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现在不少家长太好说话了: 孩子说:“我要吃蛋糕。”父母说: “就买,就买。”孩子说:“我要那个会摇尾巴的小狗玩具.”父母说:“好的, 好的.”孩子说:“我要到游乐场玩。”父母说:“马上去,马上去。”要问这些家长为什么对孩子百依百顺,他们大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不顺着不行啊,否则非闹得天翻地覆不可.”他们不知道正是家长这样一味迁就, 过度地满足,养成了孩子专横跋  相似文献   

2.
陈霞 《少年世界》2008,(6):35-36
镜头一:商场玩具柜前"你已经有一个变形金刚了,这个我们就别买了吧,宝贝!""我不,我就要这个,就要这个……""好了,好了,别闹了,给你买就是了,小祖宗……"镜头二:家里"妈妈,我还想吃冰淇淋。""不行,你今天已经吃了不少了,不能再吃了。"  相似文献   

3.
骆秀芳 《文教资料》2006,(31):159-160
镜头一:星期天,我和朋友带着孩子去逛街,在商场玩具柜前,朋友的孩子指了指货架上的电动遥控车,朋友便毫不犹豫地为她买下了。刚付完玩具款,孩子又对新上市的芭比娃娃产生了兴趣,这时朋友假装摸了摸口袋,解释并承诺:“今天钱不够了,下次一定买。”谁知这孩子很倔强,赖着不肯走,朋友说:“我们将电动遥控车换成芭比娃娃”,孩子说:“不行,我两个都要。”我出来打圆场说:“阿姨送个给你,好吗?”听了我的话,孩子开心地笑了,朋友直摇头,连声说:“没办法。”镜头二:幼儿园门口,一个小男孩躺在地上打滚,号啕大哭,妈妈想抱他起来,他就连踢带打,嘴里还…  相似文献   

4.
“他有小红花,为什么我就没有呢?我也要……”“他在比赛里赢了我,其实,我也玩得很好的,为什么我就会输呢?我也要赢……”“她今天的衣服好漂亮,一朵一朵粉粉的花,我也要穿……”你的孩子是否也会常常这样哭着对你说:“亮亮的新玩具很漂亮,我也要。大家为了玩亮亮的新玩具,都对他可好了。我也要大家对我一样好,我也要新玩具!”接下来,你的孩子可能会对亮亮不太搭理,总是有意无意地躲着他。但如果你给孩子买了新玩具,他就会对亮亮又友好起来。所以,孩子针对的并不是亮亮这个人,而是嫉妒他的新玩具。是的,孩子也会嫉妒!别人有小红花他没有,别…  相似文献   

5.
“香甜的珍珠奶茶,喝一口,延年益寿!”“瞧一瞧,看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江苏省通州市实验小学的“跳蚤市场”终于开张了!蓝天下孩子的脸上,洋溢的是一种快乐、一种期待、一种渴望……齐心协力共创一片天当我把学校即将举办“跳蚤市场”的消息告诉学生时,教室里沸腾了。过了一阵子,我要求大家静下来,讨论怎么把这次活动办好。安静的教室里又热闹起来,有说要买玩具的,有说要买图书的……我示意安静“:这次活动要以班级为单位,要做其他班学生的生意。”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我们要多吸引顾客来买我们的东西。”对,吸引!我趁机布置了当…  相似文献   

6.
镜头一:“宝宝,你快点,我们要迟到了!”年轻的妈妈一边说着,一边喂孩子吃饭,孩子到处跑,嘻嘻笑着不理妈妈的话。镜头二:“你怎么这么笨,上学了连个衣服也不会穿,你要让我给你穿一辈子衣服啊!”干练的妈妈一边埋怨着,一边快速地给孩子穿上衣服,孩子撅起嘴巴,悄悄地看了妈妈一眼。镜头三:“不要捣乱,快回你的房间看书去。你不会做就不要做,尽帮倒忙!”妈妈一边忙活着,一边把孩子推出厨房,不管孩子脸上的表情是委屈还是不满。镜头四:“我每天辛辛苦苦,希望你能成才,学习好,生活好。到头来学习不上进,什么也不会做,看你以后怎么办呀?”  相似文献   

