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保储溴瓶     
研究背景目前,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和一些科研单位的实验室里所使用的易挥发性液体储液瓶,都是瓶口朝上的普通玻璃瓶。储液瓶瓶口大,在不装满液体时内部有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液体表面较大,则液体挥发面大。用这样的玻璃瓶储存挥发性液体极易造成  相似文献   

2.
发明简讯     
中国专利98220896.0现有的婴幼儿用奶瓶式样繁多,但使用时,无法测定瓶中液体的温度,因此在给婴幼儿喂奶、喂水时,往往将瓶中的液体喷洒在大人手背上或用口试,以判定液体温度是否适应婴幼儿,这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并且使用者稍有疏忽掌握温度不准,就会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巧用输液器     
医院的护士给病人输液,先把药瓶倒挂在支架上,然后将输液管带进气孔的一端插进瓶口内,再将带针头的一端扎进病人的血管里,把针头固定好,最后转动开关使瓶中药液滴入血管的速度符合要求,瓶中药液滴完时,拔下针头输液即告结束。输液器的这种药液自动流出药量大小可调的结构使我联想到棉药涂茎器、农作物施肥器等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上。 1.棉花涂茎器 棉区的人都知道涂茎法是防治棉蚜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该法由于手工蘸药涂抹,操作麻烦,所以很多人对此法表示冷漠。若是利用输液器的结构原理制一个防治棉蚜的涂茎器,操作就方便多了。具体做法是:先  相似文献   

4.
两用壶杯     
我在玩耍时发现,在大口瓶的内盖上钻一个小孔。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钻2-3个孔时,瓶内的水就细细流出。我联想到市场上大量销售的液体包装瓶都是一次性的,这样造成很大的浪费,于是,我就产生了发明两用壶杯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通常测定液体食品试样的密度可用密度瓶法、韦氏天平法和密度计法。GB/T5009.2—2003规定测定液体食品试样的密度的第一法为密度瓶法,第二法为密度天平法(即韦氏天平法),第三法为密度计法。  相似文献   

6.
智能化的液体点滴控制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目前现代医院液体点滴自动化装置的各种缺陷和不足,设计一种智能输液监控系统,采用AT89C58单片机作为主从机的核心,利用MAX232进行远程数据信息的传输,构成了一个分布式的主从局域控制网,采用光电传感原理实现对液体点滴速度的测量和检测,用步进电动机拖动控制储液瓶的高度,实现点滴速度的自动调节,并把液体点滴的速度准确的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医护人员和病人一目了然,使点滴输液变的更加方便和安全。  相似文献   

7.
四色液     
[题目]一只透明玻璃中的液体,按层次分成三种不同的颜色,上层为乳白色,中层为淡蓝色,下层为紫红色。若将这瓶三色液轻轻摇晃,色彩便混成一团;摇晃停止后,又恢复三种颜色。若再向瓶中加入一种淡蓝色的液体,使它浮在最上层,于是瓶中就出现了四色液。显然,这种四色液体界限分明是四种不同比重的液体所组成的。请你举例说明四色液体中各层物质是如何组成的。  相似文献   

8.
罐装控制是液体包装设备罐装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罐装控制可以正确判断本道工序罐装瓶是否存在,是否需要罐装,以防止漏灌或无瓶灌装的错误。本文主要对安瓿成型液体包装机灌装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在医院输液的病人经常没有家人或护士的陪伴,病人输完液后若不能及时拔除针管,就会导致血液倒流,引起不必要的危险。因此我设计了点滴自动报警装置。一、工作原理通过固定在输液瓶或输液管上的光电传感器,利用液面下降到预定位置时对光的反射或折射情况的变化判断药液是否输完。将特制的红外光电传感器紧靠输液瓶口卡于输液管上,当瓶内液体未输完时,管内充满液体,光电传感器发光管发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家庭中使用的普通医用吸氧加湿器,在病人吸氧气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不利于病人的休息。我经过观察发现,产生噪音的根本原因是:氧气在吸氧加湿瓶中冒出很大的气泡,气泡在破碎时就会产生巨大噪音。鉴于普通吸氧加湿器产生出较大噪音的问题,我萌生了制作一个家用型吸氧加湿消除噪音装置的念头。  相似文献   

