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闽台闽南方言“称赞词”是指闽南方言中对人的优点表达喜爱、表扬或赞美之情的一类词,即与闽南方言词“阿咾”表达的意思相同。这一类词体现出浓厚的闽台文化特征,很值得研究。本文主要从称赞词的闽台文化特征的阐释、词类划分和语法特点来研究闺台闽南方言称赞词,以便对闽南方言文化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照泉 《语文知识》2002,(3):16-17
摹声词主要是指摹拟声音的一类词,因此,摹声词又叫拟声词或象声词。不少大学现代汉语教材把该类词归入形容词的附类,原因是摹声词具有形容词的一些特征。从修辞上讲,摹声词应入流于修辞中摹状格的门下,能使语言表达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语用上而言,摹声词可用于摹拟各种各  相似文献   

3.
以《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三部语料为基本材料,对明清山东方言中的一类词——拟声词发展为动词进行探究和分析,发现很多拟声词发生了"从拟声到言说"的词义演变,即这类词既表拟声,又有由拟声而来的动作义,而且在山东方言中,这些拟声词演变出的表动作的动词词义,不再是临时用法而成了词的固有义项。  相似文献   

4.
茶陵方言中的“叽”尾词极为丰富,属于词干加词后缀构成的一类新词,分别可作为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尾,具有成词及修饰等语法作用和附加性的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5.
颜色词是汉语中颇具特色的一类词汇,词汇量非常丰富。作为北方方言区的陇南方言,既有北方方言的统一特点,又有陇南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6.
枣强方言中有一类“巴”缀词很有特点。“巴”作为后缀,在枣强方言词汇中构成了一定数量的附加式合成词,其中名词数量不多.动词和形容词较多。本文主要按照以上三种词性将“巴”缀词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7.
人物词是方言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类词语,它沉淀着各地人们对世界感悟的不同方式和认知结果.以临猗方言的人物词为切入点,对其构成方式、表现类型及特点等进行分析,以期反映当地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8.
阳城方言里“的”的用法很复杂,可以充当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词及补语成分。“的”作为结构助词可以充当定语标记、构成“的”字短语、充当状态形容词词尾、在主谓宾语句中取消谓语动词的谓语性;作为动态助词可表示进行体、持续体、完成体和将行体;作为语气词,可以用于表达陈述语气和祈使语气;作补语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果补语,一类是趋向补语。  相似文献   

9.
新疆汉语方言含"子"缀词书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方言里语缀“子”和普通话相比要活跃得多,因而新疆汉语方言含“子”缀的词相当发达。本文仅讨论与普通话词形式完全不同的含“子”新疆方言词。这一类词语和普通话差异最大,方言区以外的人很难从形式上理解其意义。我们先逐词诠释词义,再提供正式出版物中的书证,借以展示方言语境下的准确语义。  相似文献   

10.
宁波方言中以“头”作词后缀的词数量多而且构成方式多样,这对宁波人学习普通话产生一定不利影响,稍不留意就会出错.通过对宁波话中“头”尾词结构规律的分析以及它与普通话相关词的比较规律的分析,便可利用这些规律来尽量减少这一类语言错误.  相似文献   

11.
桂林话中的"倒"可以作动词趋向补语、结果补语,也可以作动态助词。对桂林话中的"倒"的语法特征进行描写发现,"倒"同时兼有实词和虚词的语法功能。隐喻和语义泛化的共同作用是造成了"倒"逐渐虚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从语言事实出发,运用描写等语言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了蒙城方言中"来"作为语气词和方位词的用法,认为蒙城方言语气词"来"分布领域比较广,可以用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由方位词"来"构成的词,可以表示处所地点或时间。通过分析蒙城方言中"来"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对了解方言语法,进一步深入研究官话方言内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3.
近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种“往十回3+(X)V”结构中的“回3”.它的用法,是“回”业已概括诸用法之外的一种未予概括的用法,一种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用法.基于语义、语法特征,该用法的“回3”的词类性质确认为兼含有一定趋向动词性质的方位名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仙游话、福州话和厦门话词语进行全面考察。提出仙游话有别于福州话和厦门话的三类特色词概况:一、反映仙游特有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词语;二、仙游话与福州话、厦门话“形同义异”的特色词:三、仙游话与福州话、厦门话“义同形异”的特色词。并就其产生的原因作初步探讨。认为古闽越语词语的遗留是未能考本字和来源特色词存在的可能原因,宋代以来自成一体的政治经济生活是多数特色词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从语言事实出发,运用描写等语言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了蒙城方言中"来"作为语气词和方位词的用法,认为蒙城方言语气词"来"分布领域比较广,可以用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由方位词"来"构成的词,可以表示处所地点或时间。通过分析蒙城方言中"来"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对了解方言语法,进一步深入研究官话方言内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大量叠词的使用是福州方言童谣的突出特点。研究主要从声音叠词、动作叠词和性状叠词三方面入手,旨在分析不同叠词形式背后所隐含的儿童趣味与生活美感,由此探寻出成人对儿童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7.
事物的特点,因分析的角度不同而不同。方言的词汇特点也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析出不同的特点。从词源和词的构成分析博白地佬话词汇,其特点主要有:保留了诸多的古语词;有一批与广东粤语共通的词汇;有一批与少数民族语言音近义同的词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方言词;有丰富的带缀词;有丰富的连绵词。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不同年龄段的8位天津人所发的136个轻声词的听辨分析,发现在北京话中读为轻声的一些词在天津话中常不被读为轻声,并对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对大量的古语词作了考释研究的基础上,拟列举惠州话部分古语词,并把它们分成三类:一是与粤客均相同的古语词;二是与粤语相同的古语词;三是与客家话相同的古语词。  相似文献   

20.
陕北吴堡话属于晋语吕梁片,其构词法既体现了晋语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考察吴堡话中几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分音词;圪头词及其同类词语;其他词缀及派生词;四字格。考察中发现,吴堡话前缀“一、不”、后缀“气”等都是相当能产的词缀;在方言四字格中,有一些特别能产的“词套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