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叠音就是重叠音节,冈汉语音节和汉字是一一对应关系,故又可称为叠字。汉语叠音基本有三种情况: 1、叠音构词 2、叠音构形 3、叠音组词本文只讨论叠音构词。叠音构词就是重叠音节构成新词,是汉语构词的一种重要形式。任学良《汉语构词法》称叠音构词为“重叠词素造成新词”。欠妥。汉语叠音构词有些是重叠词素,如“爸爸”“妈妈”“馍馍”“花花绿绿”,有些却不属重叠词素,如“寥寥”“赳赳”“翩翩”“黑乎乎”。所以,叫重叠音节似  相似文献   

2.
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而成的词。耍弄清叠音词是否都是单纯词和如何区分叠音的单纯词和重叠式合成词等问题,我们应先弄清单纯词和合成词的概念。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如“人、山、仿佛、法西斯”等,这些词本身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解释。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例如“人民、司机、语言学家”等,这些词包含的每个语素都表示一些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整体意义。要辨认一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必须从分析这个词包含语素多少入手,只有一个语素的是单纯词,不止一个语素的是合成词。有些叠  相似文献   

3.
“叠音词都是单纯词”。这个判断对吗?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张志公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中指出:“‘联绵字’就是双音节语素,在这种语素里,每个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必得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成为一个语素,在书面上,表示每个音节的字自然也无意义,必得两个字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联绵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词汇里有一类ABB式的形容词,它是由一个单音语素加上一个叠音后缀构成的。黄伯荣、廖序东先生把这类词归入合成词里的附加式,即由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构成,如“喜洋洋”“沉甸甸”等。ABB式的形容词应该怎样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现代汉语知识》第一册(1999年4月第1版)是这样表述的:“充当词缀的叠音语素不论原来是什么声调,都要变读阴平。”这类词语只有这样一种读法吗?笔者认为并非如此,ABB式的形容词应该有下面三种读法。  相似文献   

5.
音节语素化现象是构成新词,促进汉语词汇不断发展的途径之一。音节语素化现象包括联绵词和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音节语素化节省了音节,构成许多新词,符合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有许多重叠形式,这些重叠形式有的属于音节重叠,有的属于语素重叠,有的属于词的重叠,有的属于词的连用。本文仅对音节重叠和语素重叠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叠音词归类问题的探讨于富堂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有一种由相同的两个音节重叠而成的双音词,我们称之为叠音词。例如:孜孜、侃侃、猩猩、隆隆、常常、妈妈……叠音词属单纯词还是合成词,目前在语言学界还未取得一致的意见。由原教育部组织编写或受原教育部委托编写的几...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词汇里有一类ABB式的形容词,它是由一个单音语素加上一个叠音后缀构成的。黄伯荣、廖序东先生把这类词归入合成词里的附加式,即由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构成,如"喜洋洋""沉甸甸"等。ABB式的形容词应该怎样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  相似文献   

9.
叠音词和重叠式合成词的区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在具体的语用环境中,有一些难以区别的问题,比如字音、词、语素和短语的问题;词汇的构成与语法的构形问题等等。我们只有重视并从理论上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才能在语用、社交和汉语教学中,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叠音词和重叠式合成词(下文简称“重叠式”)就是这样一个疑难问题。曾音词和重叠式是两种不同的构词类型。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和张志公、庄文中的《汉语知识新编》也都把叠音词和重叠式分别归在单纯词与合成词这两种不同的构词类型中。邢福义也明确地指出重叠式“这类词和单纯的叠音词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里,“行行”是文言重叠词,不是文言叠音词;在《论语·先进第十一》的“子路,行行如也”里,“行行”是文言叠音词,不是文言重叠词。文言叠音词,又叫重言词,是指用重叠音节的办法构成的词;文言重叠词,是指单音节词重叠运用的语法现象。二者虽都有字面上的重叠,实质上是根本不同的。如: 甲、洋洋《岳阳楼记》辘辘(《阿房宫赋》)潺潺《醉翁亭记》) 琅琅(《祭妹文》) 乙、熙熙(《捕蛇者说》)坎坎(《诗经·伐檀》)草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区区(《过秦论》) 丙、物物(《孔雀东南飞》) 种种(同上)时  相似文献   

