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编辑身份地位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产生的。在中国,编辑活动经历了从最初的编辑由史官兼任到后来的编撰、著述、校对三者合一,直至最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等不同时期,在身份上经历了官员兼任编辑、编辑出版家、职业编辑等几个阶段。本文仅就我国历史上编辑人员身份的  相似文献   

2.
论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肇启于何-,迄今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档案是人类社会文明之花结出的果实。审视档案文化价值与文化属性,是现代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中华文化经历了原始文化、农耕文化和受到资本文化冲击的近代文化、进入社会主义之后的中国现代文化四个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档案界开展了关于档案与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档案与文化的新概念。档案与文化的研究已成为档案学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档案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3.
编辑思维之所以能构成一门独立的思维科学分支学科——编辑思维学的专属研究对象,是由编辑思维活动的特有属性决定的。编辑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从古老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从广义上讲,人类最初的意识、意识形态及其形式、思想文化、精神价值(文明)即概念、思想、理论、信念、知识、评价、目的等等都是人的思维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所具有的编辑功能的结果。狭义的编辑活动则起源于人类社会文字的记载、整理活动。从人类思想文化、精神文明发展与传播的角度上看,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编辑把人类个别的、分散的、独特的精…  相似文献   

4.
编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产生的.这一历史阶段是以文字的产生、记载文字的物质载体的出现和社会交流信息的需要为其最重要、最基本条件的.在这一基础条件之上,编辑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以唐代中期雕版印刷术的产生为契机,在此之前的编辑可称为“古代编辑”,以后的编辑可称作“现代编辑”.  相似文献   

5.
李晓新 《兰台世界》2003,(11):16-16
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的四个阶段。传播科技的每一次重要发明,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非线性编辑系统是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更新而发展起来的,并可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创新而不断地完善自己,使之更加方便实用,更好适用社会的各个领域。非线性编辑系统集影视后期的编辑、特技、动画、字幕、音效为一体,成为当今影视后期制作的佼佼者。通过在档案馆从事非线性编辑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非线性编辑系统不仅能在影视制作领域独领风骚,而且完全可以作用于数字化档案馆的基础业务工作。首先,…  相似文献   

6.
关于编辑职能演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义说来编辑工作是历史上最悠久的职业之一,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编辑职能主要表现为收集、整理、规范、提炼既往社会各种样态的思想、知识、信息等文明成果,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与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知识范本和智力支持。时变事移,伴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环境的变迁,中国历史上的编辑职能虽然基本稳定,但其性质、功能却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倘要说得具体,大致经历了以收集与诠释、整合与开拓、创意与造新为特征的三个发展阶段。透析编辑职能变化的历史,探究其间存废兴续的规律,对于我们做好今天的工作显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的概念基础是广义文件观,它认为文件是泛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产生和使用的一切原始信息记录,无论其载体形式、记录方式和价值形态如何.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文件"可指其生命过程的任一阶段,即"大文件",包含我国通常所说的文件(即狭义文件)和档案两个阶段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人对文字、图像的感知过程,它是人类独有的社会心理活动.语言文字、文献、传媒等阅读要素正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交往、交流、沟通、传播、传承的必然产物.阅读活动的主体——读者和阅读的客体——文本(献)或文档都是人类社会化的结果,阅读行为本身更可分为个体内部的精神活动与外部的社会互动两方面.一个人某一阶段甚至一生的阅读过程,构成个人的阅读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阅读倾向和潮流,构成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阅读史或文明史.正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阅读过程,构成了浩渺的社会阅读.人类社会的文明藉由社会化的文字符号和载体得以保存,通过阅读活动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9.
编辑活动论     
编辑活动,即指人类对自己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进行编辑"制作"传播的实践行动.毫无疑问,它是编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然而多年来,学界对"编辑活动"的概念、内涵、与人类文明之关系、在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等问题上,却一直语焉不详,缺乏较为透彻的研究.本文谨以一孔之见予以简括探讨之,并以之就教于师友同仁.  相似文献   

10.
叶宁 《编辑之友》1996,(4):8-10
论图书质量保障的整体性动态观念叶宁【福州】一、质量观念的发展和面临的现状我国出版业对图书质量的认识,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这时期出版业不讲图书市场,产品由新华书店包销,于是编辑闭门编书。这种从整体上讲静态单一的编辑活动,...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是推动图书馆进步的根本力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信息学的角度观察,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就是一部依靠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文章认为人类社会在信息传播领域经过了自然物粗加工的信息传播技术时期,以自然物精加工的信息传播技术时期,以光电技术为信息传播技术时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为核心,其结果就是导致整个人类社会全新的发展与变化.对图书馆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就导致了图书馆的产生,也必然导致图书馆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档案是人类社会记录中最原始、最可靠、最具有权威性与凭证性的一种。真实记录了社会在每一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是人类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坚固纽带。档案管理是基层收集整理档案处理工作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3.
编辑学: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是编辑学萌芽、崛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年代。它的中叶是编辑学的萌芽时期,它的后期是编辑学的崛起时期,而它的最后几年则是编辑学开始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时期。 一、回眸过去 1.一批专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底,已出版编辑学专著二三百种,其中封面上有编辑学字样的著作有83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表的论文上千篇。这些论著的学术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已经超越了编辑业务的原始描述,开始在理论上作系统的探索。有的直接面对原理进行概括和阐述,有的针对概念、范畴进行全面的探讨,有的针对编辑工作的某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技编辑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远 《编辑学报》1990,2(2):77-82
本文对我国科技编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了全程考察,并对科技编辑活动的原始形态、发展形态、科技编辑分工的萌芽,以及科技编著活动合一和文理编辑活动合一的势态进行了论证分析,提出科技编辑活动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互为促进的认识。本文还认为最早的科技编辑活动与天文历法的编制有关;最原始的编辑形态是在陶、甲骨、钟鼎、竹木简等载体上所进行的符号和文字安排和编连成策的工作;科技编辑从一般编辑活动中的分化,应始于西汉的医药学编辑李柱国和天文数学编辑尹咸。近代科技编辑的诞生则与西学东渐的思潮相关。  相似文献   

15.
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传播时代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的灾害信息传播活动是当时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也是当时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量。本文分别论述了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各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传播环境)和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刘保全 《当代传播》2011,(1):114-116
一、社会新闻的起源与发展社会新闻是新闻的"鼻祖",自人类有原始的新闻活动以后,便有了原始的社会新闻。据考证,我国最早见诸文字的社会新闻,是唐代尉迟枢所撰写的《南楚新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理念发展的四个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广播电视编辑理念也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和自觉四个时期.每一时期的发展既是广播电视实践的推动,同时又促进了广播电视理论的建设,并推进了广播电视编辑理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新学科的产生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一个学科的成立要有三个条件:独有的研究范围、对象,概念范畴等专门术语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原来没有明确的对象,专有的概念术语和独特的方法,现在有了,就繁衍出一门新学科,至于是否有正式的名称是另一个问题,例如系统论在70年代后又发展出许多新的学科。人类自有文字以来就有编辑活动,但编  相似文献   

19.
钟夏  董琳 《大观周刊》2011,(41):35-35
孝道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宗法制度建立的需要,是中国先民们经历了由“敬神”往“敬人”转变的时期而总结的规范,是一种文化上的自觉。儒家传统孝道是通过实践层面的行为,去收获精神层面的满足。它体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丰富多彩,也使得人类的生命达到较“原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刘明寿 《现代传播》2007,(6):138-139
人类的文字传播活动历史悠久,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的产物,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唇齿相依、相辅相成.文字传播的载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更面临着新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