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12,(11):61-61
据悉,台州市将打造中国首个无线数字专网产业集群基地。为此,台州市成立重点项目联合办公室,规划在未来五年内,以浙江圣蛛通信台州实业公司为龙头,以该公司拥有的“同频双向无线组网传输”技术为核心,联合中科院搭建特种通信工程技术中心平台,在台州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和重点扶持下,引入并培育一个年产值过100亿,利税总额过50亿的“无线数字专网通信产业集群”基地。  相似文献   

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集群已成为数字出版乃至整个新闻出版产业最大的新增长极,数字出版业也实现了"点→线→面→网"四级跨越发展。研究认为,产业融合是基地集群升级的主导力量,并以"技术驱动→创新循环与层递传导→‘内→外→空间’结构演进融合→基地集群融合治理→中间性协同组织融合"为技术路线,文章以此分析了基地集群数字出版产业融合再造机理,提出了制度安排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产业融合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的数据显示,数字出版基地集群已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研究基于SCP理论框架,以12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为对象,分析基地集群集中度、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的市场融合结构,探讨以“六商”所形成的技术、业务、市场等产业链重组与延伸的集群市场融合行为,并以张江基地等为案例实证分析基地集群市场融合绩效,以此印证高新技术驱动下产业融合是数字出版基地集群发展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4.
马莉 《传媒》2010,(10)
2009年5月,成都传媒集团与中国移动集团四川公司签订<关于"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入驻"成都东区"的合作协议>.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在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工业厂房原址基础上改建,融合数字音乐制作、展演于一体,缔造数字音乐发展基地和创意文化体验园--"成都东区音乐公园"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被誉为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全新版图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5.
肖洋 《现代出版》2014,(6):16-19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具体表现为数字技术研发能力、新兴成果转化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现存问题包括产业集群效益与前期投入不匹配、产业集群职责界限不清晰、监督与协调中间机构监管不到位、虚拟产业集群协同补充关系不明朗;发展对策包括明确政府职能并确立企业主体地位、梳理差异化功能与实施退出机制、成立监管组织协调产业合作对接、产学研联合发展虚拟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陆续批复了13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推进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融合和创新,但是这些数字出版产业集群也存在"集而不群"、知识创新能力弱的问题。重视和发挥高校在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途径。文章通过梳理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创新瓶颈,分析并厘清了高校在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主体、知识来源、人才支持和孵化器4个角色,并据此提出了如何发挥好高校作用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12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集群为案例,分析其经营现状、主营业务及产业融合依托.在此基础上,以“技术驱动→内部融合→外部融合→空间网络融合”为技术路线,立体化解析技术驱动与嵌入集群内数字出版产业融合的4大模式:基础性高新技术渗透与介入式融合、内部化产业重组与延伸融合、外部化产业环境融合及内外叠加多节点空间网络融合.并从基地集群内入驻企业引导、竞争秩序建立、产业融合壁垒突破、产业链延伸与重组、自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是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关键,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又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我国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属于政府主导导向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目前处于集群形成阶段,具有基地内企业关联度低、基地整体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大于合作等特点.在推动数字出版基地成长和升级的过程中,政府应转变职能,培养数字出版基地自组织演化能力:一是培养数字出版基地组织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的能力,二是引导数字出版基地内的企业形成集体学习机制,三是引导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企业创新的竞合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初见成效,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模式也获得了业界认可.建设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创业历程,给我们带来了信心和勇气;借鉴国际产业集群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理论启示和实践经验.回顾既往的成就和不足,放眼国际产业集群建设的实际,深入理解产业集群思维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规律,可以初步总结出以下6个方面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图书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很快,但产业的创新增值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尚未实现高度产业集群化,增值模式简单化;企业缺乏专业人才;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版权保护力度弱等.上述问题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培养数字出版专业人才,改进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新的增值模式;加速整合数字出版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化;完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数字网络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版权产业的面貌.在此背景下,版权产业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网络版权产业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产业集群,其主要是指以版权制度为存在基础,与版权保护息息相关的网络经济活动和产业部门的集合.当前,我国网络版权产业总体规模超过5000亿元,并且其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腾讯、阿里等国内公司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同时,我国网络版权产业迎来新的技术窗口与颠覆机遇,亟须相关各方的审慎应对.  相似文献   

12.
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之所以取得了预期的初步成效,最重要的一点,是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模式.产业集群作为代表一种新型产业组织的专业术语,1990年由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之后,引起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兴趣.我国不少地区通过产业集群理念发展特色经济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在“十三五”时期将进入关键阶段,应当通过产业集群思维,遵循数字出版产业规律,采取若干务实之策,获得应有的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后,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消费者中的大规模普及,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同样,数字技术对于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作为出版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2006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为213亿元,2007为年362.42亿元,2008年为530.64亿元,而到了2009年年底,数字出版产业的总产值达到799.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了50.6%,首次超过传统图书出版的生产总值。数字  相似文献   

14.
金更达 《中国出版》2012,(11):43-45
一、引言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全面普及,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业态已成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新的战略制高点,全球新闻出版业正经历新一轮产业变革。为增强我国在数字出版方面的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我国新闻出版业加快与数字技术的融合速度,不仅带动了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数字出版也由此成为产业热点与研究热点。然而,分析当前数字出版规模的构成,在2010年数字出版整体收入达到1051.79亿元、比2009年增长31.57%、近6年来年平均增长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10年12月1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出版商务周报社共同主办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论坛"召开。论坛就数字出版产业怎样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出版机构、技术公司及网络运营商在产业链上如何和谐共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影视基地的功效集群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资源转化的着力点。从这一视角看,一旦影视基地建成也并不等于形成了影视产业集群,两者不能划等号。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按照这一定义,地理上邻  相似文献   

17.
集群通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讲系统,是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应用在专业移动通信领域.数字集群通信是继手机、小灵通之后的第三大战场,正在成为电信领域开发的新重点,运营商、设备商正在展开一场新的角逐.数字集群领域最著名的标准当属欧洲的TETRA和美国的iDEN,前者由摩托罗拉研制和生产,主要特点是将数字调度通信和数字蜂窝通信成功地综合在了一套系统内;后者在设计中针对了专业无线用户的需求,特别适合在政府和商业领域的专网使用.国内已经开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品的数字集群系统,欲与"洋"标准一决高下.  相似文献   

18.
影视基地具有一定的产业集群特征,其品牌战略既是影视基地集聚化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传媒业集群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影视基地内集群组织架构的特性,决定了影视基地品牌建构的路径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轴心式影视基地品牌建设依靠基地内大型影视机构的品牌引领,网状结构式影视基地品牌树立依托于众多影视机构竞争力的普遍提升;同时集群品牌的"公共物品"属性也决定了影视基地品牌建设机制中隐含着内在约束因素。为了有效建设影视基地品牌,需要从强化政府对影视基地品牌建设的宏观管理、发挥影视机构在影视基地品牌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和明确影视基地品牌管理与责任主体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戚雪 《出版广角》2014,(18):36-39
正随着内容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微阅读"时代的开启,数字出版产业已被列入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当前,全球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已经连续多年呈现两位数的增长。2013年,中国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势头,全年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2540.4亿元,较2012年增加604.9亿元,增长31.3%,占全行业营业收入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各地的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然而尚未挖掘出全部的潜力。随着内容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微阅读"时代的开启,阅读和出版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是传统出版发展的"内忧",逼迫传统出版迅速转型。同时,国外出版巨头不断进入中国市场,西方的数字出版资源、技术和服务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