11.
叠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十分常见的词语现象,有的又称类叠.叠词有音节的重叠(叠音词)、语素的重叠(重叠式复合词)、词的叠用(词形的重叠)、词的反复等形式.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词形模仿训练是学生词语学习的一种手段,其中叠词仿写的类型非常普遍.那么,如何在学生的语言习得阶段,让学生准确模仿,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有意识的结构区分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让学生把握叠词类别的模仿规范,让学生的语言概念规范习得.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虽以单音节词为主,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双音节词。它们除了一部分保留原形原义直接进入现代汉语外,有不少则在漫长的语言发展演进中,构成语素几经变化后才被现代汉语所接受。本文以现代汉语作为参照,具体考察了《颜氏家训》以原义进入现代汉语的三类联合式双音词语素替换的情况,且对语素替换的个中缘由及基本规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修辞手法可谓丰富多彩,尤其它的语言注重运用叠音、双声、叠韵、拟声等修辞手法,给人以音韵和谐,铿锵悦耳之感.本文试从叠音、拟声的运用上来分析《红楼梦》语言的音乐美.一、叠音叠音词是用音节重叠的方式构成的,用于描摹声音、色彩和情态,具有生动而细致的描绘作用,以及加强声音印象,表现旋律的功能.《红楼梦》对叠音词的运用,形式多样,有时叠音单用,有时叠音对偶,有时叠音连用,收到了强烈的音韵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于美丽的西湖,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其中有一首赞美九溪十八涧的诗:“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寥寥数语,便巧妙地将西湖美景情趣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让人过目难忘。这便是叠音词的魅力。巧用叠音词,能使文章色彩倍增。叠音就是音节的重叠,使用音节重叠的方式构成的词叫叠音词,如“高高兴兴”等。叠音词有哪些作用呢?1.形象摹状文学家朱自清便是一个用叠音词的高手,他在《荷塘月色》中写荷叶:“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田田”…  相似文献   

15.
同素异序词是汉语词汇体系独特的组成部分,指的是构成语素相同,语素的组合顺序不同的两个双音节合成词。这类词的起源久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存留于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极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宝库。本文试图通过全面整理《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同素异序词,来探求其规律性和系统性。着重从概念所涉及的“语素”、“语素顺序”、“词”的各自界定入手,对这类词的具体范畴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同素异序词的语义关系进行详细解构,划分出具体类型,深入把握“同素异序词”这个特别聚合体系的语义规律。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儿”出现于词尾的功能主要是两种,一是表示语音音变功能,二是表示构词语素功能。如果“儿”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不是语素;如果“儿”不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是语素,或者是实语素,或者是虚语素,所构成的词,或者是复合式合成词,或者是附加式合成词。“儿”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于词尾,其情况可分为:双音节 “儿”和单音节 “儿”两种。双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是“儿化”词,是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而不是三个语素。单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可分为复合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儿化”单音节词,关键看“儿”是否“儿化”,是否具有理性意义和语法意义。不分情况把“儿”都视为语素,概念上是混乱的,理论上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三音节词是一个特殊的集合体。它既具有与占汉语词汇绝大多数的双音节词所共有的某些属性、特征,同时又表现出区别于双音节词以及其它词汇成分的特殊之处。本文仅从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来考察三音节词的构词理据,从而使我们对三音节词的词义构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儿女英雄传》中大量由语素重叠和音节重叠构成的AXX式状态词具有重要的语法、修辞功能和意义特色,值得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在汉语的音节中,无论音节包含多少个音素,音节发音的长度是相同的。一般来说,汉语中一个字有一个读音,每个字都是一个语素,这就产生了汉语中音节、语素、汉字相生相应的局面。表音文字让人们认识到了音素,而表意文字让人们发现了音节。汉语中音节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汉语语法的发展变化,本文拟探讨汉语音节对语法的制约作用。一、音节影响语言单位的组合(一)语素组成词双音化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重言”即“重言词”,也叫“叠字”或“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构成的双音词。重言比之单言更富于描写性,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故为历代文人所充分运用,因而在古诗文中留下了大量的重言词。本文试就《楚辞》中重言之分类、构成、特点等问题作一论述,跟同行们共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