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力竭运动对小鼠骨骼肌6种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光  肖德生 《体育学刊》2003,10(6):55-56
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PES)测定了小鼠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后,骨骼肌内铁(Fe)、锌(Zn)、铜(Cu)、硒(Se)、钙(Ca)、镁(Mg)6种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力竭运动后可使小鼠骨骼肌内Ca、Se含量明显上升,Cu元素含量基本不变,Fe、Zn、Mg含量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力竭运动对大鼠脑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活性的影响。让大鼠进行力竭性游泳运动,测定大鼠大脑和小脑组织中Zn、Cu、Mn、Se、Mg、Fe的含量以及SOD和GSH-px活性、结果:(1)力竭运动后,大鼠大脑中微量元素Zn含量显著升高,Cu、Mn含量显著下降,Se、Mg含量无显著变化;小脑中Mg含量显著升高,Cu、Mn、Se含量显著下降,Zn含量则无显著变化.(2)力竭运动后,大鼠大脑中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小脑中GSH-px活性显著下降,S01)活性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力竭性运动对大鼠脑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玉林师范学院备战2006年第6届广西大学生运动会运动代表队的部分队员进行大强度训练后机体血液中的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5种元素含量的测定、比较和分析,了解大强度训练对其在人体内含量的影响,为运动营养、运动训练和加强医务监督提供科学参考依据。(1)抽检一次临近比赛前的大强度训练,检测训练后运动员机体内这5种元素的含量;(2)发现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机体内钙(Ca)、镁(Mg)、铁(Fe)的含量影响很大;(3)为了确保大专院校运动代表队训练效果,应重视队员在训练期间的营养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锌-金属硫蛋白(Zn-Metallothionein,Zn-MT)对耐力训练大鼠血清微量元素代谢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对照组、补充Zn-MT+运动组.按Bedford运动模型运动6周后即刻处死,取血测定大鼠血清Se、Fe、Zn、Cu、Ca、Mg含量及血清部分抗氧化酶的活性,并进行有关统计学检验.结果:与实验前相比,运动结束后大鼠血清Se、Fe、Zn、Cu、Ca、Mg含量呈下降趋势,血清中GSH、GSH-Px活性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运动对照组血清中CAT、GST、T-AOC和T-SOD活性在大强度运动后上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补充Zn-MT可以使各离子浓度回升,机体内的某些无机金属离子会产生一定的促生成和转运作用;②补充Zn-MT可以增强大鼠血清酶的活性,降低急性大强度运动造成的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对机体造成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5.
力竭性运动对大鼠骨骼肌Ca2+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力竭性运动后即刻组及3小时后组(以下简称3h组)骨骼肌内Ca2 的变化情况,探讨骨骼肌Ca2 在力竭性运动后和恢复中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力竭性运动后取大鼠骨骼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其Ca2 浓度。结果运动后即刻组骨骼肌中Ca2 浓度(2068.33±752.02μg/g)比对照组(615.31±546.03μg/g)有极显著增高(P<0.01),3h组(734.58±258.70μg/g)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即刻组和3h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力竭性运动即刻,骨骼肌中Ca2 浓度显著增高,恢复期内Ca2 浓度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葡萄干和张掖红提葡萄干在常压微沸(90℃~95℃)条件下采用V(硝酸):V(高氯酸)=4:1消解,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的金属元素Na、K、Mg、Ca、Cu、Zn、Fe、Mn含量,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样品中金属元素Pb和Cd的含量。通过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和试验方法研究从而确定出不同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中K、Na、Mg、Ca含量较大,Mn、Zn、Fe、Cu、Pb含量较少,Cd未检出。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7%~2.12%。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光谱法(ICP/AES),对山西省7个地市(大同、忻州、太原、榆次、临汾、离石和运城)体校的青少年女运动员头发中的6种元素(Ca、Fe、Zn、Cu、K、Mg)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头发是一种可用来检测机体元素水平的理想材料(回收率:92.03%-103.35%;%RSD<3.08)。(2)在7个地市中,除Zn元素之外的5种元素含量都存在有地域性差异(P<0.05)。(3)分析结果提示应增力。青少年女运动员膳食中Fe、Cu、Zn的含量,其中又以Cu、Zn为主。