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篇研究的核心是语言衔接,衔接手段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硬干语篇语法衔接手段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本文主要探讨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对比和英汉语篇语法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任翠卫 《甘肃教育》2008,(11):38-38
一、引言根据Halliday的功能语法理论,语言有三大功能: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语篇功能包括三个子系统:即主位-述位系统(theme-rhym structure)、信息结构(information structure)和衔接系统(cohesion)。在衔接系统中.主要的衔接手段有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1exical cohesion)。其中照应又包括外指(exophoric)和内指(endophoric),内指分为反指(anaphoric)和下指(cataphoric)。词汇衔接通过重复(repetition)、同义词关系(synonym)、搭配(collocation)等手段实现。本文试图运用功能语法的语篇功能理论对英汉广播新闻语篇的衔接特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语篇 (text)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的衔接连贯可借助语法、逻辑和词汇等多种手段。而词汇手段包括 :重复关键词、运用同义词、运用上下义词、运用反义词、运用互补词、交织使用等。  相似文献   

4.
语篇衔接主要分为两部分,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语法衔接手段主要包括照应、替代、连接和省略等四种;词汇衔接手段主要包括:重复、指称、同义词和近义词、连词等。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例,探讨词汇衔接手段方面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语篇(text)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的衔接连贯可借助语法、逻辑和词汇等多种手段。而词汇手段包括:重复关键词、运用同义词、运用上下义词、运用反义词、运用互补词、交织使用等。  相似文献   

6.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深层结构上,即读/听者通过阐释显化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浅势意义及隐性关系。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即通过语法、词汇和篇章的手段表达的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显性关系。一个语篇之所以称之为语篇,主要在于其内在语义上的连贯,从而具有了语篇特征。语篇的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个主要手段,在语篇连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衔接手段的使用并不能保证整个语篇就是连贯的。下面结合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客观分析语篇连贯与衔接的关系。一、连接词语在语篇连贯中的…  相似文献   

7.
王健 《教书育人》2006,(10):69-70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深层结构上,即读/听者通过阐释显化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浅势意义及隐性关系。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即通过语法、词汇和篇章的手段表达的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显性关系。一个语篇之所以称之为语篇,主要在于其内在语义上的连贯,从而具有了语篇特征。语篇的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个主要手段,在语篇连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衔接手段的使用并不能保证整个语篇就是连贯的。下面结合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客观分析语篇连贯与衔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浅析认知视角下的语篇连贯——从一则广告谈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贯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它涉及到语义、语用及认知等各方面。传统语篇连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形式或语义角度进行考察,并认为衔接是语篇连贯最重要的语法、词汇手段,然而这只是一个显性手段。实际上,具有连贯的语篇的构建和理解都离不开人的认知能力。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以一则广告为语料分析语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9.
英汉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语篇是语义的统一体。语篇可以大到一部小说、一篇散文,小到一首歌曲、一句呼救口号等等。衔接是语篇的重要标志,借助于各种衔接手段,语篇才能成为一个语义完整的聚合体。语言学家对衔接形式的划分虽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大同小异。比如,Halliday(1976)把衔接形式分为五大类: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语及词汇衔接等等。MaCarthy(1993)和黄国文(1988)等把衔接形式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类,其中语法衔接实际上是Halliday的前四类。胡壮麟(1994)把衔接手段分为四类:指称、结构衔接、逻辑衔接和词汇衔接。为了讨论方便我们采取Halliday的五分法,透过两种语言的表面现象,找出存在的客观规律,加深对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方面存在的共性、差异及各自特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从语篇的视角研究复指结构“你这(个)+NP”,发现其在语篇中具有充当语篇话题、归纳和对比等语用功能。有照应、省略、替代三种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复现这一词汇衔接手段。  相似文献   

11.
衔接是建立语篇连贯的一种重要的语法、词汇手段。语篇的衔接方式对主题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使用能使主题更为鲜明、生动,语篇结构更为紧凑。同时,主题也制约语篇衔接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Cohesion refers to the relations of meaning that exist within the text,and also defines it as a text.According to Holliday,discoursal/textual cohesiveness can be realized by employing various cohesive devices:conjunction,ellipsis,lexical collocation,lexical repetition,reference,substitution,etc.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utumn in Peiping and its English version from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aspects.  相似文献   

13.
在语篇语言学中,衔接是语篇连贯建构中最重要的一种手段。通过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小句相互串联构成连贯的语篇。虽然各种衔接手段在英汉语篇中同时存在,但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出现频率相差甚大,处理不当便会影响译文质量。本文以衔接理论为基础,选取塞缪尔·斯迈尔斯的散文《以书为友》,对比分析两个中文译本对原文衔接机制的处理,以期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4.
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英语衔接理论,尤其是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可以帮助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常见的三种英语语篇模式和语篇内部的语义关系,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衔接手段的恰当运用是使得文章连贯的重要因素。衔接指通过词语的选择运用,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来表达连贯。旨在增强语篇连贯的能力。本文运用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理论,通过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方面对习主席有关"中国梦"的演讲稿进行分析,发现其中衔接手段运用丰富,达到了全文一气呵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衔接手段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主要内容。如何运用衔接理论来指导精读教学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教学改革 ,通过对衔接手段的分析以及语篇整个有形网络的了解 ,学生会注重对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 ,而不是局限于句子内部构建关系的观察 ,从而达到提高他们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语篇衔接的顺应性解释——元语用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衔接是一种语义关系,它以语法衔接、词汇衔接以及逻辑语义衔接形式出现在语篇中。根据语言顺应理论,衔接手段是标示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的一种语言手段,用来指示一个话语或语篇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连贯关系。衔接手段的选择是顺应语境中的社会、文化、心理、认知等各种因素的结果。不同语境因素的存在,使语言交际者做出的顺应程度不同,衔接手段的选择就不一样,这是由语言交际者的元语用意识所调控的。语言顺应理论从元语用的角度解释了衔接现象的产生及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1.Introduction It was Halliday&Hasan who made"cohesion"a linguis tic term to describe s uch linguis tic phenomena as reference,substitution,ellipsis,conjunction,synonymy and other cohesive devices.Halliday divided cohesion into grammatical cohesion and lexical cohesion in 1964,and Hasan,elaborated on grammatical cohesion in 1968 before they published cohesion in English in 1976.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词汇的重复出现是语篇衔接的一个常见手段。通过《围城》中英文本对比分析后,发现英译本的译者在对此现象进行翻译时,主要使用了以下三种处理方式。首先,在词汇重复不多的情况下使用与原文相同的词汇衔接方法,或直接重复,或用指称照应代替重复的词语。其次,运用了语法衔接的手段处理了一些词汇重复的情况,这些手段包括替代、省略。最后,对于重复频率较高的词汇,将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相结合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