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教学大纲指出:"知识是可以灌输的,而能力是不能灌输的;一定的能力,只能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的锻炼,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自然教学要自觉地注重发展儿童学科学用科学的诸多方面能力,就必须自觉地注重儿童投身于自然研究的实践活动,并为他们开展此类活动创造条件."为此,我们除了抓好课堂教学外,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自然研究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然教学要注重发展儿童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栽培饲养制作等动手的能力),就必须自觉地注重使儿童投身于自然研究的实践活动,并为开展此类活动创造条件。从教材和所布置的作业可以看出,其中大量的是促使学生在他们日常生活中乐于去从事的实践性研究活动,而学生诸方面能力的发  相似文献   

3.
儿童在课外进行自然研究实践活动,既能对他们课内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又可以扩展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但是,小学生主动性、独立性较差,意志较薄弱,常常完成不了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更不能自觉地乐于去做。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善于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吸引到自然研究的实践活动上来,善于为学生进行这类活动提供条件,扫除障碍,善于组织、辅导、开展这类活动。力求把自然研究的实践活动化为儿童乐于从事的经常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兴的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学的需要安排合适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教师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科学地设计课外实践活动的流程,使小学生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然教学大纲指出:“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自然教学研究活动,并力求把这种活动化为他们乐于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展知识,发展兴趣,锻炼能力。”刘默耕老师也指出:“探究自然的实践行动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小学科学教育中,课外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课外探究活动,能够丰富科学研究内容、打破空间限制、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活动相比,科学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科学学科的实践教学经验,明确让科学的精彩延续到课外的重要意义,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现象、运用生活常见材料探究实验、指导自主设计和制作趣味实验、开展课外专题调研实践活动等,打造精彩的课外课堂.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而科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得到较好的成长。“觉则思,思则创”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认真学习,进而思考学习,最后进行创造。创造前提是学生具有发现新兴事物能力,需要有自觉的意识。现阶段,小学教学受到核心素养教学的影响,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主体学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维的提升,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思考和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范叶云 《成才之路》2021,(14):52-53
教师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唤起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注重方式多样化,发掘课外科技活动的潜力;注重创新自主化,增强课外科技活动的活力;注重活动系列化,提高课外科技活动的吸引力;注重活动实践化,加大课外科技活动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教师在现有教学体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相对于别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较好地达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课外实践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以及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教师既要注重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弓l导他们开展系列化的课外实践探究活动,从而有效并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数是灌输——接受式,教师注重的是把知识和结论准确地教给学生,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感受不到学习探索的乐趣,难以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适应新的学习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探究学习的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关心社会的责任感,是新课程倡导的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需要。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活动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1.以寻找物理规律为主的…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教师在现有教学体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相对于别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较好地达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乡土地理,是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理想场所,开展乡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现以教学湘教版八年级初中地理《农业》一课为例,在教学完课文后,笔者将家乡的生态养鸡场作为乡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基地,以“我们从生态养鸡场得到了什么”为主题,谈谈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因为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也能折射出时代的精神。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感知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本文从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和探究能力的提升三个方面思考课外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学生开展课内外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当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具体而言,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究科学教学的有效策略,从学生的课前活动体验、课堂游戏开展和课外延伸等方面进行引导,同时要注重后期的评价与激励。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升华为学习习惯,科学探究将真正为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小学,开展《科学》课外实践活动非常方便,只要走出校门,便见大自然风光,到处都是山,到处都是水,课外实践活动的阵地随处可见。我们长期在农村担任小学自然(科学)教学工作,觉得农村小学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有它的优越性、趣味性和必要性。在《科学》课外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机会是非常多的,也是非常自然的。就拿去年我带学生到校外开展的一次“考查自然水域”来说吧(考查对象是学校附近的一条小河流)。在去考查的路上,看见农民伯伯种在田里的庄稼,长得绿油油的,又看见远处秀丽的山川、漂亮的河流,此时便可借景生情,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自然教学中,获得一举而多得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与发展相应的能力,使自然研究活动成为儿童主动、积极地自觉进行的活动,这是新编小学自然教材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教学中,我始终把科学课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融为一体,注重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技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一、确定科技活动内容课外科技活动内容往往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是课堂知识的深化、延续、应用和发展。要充分挖掘、利用课外活动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得以应用。因此,所选的活动内容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设计短线课题,让学生有时间、有能力、有准备地来参加他们感兴趣的小制作、小发明…  相似文献   

20.
自然新课标指出:自然课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自然课如何指导学生自行探究活动,是完成小学自然学科要求的需要,也是在自然课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在自然课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