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宗标     
张宗标,1937年11月生,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任《人民代表报》总编辑。山西临汾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政治系。历任《山西四清报》编辑,《山西日报》编辑,平顺县委通讯组组长、县委宣传办公室副主任,省委组织部基层一处干事,《山西青年》杂志社负责人,共青团  相似文献   

2.
《报刊之友》2010,(6):60-60
佟希文(1927年1月27日~),满族,生于吉林东丰。七八岁读私塾,九岁起在东丰从小学读到中学,直到日寇投降。1946年1月参军。1985年离职休养。历任《人民武装报》、《前进报》、《挺进报》记者、编辑,  相似文献   

3.
40年来,我一直在山西晋华纺织厂搞厂报编辑工作,可以说是一名“老晋华”了。仅党委书记就“侍候”过11位。这11位党委书记,对新闻通讯工作都很关心。现任党委书记刘占东在这方面更为突出。刘占东今年56岁,中等身材,略带山东口音,他热爱写作,又擅长书法,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1968年离开首都北京,来到山西晋华纺织厂,在车间当过工人,搞过厂报编辑。1985年1月15日,担任厂党委书记。12年来,他撰写的论文在中央和省级刊物上发表的就有60多  相似文献   

4.
上海有家《小主人报》,创办于1983年7月,是中国第一张少年儿童自己办的报纸。它的编辑记者,最大14岁,最小只有8岁。它以其特殊地位和内容,在海内外都有相当的影响。王阳端的《“小主人”外交轶事》一文,从《小主人报》的小记者、小编辑与外国客人的交往这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5.
编辑工作,是一种辛勤耕耘、默默无闻的崇高职业。回首往事,多年来自己在编辑岗位上,甘为他人作嫁衣裳,曾经付出不少心血,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有一些体会心得,值得加以认真总结。 从1957年起至1996年止,本人正式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将近40年。先是在《忻县小报》《忻定小报》《定襄小报》当编辑,后来当过《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的实习编辑,不久调到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一张由孩子们自己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于1983年7月15日在上海出版了。《小主人》报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编辑部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12岁,投稿者也都是14岁以下的儿童。报纸刊登的文章、图片等,全是由孩子们采写、拍摄和编辑的。报头“小主人”三字是7岁的侯炜锴题写的。  相似文献   

7.
焦相山,笔名达人,43岁,南召人。河南石油报社编辑,职称为中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1968年至今,他共在省以上报  相似文献   

8.
张正岩,男,现年54岁,山东嘉祥人,1962年7月山东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六十年代曾在济宁地区水利部门做宣传工作,主编过《济宁水利报》。1973年4月调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济宁记者站副站长、站长。1984年5月调入济宁日报社任副总编辑。现任济宁日报社党组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兼任中国市地报研究会理事、山东省记协省新闻学会理事、济  相似文献   

9.
谷威,原名任国维,1936年4月生于山西省寿阳县城内。1957年毕业于太原第二师范,曾任小学教师,榆次市教育局视导员。1960年起从事新闻工作,历任榆次市报编楫、山西日报编辑、编辑组长、部主任、编委、山西农民报总编辑,中国摄影报主编等职,1986年调离报社。现任山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编审职称,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0.
《新闻出版报》1989年4月29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醒目文章,题目是《“附报”——一个新话题》,引起了新闻界同行们的注意。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时年仅23岁、跨进新闻界不到两年的《宜昌日报》编辑胡学军。这位师专中文系毕业生,从事编辑4年来,已发表新闻作品400多篇,20多万字,其中省么上1。万多字.在《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10多种新闻理论刊物发表论文12篇。近三年来获省级以上新闻奖5次,论文奖2次。  相似文献   

11.
我和地市报的不少同志是老朋友了。1987年秋天,在全国地市报首届业务研讨会上,我惊奇地发现,湖北孝感报的副总编辑王茂亮才27岁,江西宜春报的副总编姜东南也是一位30岁左右的青年人,言谈话语中显露出他们少年壮志不言愁的特点。会后,我曾想写篇王茂亮的专访,后来在《新闻战线》上看到了孝  相似文献   