11.
一般的油瓶、油壶,在倒油时总有一些余油淌出瓶外,既损失油液,又造成油污。但是如果我们将油瓶、油壶略作改进,就可避免这个麻烦,用这种容器来装贵重药液或是有毒的和腐蚀性的液体也很合适。这种新型容器,是在一般油瓶上装一个特制瓶塞,或在一般油壶上增添一个进气兼余油回归的孔道而制成的。在出  相似文献   

12.
液体管理是ICU危重病人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保持正常血容量、维持全身重要脏器的灌注和组织氧供,液体平衡失调会严重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因而,对于危重病人,液体的管理与平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热水瓶,也叫保温瓶。顾名思义就是保持瓶内热水的温度,断绝瓶内与瓶外的热交换,使瓶内的"热"出不去,瓶外的"冷"进不来,起到保温的作用。世界上第一只真正的保温瓶其实叫"杜瓦瓶"。1900年,苏格兰物理学家、化学家杜瓦第一次在-240℃的低温下,使压缩氢气变成液体——液态氢。这种液态氢得用瓶子盛起来。一般的玻璃,热水注进去,一会儿就冷了;冰块装进去,一会  相似文献   

14.
液体的虹吸作用是我們每個人都熟悉的,但是你可知道一個重氣体也能够被虹吸的?在一個玻璃杯中點一支洋燭,放一只牛奶瓶於玻杯的旁邊,瓶的位置要高於玻杯。在瓶中裝一點濃的焙用蘇打(NaHCO_3)的水  相似文献   

15.
医院的护士给病人输液,先把药瓶倒挂在支架上,然后精输液管带进气孔的一端插进瓶口内,再将带针头的一端扎进病人的血管里,把针头固定好,最后转动开关使瓶中药液滴入血管的速度符合要求。瓶中药液滴完,拔下针头输液即告结束。输液器的这种药液自动流出药量大小可调的结构使我联想到棉花涂茎器,农作物施肥器等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上。棉花涂茎器棉区的人都知道涂茎法是防治棉蚜的有效方案之一。但该法由于手工蘸药涂抹,操作麻烦,所以很多人对此法表示冷漠。我想若是利用输液器的结构原理制一个防治棉蚜的涂茎器,操作就方便多了。具体做…  相似文献   

16.
防止发生输液性静脉炎的措施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脉是给药、补充营养及液体的必须通路之一。临床上静脉输液时,当输入高浓度液体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等,都会引起静脉炎。其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有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防止发生静脉炎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03,(23):28-28
东京瓦斯和TECH JAM日前成功开发出了检查装入PET瓶等密封容器中液体的可燃物检测装置“SFLD—201”。  相似文献   

18.
一位经常失眠的病人遵照医生的嘱咐吞下了一粒小丸。那并不是药,而是一副微小的机器。这机器在病人体内移动时,会不断向一具挂在病人腰间的接收器发送温度纪录,帮助医生测定病人的生理节奏。在另一所医院里,几位外科医生在施行手术,将一个血压传感器放进一位病人的心脏内。这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医院输液的亲身经历,基于为护士减轻负担、为病人降低风险的原则,设计了帮助护士减少工作量的自动换瓶退针一体化输液机。机器主要通过换瓶的横向丝杆及插针的连杆来完成,采用CC2430芯片作为控制核心,以zigbee网络作为监控系统的核心,达到较高的安全保证性。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18)
根据中国民航CCAR 91部的要求,民用直升机在运营时,必须要安装手提式灭火瓶,但对于手提式灭火瓶的选用规范,该适航规章中没有给出明确要求。本文研究内容是基于"AC311型直升机手提式灭火瓶STC取证"项目,希望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研究对于AC311型直升机,手提式式灭火瓶的最低选用标准。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对今后民用直升机在选用手提式灭火瓶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