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目前在关于拷贝硅谷问题上国内外不同的观点,提出聚集网络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韩国大德科学城和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成功实践考察,提出了它们各自成功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原因,在于根据各自的实际,市场性和建构性、网络资本和风险资本网络的有机结合,适应了高技术发展的本质要求。认为我国应注重网络资源管理,营造风险资本网络体系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拷贝硅谷:一种聚集网络理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在关于拷贝硅谷问题上国内外不同的观点,提出聚集网络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韩国大德科学城和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成功实践考察,分析了它们各自成功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原因,在于根据各自的实际,市场性和建构性、网络资本和风险资本网络的有机结合,适应了高技术发展的本质要求。认为我国应注重网络资源管理,营造风险资本网络体系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朱光海  张伟峰  冯宗宪 《预测》2006,25(4):16-20
本文介绍了目前在关于拷贝硅谷、建设高新科技园区问题上国内外不同的观点,提出聚集网络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韩国大德科学城和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成功实践考察,提出了它们各自成功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原因,在于根据各自的实际,市场性和建构性、网络资本和风险资本网络的有机结合,适应了高技术发展的本质要求。认为我国应注重网络资源管理,营造风险资本网络体系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拷贝硅谷:韩国大德科学城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目前拷贝硅谷问题上国内外不同的观点,基于创新网络理论,认为韩国大德科学城的成功,在于根据自己的实际.形成的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行动者聚集、行为主体的交流、平台建设之间的交互作用,它导致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增强和集群竞争力的提高,网络资本是大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与协同管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以硅谷的成功为契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区快速发展并取得可喜成绩,集群化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文章根据萨克森宁和波特的著名理论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协同网络进行研究,力图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理论下的网络信息资源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理论是目前社会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文章从社会资本理论的内涵入手,阐述了网络与社会资本的交融关系,分析了社会网络关系和结构在信息流动中的具体体现,进而论述了社会资本理论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启示,以期为社会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核心资源;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存量有限,为保持竞争优势,知识网络已成为组织实现知识管理的有效实践工具和实践知识管理的主要平台。文章从社会网络视角入手,探讨了企业知识网络概念及内涵,分析了社会网络三大核心理论——强弱联结、社会资本、结构洞,论述了该理论对企业知识网络的影响,提出了构建企业知识网络交流平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网络百科全书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博 《科学学研究》2011,29(5):665-669
 网络百科全书是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知识创造和传播方式。网络百科全书的成功依赖于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和贡献。本研究基于虚拟社区感的概念和理论,建立互联网用户参与网络百科编写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用户在网络百科系统中的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以及网络百科社区中的社会资本、评级制度和系统平台质量对其参与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知识经济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入手,分析了硅谷的企业生态网络和国内外专家对21世纪软件工程的回顾和展望,提出了广东软件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广东发展软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软件企业生态网络发展要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唐更华 《软科学》2001,15(2):89-92
硅谷高技术产业成功的根源既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技术创新,亦不能单纯地归纳为制度创新,而应归结为高技术与创新制度的完美结合。硅谷的技术优势已被广泛认同,本文着重从生产结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产学关系”三个角度概括硅谷的主要制度优势。硅谷模式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培育风险资本市场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最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硅谷与128公路--美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斯坦佛工业园区的建立,是现代意义上硅谷的开始;工业研究园的建立,是128公路的发端;二者都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定的计划性、与研究性大学为邻、风险投资、气候与生活质量是硅谷与128公路的共同点,但二者在企业集群、社会结构、区域文化、产业体系与企业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并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的整全性及其网络化运行——以硅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云龙 《科学学研究》2004,22(4):411-418
发展风险投资必须面对风险投资的发展方向和风险投资运行的有效性问题。基于整全性视角来看,风险投资需要在创新网络中运行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创新网络作为一个内含技术网络、社会网络和交易网络的"三网"集成体,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一个有效运行的场域。而风险投资在创新网络中运行的结构化特征表明,技术与资本之间缔结的一体化结构促使创新资本化;社会资本与风险资本所构成的二元资本结构不仅推动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而且社会资本是风险资本网络化运行所凭依的不可缺少的构件;风险投资机构与交易性市场中介组织之间形成的交易网络,其在功能上体现出来的适应性,能够使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充分融合,进而推动着风险投资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3.
《普罗米修斯》2012,30(4):377-393

Silicon Valley in Southern California ha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become a model for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Associated with Silicon Valley is a common rhetoric and mythology that explains the origins of this area of high technology agglomeration and indeed the 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attributes needed for success. Government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Southeast Asia and Australia) have tried to emulate this growth through various indust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mechanisms, in particular, the science or technology park. More recently, promoting development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come to be seen as an integral feature of these parks' activities.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the modeling process used by governments to promote Silicon Valley-like regional development has tended to model the wrong things about Silicon Valley. The models have tended to be mechanical and have failed to reflect 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industries. While we have not sought to develop a model for Silicon Valley in this paper,we address a number of issues that require attention on the part of anyone serious about this project. After discussing problems with previous attempts to model Silicon Valley and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activity of modeling itself, we move to consider four issues that must be addressed in any real attempt to model Silicon Valley in Southeast Asia. The first is the role of the state and the problems that state involvement may create. The second concerns the contribution that universities can make to the project. The third is the role of firms, particularly Chinese firms. The fourth is the cultural context within which the 'model' will sit. Since technology parks are seen as a popular way of promoting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y governments, the revised history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fresh thinking about modeling Silicon Valley in the Southeast Asian region.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创新和生物进化理论,提出跨组织知识创新进化模型,给出建立跨组织知识创新网络的切入点,结合其影响因素,将跨组织知识创新网络分类为丰田网络和硅谷网络,并进一步讨论这两种典型网络在知识创新上的优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王程韡 《科学学研究》2011,29(4):634-640
 被喻为“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由于其在软件外包和近来生物技术等行业的卓越发展而成为亚洲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范。本文突破了以往指标化创新型城市研究的“同质化”解释对于未来潜在风险的漠视,而是采用了经济、知识和社会资本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对班加罗尔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创新与可持续创新的断裂,创新与城市其他职能的断裂,以及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断裂等现象进行了解释,并以此号召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对社会资本的生产和多重资本的分配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硅谷被公认为是创新和增长的代名词,也是全球重要的颠覆性创新中心之一,苹果、英特尔、谷歌等硅谷企业更是行业翘楚。如何解释硅谷能够持续性产生颠覆性创新这一现象?结合现实需求和研究缺口,试图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来破解硅谷企业通过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密码。首先回顾了硅谷的起源,并描绘了硅谷由企业牵引的创新演进轨迹。其次,归纳了近20年来硅谷企业的代表性颠覆性创新的基本特征,并提炼了影响这些颠覆性创新的共性要素。研究结果表明:(1)构建新颖且强大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推动硅谷企业从“后发者”到“颠覆者”的关键路径;(2)嵌入平台化思维和模块化逻辑,是提升硅谷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独特性的重要机制。文章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并凝练了若干管理启示,可为当前积极探索颠覆性创新的我国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