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构成的.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的特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词性词语连用且共同陈述同一主语.有着密切联系的兼语句和连谓旬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区分.但谓语的第一个动词是“有(或‘没有’)”的兼语句与谓语的第一个动词是“有(或‘没有’)”的连谓句即“有无”类兼语句和连谓句就往往难以区分.例如:  相似文献   

2.
难以区别的兼语句与连动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组的。连动句是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共同陈述主语的。兼语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语法结构,它既具有连动句式的特点(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又具有兼语句式的特点(其谓语部分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这种句式实际上是连动句和兼语句的合用,笔者姑且把它称为“连动兼语句”.例如:  相似文献   

4.
连动句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新红 《天中学刊》1999,14(1):115-115
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中的一小类,因为它的谓语是由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短语(或其中一个是单个儿动词)构成,比较特殊,所以,中师的(现代汉语知识)是将它放在“特殊句式”中介绍的。学生在学习连动句时往往不能真正地理解、掌握,判断起来模棱两可。抓住特征,进行连动句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一、明确定义,抓住特征抓住连动句的特征,应从分析连动句的谓语构成入手。连动句的谓语构成有以下几种情况:(1)动词短语十动词。如:他【]去城里玩儿。(2)动词十动词的重叠形式。如:我11去看看。(3)动…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连动式结构是句子谓语的常见形式。连动式谓语是指句子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使用所构成的语法结构,连接使用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都与句中的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彼此之间表示动作的接续或语义上相互关联的动作(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第111页)。在语法形式上,连动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ids短语之间处于并列的关系,但在语义功能上,有些连动式表示并列的语义关系,有些连动式却表示偏正的语义关系。因此,在语义功能上,汉语连动式又可分为并列语义结构和偏正语义结构两种。由于…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连谓谓语句的两种歧义格式:一种是连动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与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的歧义;一种是连动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与动补短语作谓语的句子的歧义。并就此剖析了歧义产生的条件,从而论证出消除歧义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这句话是否是连动式,我校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争论不休。这里说出甲、乙双方争论的理由,供语文界同仁商榷。甲方认为:这句话是连动式,因为谓语部分由两个动宾短语构成,有两个谓语(听着、做)和两个宾语(收音机、作业)。这种结构形式,符合连动式的结构形式。连动式的定义为:相连的两个动词短语(或其中一个是单个动词)之间有目的、方式,先后等关系,它们处于谓语地位时,共戴一个  相似文献   

8.
动词或动词性组词用做状语,修饰它后面的动词谓语构成状动结构(或称状动短语)。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用作谓语,分别陈述同一个主语,构成连动结构(或称连动式)。在对待状动结构与连动结构的区别问题上,存在(本文只谈古汉语里的情况)着两种偏向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24):5-6
在汉语语法研究传统中,谓词的界定标准大致经历了意义、形态、语法功能标准等不同阶段。尽管到目前为止,能做谓语等句法功能已经被基本接受为界定谓词的标准,但是对于什么是谓语,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样的话,不但循环定义的问题不可避免,也不利于谓词和其他词类的区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重新界定了谓语,并在此基础上,否定了谓语与谓词的直接构成关系,指出谓语只能由谓词短语构成,谓词短语则是由谓词和限定成分构成。因此,只要界定了谓语,就能界定谓词短语,只要界定了谓词短语,也就能界定谓词。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区分连动句和兼语句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区别句子中施事主语与动词、动词与宾语(或补语)的关系。现以小学语文第11册和第12册基础训练中的练习为例,略陈拙见。 一、从句子构成上辨别 连动句由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短语构成,动词短语之间有目的、方式、先后等关系。动词短语  相似文献   

