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目的调查师范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疆师范大学731名新生进行测查。结果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2.3%;检出率排在前两位的因子是强迫(5.7%)和人际关系(4.4%);新生九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其中敌对因子的得分低于全国水平;少数民族学生强迫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女生躯体化、恐怖两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文科生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结论新生阳性检出率不高,但在不同因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对1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从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呈上升趋势,到了大学四年级出现下降,低于二年级、三年级的水平.大学一年级学生在学习策略三个维度上均表现出较低的水平;(2)在元认知策略上存在显著的文理差异,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在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上,文科生普遍高于理科生,但差异不显著.建议加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业管理,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大学生整体的学习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状况,以一所高职院校2011级全体新生为被试,采用UPI问卷对其进行心理普查。普查结果显示:高职新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困扰、自信不足、强迫症状和神经衰弱四个方面。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学生来源、性别、学科以及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UPI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UPI方法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3545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显示:(1)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Ⅰ类学生占15.4%,有待关注并可能存在心理困扰的Ⅱ类学生占44.4%;(2)受测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神经衰弱倾向、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强迫倾向等方面;(3)男、女生在UPI测试结果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MMCS人际关系问卷对279名师范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控制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在人际关系总体水平上,师范大学生对其成败归因倾向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学科差异。(2)在人际关系成败的各项因子的归因倾向上,大一、大二与大四学生在能力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情境倾向上,大三与大一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与艺术生存在显著差异;在运气倾向上,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差异显著,并且文科生比理科生外控。(3)中国师范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体水平上的归因倾向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内在性和外在性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SCL-90量表对308名民办中学高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民办中学高二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症状上均表现出心理问题,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最为严重。女生的抑郁和恐惧的反应程度显著高于男生;文科生的抑郁和敌对的反应程度高于理科生;而在城乡、独生子与非独生子上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用整群抽样法对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04、2003级大学生进行SCL-90心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4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稍低于国内常模,2004与2003级学生差异显著,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一致,但女生恐惧F7因子均分明显高于男生,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理工科学生在强迫F2,焦虑F5,精神病性F9的因子均分比文科学生略高0.12左右,文科生在人际敏感F3,恐惧F7的因子均分明显高于理工科学生P<0.01,有显著性。2004级和2003级学生心理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04%和1.90%,2004级和2003级学生心理症状倾向检出率分别为14.96%和7.14%。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福建师大福清分校为例,探讨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对一般本科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的35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323名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平均分低于全国常模但差异并不显著,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强迫症状呈阳性。(2)男性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在焦虑、恐怖、精神病性这几个因子上差异显著;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理科生;城市生源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生源;不同专业学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个体更多的选择在解决问题、求助和幻想的应对方式。(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间显著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对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对大学英语机试中学生存在的考试焦虑进行测试,以对大学英语机试中考试焦虑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学生在大学英语机试中普遍存在考试焦虑,男生和女生的考试焦虑存在显著差异,而文科生和理科生的考试焦虑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探索高师英语专业文理兼招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通过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安庆师范学院英语专业2007级文理生源学生高年级阶段的学业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专业学习方面,文理生源学生差异显著,理科生源学生TEM-8成绩明显好于文科生源学生;在教师素养方面,文理生源学生虽无显著性差异,但理科生源学生专业思想更加稳固、从教意愿更加坚定一些。综合对比分析文理生源学生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的学业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师英语专业招收理科生是可行的,但实施起来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高师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安徽师范大学560名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60名学生的SCL-90各因子均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具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因子均分≥3的学生人数共121人,发生率是21.96%;文科学生的强迫、敌对性及偏执因子均值明显高于理科学生;男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性、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均值显著高于女生。因此,应积极地对高师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心理不安诊断测验(CAS),选取我校99级和2000级新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级新生从总体上看没有显差异,引起师专新生心理不安的主要原因是自我控制力差和自我弱,有4%的新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女生的主要的心理问题是自我弱和罪恶感,男生的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疑心与妄想,科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罪恶感,理科和艺体学生没有显差异。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有的放矢地对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的高素质教师提供了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了解师范类专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及量表施测的方法,对陇南师专754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第一,专科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分均值普遍高于同年龄组常模,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二,问卷调查显示,对专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学习压力,这与SCL-90量表施测结果是一致的;第三,量表各症状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上,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大学生。师范类专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偏低,学校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与文史等专业的研究生相比,理工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表现为精神抑郁、社交心理障碍、学习倦怠、性别心理障碍。目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体上表现为计划性、系统性欠缺,方法单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预防能力薄弱,应急处理的理论和经验缺乏等。本文基于上述这些因素,提出构建能从多层次、多方位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三大保障体系;构建高校、院系、学生三级贯彻并落实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建立研究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控制、跟踪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以应对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寄宿生与非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调查了150名寄宿制初中生和非寄宿制初中生50人,比较寄宿生与非寄宿生心理健康差异;结果:寄宿生各项得分均略高于非寄宿生,其中在“人际关系紧张敏感”程度上,寄宿生明显高于非寄宿生;在“敌对”程度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其中“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两个因子上,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强迫”因子上,单亲家庭学生明显高于非单亲家庭学生。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大学生健康行为风险调查指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迷恋电视等不良的久坐行为正严重地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美国青少年参与休闲性身体活动的程度正急剧下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美国社会和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目前,美国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和"跨理论模型"理论,深入开展了关于青少年休闲性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提出了旨在促进青少年休闲性身体活动的措施。我国因升学压力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过重,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和运动状况更令人担忧。基于此,应对我国青少年健康教育开展有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MHT)为测评工具,对昆明市4所城区中小学的548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城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良好,但有三成多的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小学生,其学习焦虑具有普遍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女生的恐怖感更强。对此,学校应加强关怀、广泛教育、有效引导,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高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重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创设良好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支持系统,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应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努力将高职生塑造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长期以来受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聋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采用为期一年的第二课堂活动的研究结果表明,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较严重的症状表现依次是强迫、人际敏感、偏执;团体干预活动对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聋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元分析技术对国内近7年间20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 示,(1)理工科男生是网络成瘾的易发群体,但人口因素对网络成瘾影响效应量非常小 (| r |<0.184);(2)外在因素中的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内在因素中的应对方式、口EPQ人格 特质、心理健康、抑郁、孤独和自尊均会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但影响效应量均为小效应量 (| r | <0.278);(3)大多数有关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结果存有显著的异质性 (P<0.05).在一定条件下,每位大学生均可能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现象是人类生物本性使 然;大学生网络成瘾并非由某一因素单独作用所致,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 该领域以往研究结果异质性的原因是研究工具、测试方式和研究对象相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