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新 《军事记者》2012,(10):54-55
2012年7月18日,我跟随第七批中国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第一梯队从济南出发,经过19个小时的万里征程,飞越10多个国家。抵达苏丹南达尔富尔首府尼亚拉市。这是《解放军报》第一次派记者赴苏丹达尔富尔参加维和报道,而达尔富尔是现阶段非洲安全形势最为紧张、战火持续存在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警告,到2025年,全球近2/3人口将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而这可能会导致冲突。没有人怀疑这一推断,至少在苏丹的达尔富尔地区,那已经是血腥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1,(12):81-81
3月15日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发表关于中国正在制订中的新婚姻法的章。章说,中国正在修改已经实施了20年的婚姻法,这个修改过程让人们感觉到他们自己有权利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家庭婚姻研究室主任李银河说:“其他问题太敏感,不适合讨论,但这个问题没有那么敏感,人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5,(29):71-71
俄罗斯专家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勇敢者之所以不惧危险,是因为他们对恐惧、愤怒等信息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5.
俞洲 《今传媒》2004,(2):54-54
近日,两名中国打井工人在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遭当地反政府武装人员绑架。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直属517队领导及时将情况通知了李爱军和贾会朋的父亲,目前他们情绪都十分稳定。(《上海青年报》3月19日)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杂志的编辑曾在电话中半开玩笑地问我:“你怎么专写敏感的题材?”我回敬他一句:“我如果不敏感怎么当记者?”他马上举手投降:“那是,那是。”我其实知道,他的本意不是说不要写敏感的题材,而是要把握在一定的“度’上,太敏感了不好办。怎么就说中国人活得太累呢?(是心理上太累)干什么事都是“既要”“又不要”。否则,就说你偏激。这个“度”,或许就是中国的老祖宗所发明的“中庸”。自然,这里面或许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咱们且不去研究。我所着急的是,这个“中庸”为什么会把中国人整得于什么事情都是不前不后,不紧…  相似文献   

7.
中国斡旋达尔富尔危机,显示出外交政策越来越大的灵活性4月份以来,中国外交部主管非洲事务的部长助理翟隽一时间成为全球主流媒体瞩目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从2月24日凌晨3点飞抵苏丹首都喀土穆,到28日凌晨1点登上去巴黎的航班,中国政府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刘贵今9个月以来的第4次苏丹之行备受瞩目。 在前往苏丹之前,刘贵今抵达英国访问。从伦敦开始,《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对他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  相似文献   

9.
1月21日,在苏丹西部的达尔富尔地区,大风卷起黄沙遮蔽了阿布舍克难民营的天空,一名少女举着一桶水回家。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与乍得接壤,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约有80个部族。这里宗教部族矛盾错综复杂,武装暴力冲突持续不断,已造成100多万人流离失所,其中约50余万人住进了难民营。1月4日,罹难矿工亲友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阿普舒尔县萨戈煤矿附近举行烛光悼念活动。萨戈煤矿2日发生爆炸事故,13名被困井下的矿工除1名获救外,其他12人全部遇难。1月6日,在耶路撒冷老城的哭墙前,以色列人在为患病的沙龙祈祷。据哈达萨医院的医生5…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说的“有理、有利、有节”并非是外交辞令,而是一种特指。“有理”是指媒体报道不能违规操作,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进行报道;“有利”是指媒体的报道要从维护社会大局和公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不能图一时之快而把有损于群众利益的信息披露出去;“有节”是指媒体对一些社会敏感的问题或者局势尚不明朗的事实的报道,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把话说得太满,以致没有回旋的余地。我发现,有些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有时在无意中偏离了这些要求。  相似文献   

11.
谢顾问:听人讲,报道员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写出稿子才有思想、有分量、才会抓准问题。于是,我就十分注意学习理论,如《求是》上的社论和文章,我有空就看,可一年过去了,我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都不见提高。请问:为什么我学习了理论用不上呢?54851部队革继胜革继胜同志:你遇到的问题在初学写作中是常遇到的。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一、学习政治理论对于提高认识能力、新闻敏感都很有帮助。这是不容怀疑的。因为新闻敏感从根本上讲也是政治敏感,只有政治理论水平高了,新闻敏感才会相应提高。二、仅仅依靠学习政治理论来提高新…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我到一所大学演讲,一位老师问道:常有一些作家闯进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选择本应由学者与专家完成的课题,并时有力作。相比之下,学者与专家有时则显得不太敏感。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晚报类报纸怎样正确引导舆论?我们的体会是: 在敏感问题上把好关 晚报的新闻报道经常要面对一些敏感问题,如民族宗教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保密问题,还有重大的人事变动问题,国际国内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甚至有争议的突发事件问题等等。对这类敏感问题的报道,分寸掌握得适度,时机掌握得准确,就能增强报纸新闻性、可读性、权威性。反之,则可能干扰党和政府的工作,引起群众思想上的混乱,造成社会动荡,给政府添“乱”。所以,在敏感问题上把好关,是正确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把好这一关,我们切实做到了“两…  相似文献   

14.
广播记者的音响敏感徐洲赤(93级新闻续本科生)所谓“音响敏感”,应该是从“新闻敏感”这个词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在讨论“音响敏感”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把我们对“新闻敏感”这个词的理解先阐述一下。“新闻敏感”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重要职业素质之一,它...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性。知识性是指提问题涉及到的知识面要宽,知识含量要多,包括文学、音乐、戏剧、体育、风景名胜、天文地理、生活小常识、科技知识等。比如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叫什么?世界上最大的瀑布是哪个?我国乒乓球第一个世界冠军是谁……我们出题时比较慎重,特别关注听众接受的程度,要把握好难和易。出题太深太难,曲高和寡,就容易失去听众,问题出得太浅显,太容易。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有人称为新闻“鼻”,也有人叫它新闻“眼”,是一种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记迅速、正确地判断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对于读的利害关系及其社会价值的一种能力。记的新闻敏感离不开政治敏感。没有政治敏感的记,无法发掘出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记的政治敏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其新闻敏感的强弱,新闻敏感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政治敏感而提高。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记者,特别是摄影记者,能否从平常看似四平八稳的生活中抓取某些细小变化或异动来构成新闻、做出报道,是有无新闻敏感的最好表现. 比如2011年11月1 7日的《新民晚报》头版正中的一幅彩照《开门见“喜”》,太引人注目、太有意思了,它就是抓住在上海中远两湾或苏州河岸昌化路码头边绿地上摄取的一群喜鹊飞舞觅食的镜头,构成新闻并向读者推出,太好了、太美了.  相似文献   

18.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拍摄出好新闻的先决条件,也是衡量一个记者工作能力的重要尺度。我们常说,记者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就是指他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敏感而熟练地发现问题,随时观察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拍摄出深受群众喜欢的好新闻。那么,怎样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呢?笔者认为,要想增强新闻敏感,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曝光稿,作为舆论监督稿件中特殊的一种,以其涉及问题敏感、关注群众疾苦、吸引眼球等特性,受到媒体和受众的推崇。  相似文献   

20.
吴元康 《历史档案》2005,(2):33-37,53
我们今天庆祝太氏有两种意思,第一是庆祝太氏六十四岁的生日,第二是庆祝太氏中国名的命名日。太氏是诗哲,并且是革命的诗哲。中国文化受印度影响很多,今天我们能够在这里欢迎代表印度的最大人物,并且刚逢着他的生日,替他做寿,实在是凑巧极了。梁任公先生又替他起一个中国名,今天就是命名日,所以一方祝贺老诗哲六十四岁的生日,一方又是祝贺一位刚生下来不到一天的小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