7.
沈月梅 《幼儿教育》2001,(10):27-27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没有玩具的童年是缺乏色彩和情趣的,不玩玩具的孩子是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玩具对于孩子何等重要,毋庸置疑。那么,是不是任何玩具都是孩子的“天使”?玩具在孩子的生活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请看下面一组镜头:镜头一:孩子在琳琅满目的食品架前,缠着父母要买方便面,孩子拿到方便面后,迅速取出里边的玩具卡,把方便面随手扔进垃圾筒。玩具卡上,有的是一个面目狰狞的彪形大汉手擎一段血淋淋的断臂,令人毛骨悚然;有的是一位袒胸露腹的妙龄女郎搔首弄姿,卖弄风情……还有的  相似文献   

8.
开学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很多孩子吃饭时挑食。这个不爱吃那个不想吃,尽管每次午饭前后,我一再叮咛多吃饭、多吃菜,可最后总有一部分孩子要倒掉剩饭剩菜。 一次午饭后散步,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正围在一起像模像样地表演某种食品的厂告。菁菁小朋友委屈地说:“我最喜欢吃广告中的东西了,可我妈妈不肯买……”马上就有几个幼儿附和着说:“我也是,我也  相似文献   

9.
哪些孩子会不受人欢迎呢?我从一位幼儿园教师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邋遢的孩子讨人嫌明明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明明在幼儿园里并不怎么讨人喜欢,因为他很邋遢:衣服很脏也不换,还喜欢用袖口擦鼻涕,所以,做游戏时同伴都不愿拉他的手。提示:家长再忙也要让孩子干干净净地去幼儿园,衣服不管新旧都要干净整洁。一个孩子如果长期在幼儿园受到同伴和老师的嫌弃,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将非常不利。太调皮的孩子没朋友成成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课余时间满地跑,游戏时不遵守规则,看到小朋友游戏就要去捣乱……一天下来不知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孩子们的消费热也在一天天增高。什么奇要什么,什么新玩什么,什么好吃什么,什么名牌穿什么。只要孩子高兴、开心、愿意,家长们从不吝啬。我认为,对于孩子的消费欲,家长应根据教育要求、家庭经济情况和孩子的个性爱好,有目的地加以引导才行。一、孩子的消费要有计划性。有时看到这种情况:家长领着孩子从街上回来,孩子噘着嘴,两只脚踢踏着走,一看便知,孩子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但有时还会看到,孩子手里拿着称心的玩具,边走边玩,非常开心。可是后面的家长却噘着嘴数落孩子:“这么贵的东西,偏要买,这个月别想买别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1.
诱惑挡得住     
抗诱惑力是指人们对来自外部的干扰、引诱的一种自制和抵御能力。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孩子抗诱惑的能力较差,看到同伴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就会吵着要大人买。为此,家长必须对孩子加强抗拒诱惑能力的培养。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能无原则地应允,要分清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不该买的东西坚  相似文献   

12.
观点跟帖     
《班主任》2014,(6):48-49
正季广花:先从改变家长的模糊认识入手当孩子要买名牌运动服时,家长会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当孩子要买玩具赛车时,家长会说:"人家有咱也得有,不能委屈了孩子!"当孩子考取好成绩时,家长更会毫不迟疑地倾囊而出,给予物质奖励,他们会说:"一切为了孩子!"这仿佛成了一些家长生活的唯一宗旨。于是,家长们便对孩子有求必应,恨不能将孩子泡进蜜罐里。然而,如果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正当消费要求也给予无限  相似文献   

13.
读大一时,与我同寝室的五位同学,每人都有一套名牌西服,唯独我没有。穿着粗布衣服在同学们眼前晃来晃去,总觉得自己掉价。但我来自农村,能读书已经是一种奢侈,当然也就别想去穿什么名牌西服了。但我实在禁不起名牌西服的诱惑,一个星期天,我特意回了一趟家,同父母要钱买名牌西服。父亲听后低头叹气,母亲则哽咽着说:“孩子,咱家里穷,爹娘对不起你,让你在外面受苦了,等有了钱,再给你买,好吗?”我带着一腔怨气离开了家,回到了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来学校找我,他把我叫到一个无人处,说:“孩子,穿上名牌衣服,看上去好像有了身价,但脱了之后呢?…  相似文献   

