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冰心在《再寄小读者》一文中谈及了小朋友写信写日记的困难:“或是心中有话笔下写不出呢?或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而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思极了’,等简单模糊的字句,轻轻带过就算了呢?”这正是我们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的困惑。我们许多老师从丰富学生生活、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出发,想方设法开展活动,学生对这“眼前之竹”也确实颇有体验,企望把作文写好,但经一番九牛二虎之力以后,“笔下之竹”仍然苍白无力,文章仍然言而无物。  相似文献   

2.
据说,某学生作文,喜欢用“而”字却又用得不恰当,于是,老师给他写了一则评语:“不‘而’而‘而’,‘而’而不‘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另一位学生写日记:“天亮了,起床了,吃饭了。上学了,下课了,放学了。回家了,吃饭了,睡觉了……”针对这篇日记,老师给他的评语是:“该用‘了’不用‘了’,不该用‘了’尽是‘了’;‘了’字用得太多了,希望以后少用‘了’!”两则评语运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幽默委婉地批评了学生滥用“而”和“了”的错误方法。笔者无暇考证这两则评语的真伪,但却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那…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记叙了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一节公开课的情景:听课的人们“听得人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① 的确,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  相似文献   

4.
一、抓文中疑难句子想 这篇课文内容朴实,语言简洁,但却饱含作者对铺路工人的可敬可佩之情。教学中要让学生抓住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激发学生思考,并在读想中找出答案。第三大段:‘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这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想,联系一、二段内容进行思考。从‘路程长’、‘需要的石板多’、‘山路狭窄’、‘靠人工背石板上山’、‘长年累月地劳动’可以看出‘他们的辛劳’、‘他们的牺牲’,所以才砌成了阶梯、铺成了路,游人们在峨眉山上才可以领略顶峰的无限风光。诸如这类疑难句子还有,如:‘为什么说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他们是  相似文献   

5.
王冕解谜     
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给财主放牛。年底领工钱时,财主却说:“你如果能解答出我的一个问题,我就把工钱给你。” 王冕说:“你问吧。” 财主得意地出题:“从前有伙穷人在锄地,挖出了一块玉璧。他们把玉璧砸碎了,一人分到一块。可是他们却不懂,这块价值千金的玉璧一旦砸碎就分文不值了。结果,这伙人仍旧是两手空空。这个故事谜,猜一个字,你C猜吧!” 王冕说:“你说的是‘穷人分宝贝还是穷’的意思,这不是‘贫’字吗?” 财主只好把一年的工钱付给王冕。 王冕在财主家放牛,受尽折磨,早就不想干了,于是趁机说…  相似文献   

6.
《中学文科》2005,(3):31-38
读罢此,我不仅为作深厚的古诗功底由衷赞叹,更为作新奇浪漫的想像击掌叫好!看似普通的几个数字,在作的笔下仿佛具有了灵性,充满了诗意:“‘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的心,是不屈不挠的骨气:”“‘2’是一只美丽的天鹅,是无可挑剔的美。”……我们与作一起“欣赏”着“数字中的语”,  相似文献   

7.
当九岁的邵宇小声地跟妈妈说“我爱‘她’,我要跟‘她’结婚”的时候,着实把李丹吓了一跳。李丹随即纠正邵宇道:“你应该说你喜欢‘她’,愿意和‘她’一起玩”。可邵宇却认认真真地说:我说的爱就是一辈子都要在一起的爱。邵宇的话一下子堵住了李丹的嘴。 又过了几天,当李丹已经忘记了邵宇的话时,邵宇又提醒了她:“妈妈,我们已经夫妻对拜过了。”“什么?”李丹像是没有听清楚。“同学们让我们拜了拜,其它两拜我都没听明白。”邵宇特高兴地对妈妈说。李丹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邵希。邵希不以为然地说:“别这么大惊小怪的。咱们小的…  相似文献   

8.
2001年2月8日,中国京剧院在台北国父纪念馆舞台演出《红灯记》。看戏之前,我刚好遇见批准这次来台演出的台湾最高教育主管曾志朗。曾志朗听说我当晚要去看《红灯记》,很高兴地说:“好看啊。不过他们对台湾不太了解,为了‘体贴’我们,把台词都改了,‘共产党’改成‘革命党’三个字,说是不要‘刺激’我们;我就批示,根本不需要。共产党就共产党嘛,什么时代了。”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却”和“但是”两个词,要求学生造句,并打比方解释说:“这两个词都是转折连词,‘却’是小转,像转一个小弯,‘但是’是大转,像转一个大弯。” 冬冬“唰唰唰”地造了一个句子: “从我家到学校只转几个‘却’,而从我家到外婆家要转几个‘但是’。”转大弯与转小弯  相似文献   

10.
今天是同学们离校的日子。早上我刚进办公室,班长便跑来请我去参加他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中队活动,我愉快地应允了。走进教室,只见两位同学正在黑板上画背景。班长说:“孙老师,我们中队活动还没定主题呢,你给定一个吧。’’我略一沉吟,说:‘‘就叫‘难忘同窗’吧。”班长便赶紧将主题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1.
校园本是一方净土,但随着‘拜金、主义’的泛滥,个别教师抵挡不住物欲的诱惑,居然在孩子身上打起了‘歪主意’,比如,向学生摊派复习资料,搞什么‘活动’经费的集资,诱导学生家长向自己送礼,等等。还有,某教师花了几千元将自己创作的‘爱情朦胧诗’结集出版。他以‘推荐’课外书为由,让自己任课几个班的学生人争购买一册。书倒是卖得差不多了,却在当地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家长气愤地说,让孩子们看那些莫名其妙的爱情诗有什么意义呢?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虽…  相似文献   