12.
黄世仲     
黄世仲,又名棣荪,字小配,别号禺山世次郎。广东番禺人。1898年邱菽园在新加坡创办《天南日报》,他因常给该报投稿而文名渐显。1900年参加当地革命团体中和堂,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2年经尤列介绍去香港担任《中国日报》记者,与广州《岭海报》跟康有为等人攻击革命的言论展开论战。1904年以后,积极参加郑贯公在香港主办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和《有所谓报》等报的编辑工作,同时为《时事画报》撰写文章。1906年,独立创办《香港少年报》,所写的章回体小说《洪秀全演义》,在该报和《有  相似文献   

13.
行业报编辑工作和时政类报纸、都市类报纸的编辑工作有着共性,但也有其与生俱来的特殊性。深刻认识行业报编辑依托行业、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对于行业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的定位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行业报的发展历程中,在行业报编辑的各种意识培养中,大局意识和策划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得之则兴,不得则退。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1986,(2)
五十七岁的王菊林,是常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编辑。他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坚持在宣传工作中贯彻执行。在三中全会以前,他曾在较长一段时间蒙冤受屈。一九五七年在沈阳报工作时,被错划为“右派”,  相似文献   

15.
传媒名家     
舒宗侨,1913年出生,湖北赤壁市(原蒲折)人。193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35—1937年任上海《立报》记者,后担任重庆《中央日报》、《扫荡报》编辑和编辑主任。1942年在重庆创办《联合画报(周刊)》任主编,同时兼任复旦大学副  相似文献   

16.
祁阿辉  丁晨 《今传媒》2006,(11):39-40
企业报由于受众群有限,信息量、影响力、知名度都同社会媒体有较大差异。企业报如何发挥好它的功能,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取决于它的编辑水平。笔者认为应深刻认识企业报编辑的职责,不能因为一些人对企业报持“报微言轻”的偏见,就对编辑工作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7.
根据山西日报的倡议,河北日报、山西日报、河南日报、内蒙古日报、天津日报和北京日报,二月二十九日至三月九日在北京召开了六报协作竞赛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河北日报副总编辑杜文远、山西日报副总编辑赵正晶、河南日报副总编辑樊道远、内蒙古日报副总编辑沈达、天津日报副总编辑林间、北京日报总编辑周游等十六人。各报在会上交流了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来报纸工作的经验,研究了当前报纸工作的一些重要问题,交换了六报如何进行协作竞赛的意见,最后达成了六报协作竞赛协议书。协议书中规定六报协作竞赛以更好地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为中心,围绕着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为发扬成绩,表彰先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办报水平,经国家新闻出版署领导批准,中国产业报协会组织评选出首届部委产业报优秀新闻工作者和提名荣誉奖各10名。获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的同志是:中国商报副总编辑王作言、人民铁道报副总编辑李丹、冶金报驻宝钢记者阮海儿(女)、中国工商报驻江苏记者许步伟、中国消费者报副总编辑李学寅、中国煤炭报驻河北记者李仁堂、中国物资报总编室主任顾小宇、中国化工报记者部副主任谢湘宁(女)、中国地质矿产报驻江苏记者顾龙友、中国石油报通联工作者王勇。  相似文献   

19.
萨空了同志的一生是献身于革命的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事业的一生。他1907年3月26日出生于成都,蒙族。五岁时随父迁回北京。1927年开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先后任《北京晚报》《世界日报》编辑、记者,《世界画报》总编辑,其后在民国学院新闻系、世界新闻专科学校讲授新闻学课程。1935年赴上海参加《立报》编辑工作,后任该报总编辑兼经理。  相似文献   

20.
办好报刊,加强编辑修养是重要的前提。对于企业报的编辑来说,则因大多数不是科班出身,有的甚至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更需要加强修养,在实践中总结,提高。笔者根据十几年企业报工作的经历,认为编辑人员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