14.
一举多得     
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头上直冒汗,示意他们脱衣服,息一下。没有想到好多小朋友都脱下衣服,往我的手里塞。我抱了一大堆衣服,一边往活动室里走去,一边对他们说:“这么多衣服,我要去卖掉它了。”小朋友们也一个个伸手说:“我卖一件”、“我也卖一件”……显然,他们把“买”字念成了“卖”,“卖”“买”不分。我灵机一动说:“好呀,就卖给你们。可是这么乱七八糟的衣服。谁要呀?”“不要!”孩子们都摆摆手。我说:“你们先把衣服加工整理好,再送到服装店里来,  相似文献   

15.
6月1日,我那11岁的宝贝儿子刚起床就理直气壮地提出:“今天是儿童节,你们要给我买个变形金刚作为礼物。”妻子好言劝道:“你已经有许多玩具了,不能总是惦记着买这买那,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儿子不依不饶:“那不行。不买玩具,带我去吃肯德基也行。”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独白     
当听到小子大声地啼哭,当看到小子肥肥白白的胳膊,我便清楚,他将是个不平凡的人,长大了事业必定有好的收成。于是,我给他取名为“业丰”。孩子都长大了,样子还蛮帅的。还记得他刚出世的时候,身上长满毛,脸上也有,五官快要被毛遮住了,他姨开玩笑说这孩子丑得没人理,现在说给他听,他笑着不相信。小子最爱照镜子,时常看到他都是在镜子前摆弄头发;也很虚荣,喜欢穿名牌的衣服,穿名牌的鞋子。小子他妈经常对我埋怨说:“你儿子又说要买衣服了。”有一次,我问他:“你买这么多衣服干什么?”他说:“以前买的都不合身了。”对啊,小子长大了,长高了,“那就买吧。”我高兴地说。孩子读学前班之前,我还在罗阳镇工作,下班直接回家,可以和小子玩玩,说说话。现在不同了,我得去别的地方工作,一星期只回家一次。杨村这地方,虽然离家不远,半小时车程,但劳累的苦活忙得我不可开交。即使这样,我还是在周六或周日晚上必须回家一次,次日吃完午饭便要出发了。小子晚上要上课,周末周日也要上课,两父子聚少离多。单位的同事好心跟我说:“干脆别回去了,呆不上一天就要工作,倒不如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算了,何必弄得自己这么奔波呢?”我笑着领了他的心意,但我还是坚持每星期回家一趟。孩子面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也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幼儿则成了家庭中的主要消费群体。有的家长认为:宁可苦自己,也不能苦孩子;现在有钱了,孩子就一个,在孩子身上多花点钱没什么。因此,对孩子的消费要求有求必应,导致孩子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买,互相攀比吃的、穿的、玩的,家长不给买就以哭闹、发脾气相要挟,家长们往往乖乖就范。镜头一:某星期天,在某大商场玩具柜前,一个看上去不满三岁的小女孩,指了指货架上价值170元的电动遥控车,父母便毫不犹豫地为她买下了。当孩子又…  相似文献   

18.
左邻右舍,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到了吃饭的时候,可热闹了:有的孩子闹着不吃;有的孩子尽吃菜不吃饭;有的孩子说“我不吃这个,我要吃那个”;有的父母给孩子准备了“好菜”让孩子一个人独享;还有的父母干脆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孩子则吃一口,玩一会。“吃饭”成了家长最伤脑筋的事。其实,这是家长自找的苦恼,是家长自己把孩子给惯成这样的。我的女儿已5岁了,长得活泼健康。一日三餐,无论荤素粗细,她都吃得津津有昧,从不要我操心。我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孩子和同伴交往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要不要分享。相信很多家长和我一样,觉得自己的孩子“抠门儿”。而我们这些爱面子的家长往往会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勒令孩子:“把你的汽车给小伙伴玩一会儿,别那么小气。”当孩子用“生命”捍卫自己的玩具时,  相似文献   

20.
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玩,应该说,现在的孩子物质上是很富足了。但当家长克扣了自己,而尽量满足孩子物欲的时候,你或许发现已很难博得孩子的开怀一笑。毕竟,拿锦上添花跟雪中送炭比较,还是后者更容易打动人心。对孩子来说,“锦上添花”只会把他们的胃口越吊越高,而对父母的含辛茹苦越发视而不见。从这一点上说培养孩子善良之心、感恩图报之情,比送什么礼物都受用,而且是终身受用。 我儿子调度好动,常惹人心烦。唯善良、富有同情心和通情达理令我欣慰。长这么大,我没给他买过高档玩具、衣服,过年过节也很少给他买礼物。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