疲劳维度出发,应用修订的教练员心理疲劳问卷CBQ对296名教练员进行测量并调查他们的工作特征,重点分析教练员心理疲劳的相关因素。标准回归分析表明,对于成就感降低维度起预测作用的有3个变量,分别是文化程度、执教年限、每周工作小时数;对情绪体力耗竭维度起预测作用的是执教年限、工作量主观感受程度;而对于运动负评价维度起预测作用的有执教年限、工作量主观感受程度、周工作小时数等3个变量。教练员心理疲劳与教练员工作满意感有显著相关关系,成就感降低越少、情绪体力耗竭越少、对运动负评价越低,工作满意感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