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两汉时期,关于匈奴人的社会文化的史料记载比较丰富,然而由于视角和评价尺度等原因,使得这些记载存在偏颇。匈奴人的价值观和国家观是其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而匈奴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构筑了匈奴的社会文化。正确认识匈奴社会文化,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中国历史、族群关系史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现代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都有启迪借鉴之功效。  相似文献   

2.
在符号经济时代,符号价值超越商品价值。以“源”文化、“根”文化、“中”文化及“农”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要发挥其在促进文化品牌发展及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就要紧扣符号经济时代的特征,深化中原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味与价值,关照消费者的个性体验,突出过程消费与意义消费,在“求同”、“兼容”前提下建构立体化对外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3.
汉统一政权建立后,承袭秦朝的制度,废除其苛政酷法,以"黄老"无为而论作为指导思想,给民"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经济.汉武帝时,对内继续壮大经济、军事文化实力,对外实行强硬政策,征伐匈奴、南越,扩大疆域,同时弃"黄老思想","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文武之道并用.但是,由于战国"七雄"连年征战,形成南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大...  相似文献   

4.
走出消费主义陷阱,建设和谐型消费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消费主义作为西方消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人类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日益严重的危害,而且还在侵蚀着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造成各种文明危机和人性的异化。批判和驯服消费主义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的一个基本前提。应当在不危害基本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合乎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原则的和谐型消费文化,大力倡导精神文化追求,注重市场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涪翁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是川渝地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代先贤名士歌颂和传承涪翁精神的重要文化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的结晶,立德行,成教化,助人伦,格法治。其当代价值的体现,是涵养中华传统价值观和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6.
教育作为反映一定文化的实质和结构的领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其价值或目的注重的角度固然相异.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来分析探讨中西方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及这些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化可持续创业理论以文化为核心,致力于活态文化的保护,选择维护和提升社区文化价值观及传统的创业方式,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民族旅游业发展提供文化认知、文化保护及创业决策方面的启示。民族旅游业的文化可持续创业,可从建立评价体系、产业政策制度、加强社区赋权、注重民族文化教育等方面来实施。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的内蒙古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这里既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乐园,也是中原王朝与匈奴军事争夺的焦点,还是秦汉王朝经济开发的新区。特殊的历史时代、地理位置与民族构成,形成了这一地区独具特色的多元的文化类型与文化特点。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尚武文化、移民文化和商旅文化在这里同时存在、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开放的、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秦汉文化丰富了内涵,提供了动力,也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一个世纪以来,中外考古的巨大进展为我们广泛深入地研究匈奴历史的各重要课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以无可辩驳的实证为我们重新勾画出历史上匈奴帝国在扩张、掠夺和迁徙过程中曾经留下的足迹,通过研究分析匈奴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因素波及的地区和时间的前后关系,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描绘出匈奴民族的起源、匈奴帝国统治的疆域、她征服的领地和附属部族的范围,以及各个不同阶段随着国力的消长,其疆域的变迁、文化侵入和传播势头的由强至弱、直至最终被更强势的文化所融合、同化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文化的发展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当前文化译介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借助当前文化强省的战略背景,有效挖掘中原文化的潜力,译介中原文化,形成中原文化推动力的策略,以期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智力支持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1.
匈奴的动物造型艺术,受独特的生态环境影响成为其文化内涵的主要特征。匈奴民族不仅把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在器物上予以艺术化,还代表了经济类型、生活情景和民族性格,更具有深刻的图腾文化含义,这是匈奴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有机结合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和谐发展是学校管理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传统教师管理基于教师作为"经济人"、"社会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导致学校教师管理的不和谐。文化管理基于教师作为"文化人"的假设,注重人与学校、人与人及人自身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手段的和谐的教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功效不可替代。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开发价值。在剖析红色文化资源类型、空间分布和价值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升河南红色文化资源软实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匈奴政权具有强烈的军事性质。军事活动在匈奴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而且也具有经济意义。匈奴族实行军民合一、兵民一体的军事制度,社会组织、政治组织与军事组织相结合、相统一。源于匈奴民族所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畜牧经济,其军事文化呈现出浓厚的游牧民族的特点和鲜明的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15.
中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应当充分认识中原"古都文化"的潜在价值,遵循历史上业已形成的内在文化脉络,实现文化资源开发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度结合,凭依"商都文化"资源发展郑州大都市经济,用"五都文化"资源打造城市珍珠链经济带,以"中原文化"资源构建城市经济群落,形成点、线、面发展格局,加快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从而实现中原经济区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谐发展是学校管理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传统教师管理基于教师作为"经济人"、"社会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导致学校教师管理的不和谐.文化管理基于教师作为"文化人"的假设,注重人与学校、人与人及人自身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手段的和谐的教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原各城市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成就突出,但从空间布局来看,中原文化事业发展尚不均衡。究其根源有缺乏统筹规划,缺乏理论指导等原因。以文化城市群建设为理论引导中原城市群文化事业发展,注重城乡之间与主次城市之间文化事业统筹规划,以及实现农村文化投融资的多元化,有助于最终成就中原文化事业的区域协调发展与文化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社会转型、中西文化交叉碰撞较为激烈之时,在西部民族落后地区树立正确、先进的文化理念,制定有效的策略,采取适当的措施,培养新一代青年学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其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质问题提出对策。就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存在的有关传统文化理念中的认识问题,主要是汉民族的宗法人伦文化、“长城文化”及蒙古族文化生活理念和回族文化理念中的认识问题进行批判性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使中原文化成为学者普遍瞩目的区域文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对中原文化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功能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尽管研究成果已斐然可观,但从民间视野关注中原文化者极少。民间视野下的中原文化研究不仅可以确定中原文化之标志性文化,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体认中原文化之标志性本体特征。中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和祖根文化是在中原发轫并影响全国的中原标志性文化,其所具有的根源性、延续性和适应性特征也是中原文化最为显著的标志性本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东流去》文化价值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凖在《黄河东流去》中,从文化的视角切人,描绘了中原乡土的日常生活状态与风俗习惯,反映了中原农民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并透过中原地域文化辩证地思考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现了支撑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延续和发展的精神道德力量,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坚忍品格;重视人格与道德教育的伦理精神;家族本位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