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参照国内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培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探讨了适合我校或同类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2012年教育部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增设了计算机类专业,与1998年目录相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将不再是笼统的概念,应区别于其他5个专业.根据新目录要求,结合我校自身特点,定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了国内外面向聋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及聋生特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模式,加强对聋生技能的培养,促进他们的就业。  相似文献   

4.
笔者分析了国内各院校近年来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特点,回顾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结合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改革我校计算机专业<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及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5.
《太原大学学报》2013,(3):F0002-F0002
8月30日,太原学院2013级新生报到工作全面展开。这是学院升本之后的第一次迎新工作,我校迎来了建校以来的首批本科新生。今年我校10个系31个专业招收本、专科新生共计2239人,其中文法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机电系机械工程专业、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环工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财会系财务管理专业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6.
"理论不精、技能不强"已经成为影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是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现状谈起,结合我校"1+1.5+0.5"的办学模式,阐述了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行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适合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现代产业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信息技术地位逐渐提高。当前中专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的计算机人才也无法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所以,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建设并完善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认知以及实践能力。本文简要分析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教学体系建设策略,希冀促进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创设多元化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直是热门学科。经过多年的探索 ,各高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而随着计算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国际社会竞争的激烈性 ,以教授技艺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越来越多的计算领域的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根据我校2002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计算机学院全面修订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 ,并在院领导的支持下 ,开设了“导论” (我校已将该门课程改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课程。该课程开出后 ,引起师生…  相似文献   

9.
ACM/IEEE-CS 2001与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CM/IEEE-CS最新发布的旨在引导新世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的Computing Curricula‘2001(简称:CC2001),概括介绍了新世纪计算机学科的知识领域;分析了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校计算机重点专业的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在以强化产学合作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项目教学动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研究、侧重工程应用的宽口径专业。本文比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精神,基于我校计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诸多不足及其对专业建设的不利影响,阐述了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例的依据和必要性,探讨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经教育部高教司、中央电大审核批准,我校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首批试点单位。1999年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410名。按照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央电大的要求,我校围绕探索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远程开放教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根据成人学习特点,设计适合学生的导学方案,通过网上答疑、讨论、面授,实施有效导学。  相似文献   

14.
我校在2001年5月成立信息学院,信息学院由基础科技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校网络中心和校电教室联合组成。学院成立的第二学期即根据计算机专业的需要为98级和9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多媒体技术基础课。同时还对全校部分教师开展多媒体技术培训,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是目前教学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借鉴各高校对课程设计的改革方案和结合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情况,提出了"递进式"教学模式,并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设计实际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10(1):F0003-F000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我校计算机科学系的主体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近年来,本专业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他们具有较强计算机操作与网络应用能力,能从事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系统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研深圳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企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了解网络技术的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听取用人单位对中职人才的培养意见和建议,深化广东省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六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适合本专业本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品质,创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能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智能建筑是一种新兴建筑,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形显示技术在建筑领域的综合应用.为了适应我国智能建筑迅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智能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我校及时开设了智能建筑专业,该专业于2002年被教育部评为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在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构建适合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当前我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内容的现状和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深入剖析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模式的几点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以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业理论与实验的教学效果,推进我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个性化人才培养是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分析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论述基于个性化教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设计分层分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探讨在模块化课程设置、专业课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专业改革和教学实践培育专业特色,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