(4)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身体中的元素变化不仅与基础膳食和生理状况有关,而且还与人文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7天力竭运动及恢复期的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研究对象为8周龄健康雄性大鼠36只,随即分为6组(C、E0、E12、E24、E48和E72),每组6只。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电镜观察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力竭后以及恢复期间骨骼肌超微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力竭运动组(E0、E24)骨骼肌内部结构明显遭到破坏,肌节紊乱、肌间隙增宽,部分线粒体出现变形、扭曲、肿大;大鼠在7天力竭训练后,骨骼肌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发生变化,其中安静组内的PCNA含量很少,而力竭运动组的E12组-E72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均有显著增加(P0.05),显示此时大鼠内由于损伤导致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的增加,大鼠内自体修复过程在E24达到峰值(P0.01)。结论:7天力竭运动及恢复期,大鼠骨骼肌内部结构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骨骼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力竭运动后明显增加,在E24组达到顶峰,表明增殖细胞核抗原可能加快软组织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林华  苏艳红 《体育学刊》2003,10(2):46-49
为了了解体育专业的教学与训练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指导学生科学地训练,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0-PES),测试了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头发中9种化学元素质量分数,发现运动训练使体育专业男生头发中锰(Mn),铁(Fe),钙(Ca),镁(Mg),硼(B),铬(Cr)6种元素显降低。锌(Zn),磷(P)两种元素没有明显差异,体育专业男生铜(Cu)含量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女生头发中铜、钙、镁、磷元素含量不受运动训练的影响,大强度训练使女生头发硼、铁、锌、铬明显减少,而锰显增加,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运动训练的保健指导,保证每日营养素摄入充足及在运动前、中、后补液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强心益气中药对运动力竭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鼠力竭运动为模型,研究了麝香保心丸对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HBDH等酶的活性和心肌中Ca 、Mg2 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可造成大鼠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a-HBDH等酶的活性显著提高,心肌中Ca2 含量也显著提高,Mg2 含量显著下降;而给予麝香保心丸可使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XDH、GOT、CK、a-HBDH等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心肌中Ca2 含量显著降低,心肌中Mg2 含量显著提高.结果提示麝香保心丸可抑制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DKH等酶的活力显著升高和心肌中Ca 超载,抑制力竭运动后心肌中Mg2 含量的降低.说明麝香保心丸有减少力竭运动后心肌损伤和维持心肌正常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锌与睾酮对力竭性游泳大鼠骨骼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观察了缺锌和缺锌后补锌以及补充睾酮对大鼠力竭性游泳前后骨骼肌的影响。结果显示,缺锌引起大鼠体重、体长、尾长、趾长伸肌重量、肌四头肌深层肌总RNA含量的明显降低。缺锌影响骨骼肌的代谢速率,阻碍力竭性游泳后骨骼肌总蛋白和总RNA含量的升高,并引起骨骼肌F肌动蛋白的下降,G-肌动蛋白的异常升高。补充睾酮,对缺锌造成的影响无改善作用。缺锌大鼠经过补锌,上述各项指标能恢复或基本恢复。实验还表明,缺锌可影响运动后骨骼肌的恢复。锌缺乏时骨骼肌合成代谢受阻,与睾酮的减少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血液微量元素和抗氧化能力与运动员的体能以及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研究旨在通过对比摔跤运动员在比赛前后的抗氧化能力和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为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4名我国优秀青少年(12名女性和12名男性)运动员为受试对象,通过模拟高强度的摔跤比赛,并在比赛前后采集运动员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液中活性氧(ROS)含量,抗氧化剂酶的活性以及硒、锌、铁、铜、镁和锰的浓度,测评受试者的血液微量元素与抗氧化能力。结果:运动员在摔跤比赛后,无论男、女运动员,血液中镁元素含量显著增加,硒元素含量显著下降。结果显示:硒元素的变化与氧化应激指标以及抗氧化酶的变化呈现密切的相关性。其中活性氧指标与赛前静态相比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呈现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研究提示:对摔跤运动员进行硒元素的补充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谢琴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3):29-30,33
