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人生最重要的是做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做什么样的事。当然.人与事是辩证统一的。但我们更强调做什么样人的问题。因为。做什么样的人,才是人生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天地之间是个人。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我国自古以来常常说做人要做顶天立地的人。尽管什么是顶天立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总的来说,一般不外指做大事.立大功,建大业,对人类对世界有重大贡献,说这样的人站着是一座山,倒下是一片海,豪气冲天、壮志凌云、名震中外。这样的人.无论古今中外所在都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每天所做的都是默默无闻、细琐艰苦、  相似文献   

3.
在审视"传播知识信息(这里也包括上电视--笔者注)是‘那些学问做得不够好的人'做的"这一假设时,法国学者巴勃罗·延森等人的研究显示:"如果我们承认分析指标支持‘做学问好的人',那么我们的研究清楚地否定了‘传播知识信息是"那些学问做得不够好的人"做的'这样的假设.  相似文献   

4.
欧姆龙的立石一真先生是一个好-奇心强且善于思考的人。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ATM机、电车自动检票机、售票机以及交通自动管制装置等。立石先生总是在思考:“哪些事只有人才能做?哪些事可以让机器来做?”立石先生的想法是:为了能更好地提高人作为人的价值,人应该专注做一些只有人才能做到的事情,机器能做的事情应该全部交给机器去做。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我是现代福尔摩斯,是一个让全世界凶手睡不着觉的人,其实我做的事情,只是为无辜的人洗雪冤屈,晚上睡觉能做一个好梦而已  相似文献   

6.
期刊的微博一定要有定位,要明白你这个微博是用来干什么的,是做个人宣传策划,还是做新闻发布,还是做营销,还是做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7.
做大做强传媒业,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传媒人的孜孜追求,更是当下传媒人的历史使命。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体制,是利弊所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所谓精品意识,就是稿件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得精细、做得深刻、做得独特、做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闻“同质”时期,精品意识是不可或缺的。强化精品意识,首先,必须夯实理论根基。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要全面准确地宣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以及各项政策,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受  相似文献   

9.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评《人之镜》周祝红《人之镜》给我找回了失落多年的读书感觉──“饥渴”,我是在饥渴中一气将它读完的。它牵引我做了许久以来,我不敢做、不愿做、也没有能力做的事:反思自己,蓦然回首,心路历程如阳光下的雪峰,清彻透明,才明白自己...  相似文献   

10.
王淼 《云南档案》2012,(10):20-21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说的话虽然不一定句句是真理,但有些话确实是真理。如他说过: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话就千真万确。就在伟人的家乡湖南省,民国13年有一个后来做了不少大坏事的人做了一件大好事,当时惊动全省、全国,  相似文献   

11.
做梦的权利人人有,所以人人都会做白日梦,尤其是富贵梦。《天龙八部》里有个慕容复,年复一年做着复兴大燕国的梦,到最后复国不成神智不清,只能戴着纸冠和孩子做着皇帝上朝退朝的游戏。  相似文献   

12.
这个年代,想要人家服你,是不容易的,别说上下级之间做不到,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也不一定做得到。死缠滥打也不能让人服气,只能让人妥协、让人回避。真正能让人服气的,或许只有文化。  相似文献   

13.
在编辑工作中为什么要做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实际上每个认真工作的编辑都是在做着的。在编辑部里,所谓研究,并不是专门的一种工作。它是整个编辑工作的一部分。不过,有的人做得多一些,有的人做得少些;有的人做得质量高一些,有的人做得质量差一些;有的人采取这种形式来做,有些人采取那种形式来做。我们党报的编辑是党的工具;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一种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的工具。这种工具在工作中间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机械的动作,不是简单地把已有的材料堆积起来,而是要不断地创造和增加新的精种财富。这种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大小,是同研究工作做得多少成正比的。所谓编辑工作,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呢? 最基本的就是“辑”和“编”。“辑”,就是把群众的劳动、斗争、生活和思想的各种材料收集起来;“编”,就是把从群众中来的各种材料加以选择、组织、加工,把它们提高一步,再通过报纸或其它新闻工具把它们传播到  相似文献   

14.
"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也许都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这是作家张爱玲在香港生活时说的一句话。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人连自己都不相信,又怎能相信别人呢?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  相似文献   

15.
人物新闻的主角是人。可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人物新闻的主角呢?记住“人因事显,事因人生”八字诀,对写人物新闻是有益的。形形色色的事情都是人做的。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可以去做;同一个人也可以做不同的事。这样就有了生活中的种种似乎矛盾的现象,也构成了生活中色彩斑斓的画面。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做出了与众不同的事,有异于常人;一个有身份的人。干着似乎不符合其身份的事,有悖于常理。因为他们的对比反差  相似文献   

16.
报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以人为本,“围绕人,关心人,造福人”,才是抓住了报道的“魂”.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应该有公益情怀。但可能很多人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做电视就是做电视,做公益就是做公益,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主持人做过记者,是最好的。我特别希望这个栏目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点作用。我们的口号是“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做媒体就是要影响人,我们是想影响那些有影响的人。  相似文献   

19.
英特尔公司前总裁格鲁夫说:“人生最奢侈的事就是做你想做的事。”员工违心做事,有的是身不由己,更多的是可供的选择太多,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英国心理学家萨盖做的实验证明:戴一块手表的人知道准确的时间,戴两块手表的人便不敢确定几点了。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个不能没有策划的时代.策划从本质来讲,其实是一种做事情的方法,也就是从一个问题的所有可能的答案中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一个优秀的策划者必定是一个思想有着深厚内涵的人,必定是一个在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创新的人.所以,企业要想做精做优、做大做强,必须首先培养一支优秀的策划团队,而这种优秀的策划团队往往就是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