11.
汉语连动句及其相关语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的句法研究中,从谓语的结构方式上看,动词性谓语句的内容最丰富,情况也最复杂。特别表现在对连谓句的语法认识方面:或从形式出发,或从意义上认识,从而导致了对连动句在语法研究方面的歧见,本文试图通过各家对连动句语法认识上的比较,以期得出对连动句语法认识上的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12.
(三)连动句连动句的特点是,它的谓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起来组成的。这些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的意义关系,有的是先后、目的关系,后一个动作是承前一个动怍发生的,前一个动作以后一个动作为目的.例如:他们在戏台上买豆浆喝。我去图书馆借本书看。我们马上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有的是方式关系,就是前一个动作伴随后一个动作而发生,表示后一个动作的方式。例如:  相似文献   

13.
一、“有”构成的连谓句现代汉语中有一种连谓句是第一个谓词用“有”,第二个谓词表示具体动作.如:①我有办法修好这台机器.②中国有信心收回澳门.③我们有责任提出意见.④小二黑有资格谈恋爱.这种连谓句有如下特点:第一,第二个谓词(V_2O_2)与前面的“有 名词性成分”(有O_1)有因果关系.因为“有办法”,所以能“修好这台机器”;因为“有责任”,所以才“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三、关于连动句和兼语句 1、关于旧系统的“复杂谓语”。旧语法系统有所谓“复杂谓语”之说,所指对象主要是指“谓语的连续”和“谓语的延伸”。新系统取消这样的说法,称前者为“连动句”,称后者为“兼语句”。取消“复杂谓语”的理由何在? 第一,在汉语中,真正以单个词作谓语的情况很少见,以短语,特别是复杂短语作谓语的情况很普遍,复杂的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等都可以作谓语。例如:  相似文献   

15.
0. 1 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及动诃性短语、形容诃性短语)在作主语或宾语时,其语法性质同其作谓语时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谓词作谓语时是描述性的,作主语或宾语时是指称性的; 二、谓词作谓语时,其前不能直接出现充当定语的词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则可以。这两个方面是具有普遍性的。至于有人提出的“全部或部分失去了谓词的语法特点”了、“可以跟名词组成联合结构”了、“可以用名词或代词复指”了之类,要么是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率领红军长征”这一类型句子的结构分析,是现代汉语语法中颇为复杂的问题之一。由于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据笔者所见)有以下八种:(一)连动式(或连谓式);(二)兼语式(或递系式、连环句);(三)连动式和兼语式均套用(或混合);(四)连动式和兼语式构成的粘合句(或融合式);(五)复杂谓语;(六)补足语;(七)偏正词组作谓语;(八)兼语紧缩句。此外,还有一些语法书在这类句式的分析上,自相矛盾,难成一说。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单就以上所列八种方法来看,也都并未能彻底地、或令人较为满意地解决问题。或是只重视了第一个名词或代词(M_1)和两个动词(D_1和D_2)之间的主谓关系,而忽视了第二个名词或代词(M_2)与第  相似文献   

17.
就汉语中几个谓词性短语连用且前有相同修饰语或主语的句子的单复句归属问题展开讨论。得出前有相同主语的一般为复句,前有句中相同修饰语的为单句,句首有相同修饰语的为复句。引入“象似性”(iconicity)中的“距离象似原则”和“数量象似原则”对此加以解释。最后为几个谓词性短语连用且句中无共同修饰语的句子的单复句划界找到了形式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连动句?连动句就是动词性结构连用充当谓语的句子。连用的动词性结构和主语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关系。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语法学界还很不一致,有必要进一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9.
兼语句是人们经常争论的谓语类型。它有时和连动句套用,有时和双宾语套用,构成复杂的兼语句。在形式上,它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词谓语句很相似。我们从兼语句的特点、兼语句的类型、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词谓语句的区别、兼语句和双宾语句的区别四个方面探讨“兼语句”。  相似文献   

20.
首先梳理了汉语连动句的句式分类,然后结合语料库归纳总结了汉语连动句的英译方案.研究发现,若句子的动词项较少且动词之间没有过多的修饰词,连动句可以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句,也可以摆脱汉语连动句的句子结构,只选取一个动词作句子谓语,尤其是包含多个动词的连动句,可以使用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从句等形式来完成动词的转换,从而使译句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此外,还可以适当地进行省略或动词语序的调整,以保证句子逻辑缜密和语言流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