隔药灸神阙可以增加耐力训练再力竭大鼠骨骼肌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骨骼肌组织的抗氧化功能,减轻耐力训练再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组织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运动造成的自由基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RT-PCR技术研究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及恢复期不同时相大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RNA表达.结果:力竭运动后,锰SOD (Mn-SOD)活性呈现升高的趋势,直到力竭运动后24hMn-SOD活性下降,但仍高于安静对照组.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力竭运动后即刻组、1h组和4h组的大鼠心肌铜、锌SOD (CuZn-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与力竭运动后即刻组相比,力竭运动后24h组的大鼠心肌CuZn-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力竭游泳运动使大鼠心肌CuZn-SOD mRNA表达增加.在运动后恢复期,CuZn-SOD mRNA表达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力竭游泳运动使大鼠心肌Mn-SOD mRNA表达增加,并且在运动后恢复期,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Mn-SOD mRNA表达逐渐增加,直到运动后24h才有所降低.结论:心肌组织中线粒体丰富,CuZn-SOD和Mn-SOD的亚细胞定位和各自的特性不同,使得心肌SOD同工酶对运动的反应性不同.运动对CuZn-SOD和Mn-SOD的影响发生在转录前水平.力竭运动后恢复期,大鼠心肌CuZn-SOD mRNA表达保持较高水平,Mn-SOD mRNA表达持续增加,Mn-SOD活性保持较高水平,CuZn-SOD活性持续增加,维持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动后血清、骨骼肌HSP60含量变化、相关关系及其对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6名成人(15男11女)进行60 min的功率脚踏车运动,运动负荷为70%的最大摄氧量(VO2max)。于运动开始30 min,结束后即刻、1、2、8、244、8 h采集血样、股外侧肌活检,检测HSP60、肌酸激酶骨骼肌同工酶(CK-MM)含量。结果血清HSP60和骨骼肌内HSP60含量变化是一致的,血清CK的变化相比HSP60的变化是上升的晚,下降的早。结论剧烈运动后HSP60在血清及骨骼肌内含量增加,血清HSP60可能是由骨骼肌细胞分泌。  相似文献   

16.
蜂王浆对大鼠力竭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光 《体育学刊》2003,10(3):33-36
探讨服用蜂王浆的大鼠,作力竭运动时,减轻和防止自由基对机体组织的损伤和抗疲劳作用。灌喂蜂王浆的大鼠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测试二组在力竭运动时体重、运动能力、线粒体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pH值、血乳酸、血清总钙ATP的合成能力以及肝、肌糖原的变化。研究表明实验组的体重明显增加,运动能力显提高,MDA降低明显,SOD活性显增高,ATP和pH值相应提高,血乳酸和血清总钙较低,肝、肌糖原明显增多。蜂王浆作为一种有效的体能恢复剂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泳力竭运动后恢复不同时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小鼠小腿三头肌中的分布和表达。方法:制备小鼠游泳力竭运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小鼠游泳力竭运动后恢复不同时程小鼠小腿三头肌中MMP-2的分布和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力竭运动后,恢复不同时程MMP-2在小鼠小腿三头肌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阳性部位主要分布在慢肌肌纤维和肌内膜,快肌纤维肌膜内侧有较弱的免疫阳性反应;(2)游泳3h力竭运动后即刻,小腿三头肌中MMP-2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游泳3h力竭运动后恢复1、6、12h,小腿三头肌中MMP-2表达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恢复6h时出现了MMP-2的表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4)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MMP-2表达量逐渐下降,恢复24h时MMP-2表达量已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力竭运动导致MMP-2的表达增加,而且在恢复过程中,骨骼肌中MMP-2表达具有时效性,这种表达可能与力竭运动后产生的骨骼肌过度疲劳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田野  何其华 《体育科学》1993,13(4):68-72
结果提示:急性运动过程中线粒体离子代谢紊乱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减少 ATP 生成,进而造成线粒体肿胀、嵴破坏,进一步抑制氧化磷酸化,加剧离子代谢紊乱的“恶性循环”可能是运动性骨骼肌疲劳的重要原因。耐力训练通过提高线粒体的代谢机能,改善运动中线粒体离子代谢,以维持其正常形态可能是耐力训练增强机体抗疲劳能力,提高运动机能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习太极拳老人骨健康状况的多年追踪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忠山 《体育科学》2000,20(1):79-81
采用同位素及生理生化的方法连续多年追踪研究了从事太极拳运动对老人骨矿物质、骨密度、钙磷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可对骨骼肌肉运动系统形成良性刺激,可有效地减少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使骨密度多年保持稳定,并有效调节骨钙——血钙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