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下注“深水荡漾清猿啼”中的“清”为“凄清”。对此,笔者以为不妥:1.景是为情服务的,所谓景随情迁,公理也。如:同是三峡猿啼,民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者,凄清也;诗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则以猿声的清脆激越来衬托放还的愉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2012,(4):19-19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卢延让  相似文献   

3.
课文解读 :《三峡》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中模山范水的名篇。这篇短文虽只寥寥 15 5字 ,却写尽了三峡七百里万千景象 :峻山峡谷 ,急湍绿潭 ,怪柏寒林 ,悬泉飞瀑 ,猿啸渔歌……可谓应有尽有 ;春夏秋冬 ,晴霜夜旦 ,真乃各具风姿。作者用凝炼精美的语言 ,巧妙清晰的构思状写了自然和谐、摇曳多姿的三峡奇景 ,使人读来身临其境 ,情融景中。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美文五步诵读法。2 .掌握吟读要领 ,做到熟吟成诵。3.理解课文内容 ,体味作者情感。4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之法。5 .品嚼精美的语言和精巧构思。教学方法 :文言…  相似文献   

4.
说说炼句     
陈颢 《文科爱好者》2004,(21):71-71
前人诗句中有许多锤炼字句的生动描写: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有一个“推敲”的典故,还作过一首出奇的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三年才作两句,别人如不欣赏,他就不作诗了。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工程这样截流饶水平/湖北老河口市江山中学1997年11月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要实现截流。截流,通俗地讲就是将长江三峡段的主河床主河段切断,将江水导入人工建造的明渠过流通航。然后修建上下两条围堰把主河床围起来,将里面的水抽干,在干地上建大坝。...  相似文献   

6.
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我国的三峡水电站正式建成了。三峡水电站的建设从1994年12月正式开始,经过了近12年的时间。三峡水电站的建成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世界最大的电站。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三峡电机组全部建成后,可以顶10个大亚湾核电站发出的电量。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泄流坝段长483米,水电站机组70万千瓦×26台,双线5级船闸和升船机,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7.
《语文知识》2006,(11):30-30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皮日休:百锻为宇,千炼成句。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顾文炜: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相似文献   

8.
张问陶是清朝中叶乾嘉时代冠绝蜀中的诗人,其诗独抒性灵,讲求自然、天真。诗人一生四度往返京蜀,经长江三峡两次,沿途写下了大量吟山咏水、观风赏物之作,最著名的是摹写三峡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的诗歌,真切自然而空灵,极富艺术特色;其诗歌理论代表了性灵派的文学主张,与他的诗歌创作桴鼓相应。  相似文献   

9.
Ⅰ韩派的主要成员及其苦吟的表现。Ⅱ韩派诗人苦吟的原因:①心苦——国家苦、人民苦和个人苦所致主②诗歌发展到盛唐时各方面已成熟,中唐诗人难以出新;③韩愈的提倡、鼓励和影响。韩派是中唐有名的一个诗派。它的成员是韩愈、孟效、贾岛、姚合和李贺①等。该派诗人多以苦吟著称。如孟郊是“判目作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格瀚胃肾。神施鬼没,间见层出。”(韩愈《贞耀先生墓志铭)})贾岛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送无可上人》)他初到京洛时还有为推敲诗句“鸟宿池边树,增敲月下门”而冲撞京北尹的故事。李贺是“每日旦出,…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二十岁以后,“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与友人春游,吟诵新作,“不绝声者二十余里”(《与元九书》)。可见其苦吟之一斑。李贺在诗中记载了自己彻夜苦吟的情景:“吟诗一夜东方白”“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臼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他母亲心疼地说:“是儿要呕出心乃巳耳。”贾岛“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有一次,他一路苦吟。冲撞了京兆尹刘栖楚,被关押了一个晚上。而“推敲”的美谈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他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孟郊说自己:“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白闲。心与身为仇。”别人评价他,“孟郊诗蹇涩穷僻.琢削不假,真苦吟而成。”(《临汉隐居诗话》)此外,  相似文献   

11.
陈龙问:《长江三峡》为何能避免雷同平板? 三峡的共同特点是山陡、流急和滩险,写起来很容易雷同平板,但刘白羽同志的《长江三峡》却写得生动曲折,多彩多姿,没有丝毫的雷同和平板。奥妙在哪里?我觉得  相似文献   

12.
呵 红烛     
呵 红烛程滟呵,红烛,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流向人间,培出慰籍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闻一多有人说,红烛呵,你毁灭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你惋惜、叹吟?以烛自喻,也不免深怀遗恨。可是你,却以灼热的燃烧回答世界:这——就是我...  相似文献   

13.
写教学论文。要紧的是静下心来修改。改到什么程度为好呢?简单地说,就是“句句通畅,字字稳妥”。古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修改的辛苦。  相似文献   

14.
古人写作诗词,讲究炼字。常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的“闹”、“绿”便是炼字的佳话。那么,在鉴赏古诗词中的炼字时,该怎样人手作具体的分析,阐述其妙处,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徐昌才 《初中生》2006,(9):36-37
唐代以“苦吟”称的诗人不少。王维苦吟,闭目凝神,信步而行,不觉掉进醋缸;浩然苦吟,心力交瘁,形容枯槁,不觉眉毛脱尽;李贺苦吟,精雕细刻,日锻月炼,不觉两鬓斑白……  相似文献   

16.
设计语文课导语;一般有以下十一种方法: 一、直观导入法。在讲授《三峡》时,一位老师在挂出绘有三峡地图,贴有三峡彩色照片的小黑板后,指着地图说:“三峡是我们祖国万里长江中游的一段,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县的南津关,全长二百零三公里;‘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又指着三峡的照片:“大家看这一幅由高空拍摄的三峡照片,两山相夹,一流穿过,可真是山高峡窄,水深流急,好一派‘万山磅礴一水通,惊涛轰鸣气势雄’的壮丽景象,好一幅优美雄奇的山水画卷。读一读《三峡》,可领略三峡壮丽的自然风光,得到‘江山如此多娇’的美的享  相似文献   

17.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解说:半轮秋月挂在峨眉山顶,月影映入羌江随水流动。夜间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没见到想念中的你就直下渝州城。峨眉山月歌@李白!唐~~  相似文献   

18.
落榜之后     
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四次考进士,均屡次不中。后来,他坚持写诗,锤炼字句,刻苦求奇,他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唐代有名的“苦吟诗人”。闻名于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反映了他苦吟作诗的一段佳话,“推敲”这个典故就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9.
三峡航远始于新石器时代。巴人参加武王伐纣之际,独木舟已被舫替代。春秋战国时期,巴、蜀、楚、秦等都利用和开发过三峡航运。秦汉间,三峡成为川盐粮运输的主要干线。三国时期,三峡造船业空前发展,唐宋时期,三峡航运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干道,元明之际,三峡航运又成为移民的主渠道,清代则对三峡航运加以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近现代时期,三峡航运在社会生活和民族战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峡旅游商品是三峡旅游文化的重要产品,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针对目前三峡旅游商品极不适应三峡文化旅游发展这一事实,开发三峡旅游商品势在必行,具体办法是:充分利用好三峡丰厚的资源;创立三峡旅游商品的特色与品牌;提高三峡旅游商品的科技与艺术含量;建立系统化的设计、生产与销售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