12.
王周平 《辅导员》2010,(21):20-20
无名氏《时尚笑谈》中记载了这样一则笑话: “昔一士人,带仆挑行李上京赴考,忽然风吹落头巾,仆曰:‘帽落地。’士嘱曰:‘莫说落地,莫说落地,只说及地。’仆如其言,将行李牢拴于担上。士曰:‘仔细收拾。’仆曰:‘如今就是走上天去.也不会及地了。’”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属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大亏。  相似文献   

14.
张劼 《现代语文》2006,(1):47-4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引用古人的词作谈了治学经验,概括为“三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那人正(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段词话,作运用具体形象的画面深刻地描述了做学问干事业的三个层层递进、步步提升的过程,激励了无数的学贤人发愤苦读,以至功成。  相似文献   

15.
理解     
“佳阳,你那个‘秘密箱’你爸妈他们看吗?”好友一脸忧郁地问我,“不看!我爸妈属于那种绝对开明型的,”我自豪地说,“‘他们说看我写的东西特累,还总结了一句话:‘费时费神费眼睛,却往往一无所获!’哎,我的作文,你也是知道的,总是前言不搭后语。再说,我们现在写的那点东西,‘秘密’两个字儿也不用加了,所以我连锁都不上。哦,你的日记是不是又被看了,这已经是第几次啦,你爸妈他们咋这样呀!”我愤愤地说。“哎,我现在什么都不写了。”好友非常沮丧,转而又说,“不过你也别太高兴,你不上锁,说不定你爸妈早把你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摘引郭苑芳观点《对一句名言的质疑》一文作者郭苑芳认为:“‘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就是‘他不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他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就是‘他不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虚度年华’、‘过去的碌碌无为’是既成事实,可‘他’不因为这一事实而悔恨而羞耻,那‘他’还有什么进取心?”‘节照这一逻辑,那么一个人只要虚度年华却不感到悔恨、碌碌无为却不感到羞耻,那‘他’在临死时就可以自豪地说,目已整个生命与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自由解放而斗争了。”作者认为这个观点很荒谬,而…  相似文献   

17.
我的语文老师马Sir为人幽默,但为了以正师威却又总以洗衣板面孔示人,为了证明其搞笑品质,我近日搜罗证据如下:自习的时候。“滴滴滴……”“谁!”马Sir愤怒地挥动着拳头“已经第四次了!早就说过了,上课的时候不要发出这种声音!”同学们面面相觑,目光齐齐落在马Sir腰间。马Sir先是一愣,然后尴尬地笑了笑。“对不起,是我的。”语文课上马Sir曰:“‘吕’者,二口相对,古意是为‘吻’也。”举手。同学不解:“老师,请问如果照这么说,‘品’是什么意思啊?”马Sir木讷,沉默,思考。同学继续发难:“老师老师老师,还有‘吠’…  相似文献   

18.
新一代书生     
许丽 《教书育人》2006,(1):51-51
作家池莉曾在一篇《新一代书生》中写到她女儿不知道司马光砸的那个缸是什么,而在这“新一代书生”笔下.也出现了老教师读不懂的东西了。我一直教的是一、二年级,虽然有时候小家伙们的嘴里也会蹦出“恐龙”“青蛙”之类的词语,但毕竟是在口头上,我并没太注意。没想到现在,这些网络论坛用语能跑到作文里面去。一次,到一个高年级办公室拿资料,几个老师正同着一本作业议论纷纷,我凑过去,看到这么一段:“周末‘GG’(哥哥)送给‘偶’(我)很多好‘东东’(东西),还带‘偶’到zOO(动物园)去‘^-^’(表示开心)……”难怪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师看了会不知所云了。  相似文献   

19.
下课后,明明嗔怪道:“亮亮,老师又没叫你回答问题,你怎么举手呢?真是多此一举。”亮亮解释说:“我想举一反三。”明明奇怪地问:“你这话什么意思?”亮亮说:“因为已有三个同学举手了,我想举手把他们‘反’下去。”“那你怎么又把手放下来了呢?”“我举了好半天,老师也不喊我,我的手都举酸了,举不胜举了。”“看来你这一举还蛮举足轻重的嘛!”“我可没举‘足’,脚怎么能举呢?”亮亮反驳说。明明笑着说:“你一定听过‘举国上下’这个词,‘国’都能举,何况是脚呢?”这时,灿灿正好走来,听到他俩的谈话,感到好笑,就说:…  相似文献   

20.
刘钝文先生在《语文学习》2005年第6期所发表的《鲁迅笔下的看客及其他》这篇文章中,针对小说《药》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鲁迅先生并未‘反思、质疑’于‘启蒙者夏瑜们自身的弱点’,而是通过夏瑜们的悲剧命运,通过他们的寂寞和悲哀,来深切地表现出‘那时革命有怎样的艰难’。”这和以往常见的教学资料中的看法迥异。我们常见的看法是:“《药》揭示了辛亥时期革命者和群众的关系,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而在新近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