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7日~19日在桐城派的故乡——安徽省桐城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2.
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7日至19日在桐城派故乡——安徽桐城隆重召开。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与会专家学者对桐城派的形成、发展、历史地位以及桐城派对清代社会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讨。现  相似文献   

3.
第四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17—18日在安徽桐城市召开。与会专家主要就桐城名家、桐城派与桐城文化、桐城派文献等方面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第五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0月30日至31日在安徽桐城召开。本次会议由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承办,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协办。会议共收到论文38篇,来自全国各地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现  相似文献   

5.
胡适在留学美国时期和到北大任教以后,对桐城派主要持批判的态度。但胡适同时对桐城派作了肯定。胡适提倡的新文化运动和桐城派传统文化之间存在某种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桐城派文脉赓续离不开师承传授,桐城文章广播天下则与桐城派文人投身教育密不可分,故桐城派与教育的关系也是桐城派研究的重要对象。桐城派文人的教育活动很丰富,朱孝纯、曾国藩、吴汝纶等直接主导兴办书院,参与书院建设考课及教学,堪称清代办学史上的典范;据《桐城文学渊源考》初步统计,桐城派曾有96人历官州学学政、县学教谕、县学训导、候选教谕训导等,至北洋政府时期吴闿生任职教育部次长,桐城派文人直接参与基层官学管理或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刘大櫆、罗有高、韩梦周  相似文献   

7.
胡适对桐城派没有整体研究,多为片语短章的批评,1923年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可以代表他对桐城派最系统最全面之评价。他认为,桐城派文章虽然中了"文以载道"的毒,但最大长处是使文章做得通顺,所以在当时是古文学中"最正当最有用的文体"。即便是桐城派末期,也并非抱残守缺,而能与时俱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革新,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做预备,可以说桐城派文章是古文学到新文学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林纾与桐城派交往很多。民初特别是五四时期,桐城古文每遭异议,林纾极力为之辩护,但他并不完全赞成桐城派这一说法。桐城派主要是一个古文理论批评流派,林纾不完全赞成桐城派这一说法与此有关。方苞的义法说及其批评实践最能代表桐城派的理论批评成就。林纾接受了桐城派的众多说法,特别是将其义法说贯彻到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并有新的发展,甚至认为外国小说中也有义法。林纾的文学理论批评是对桐城派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2022年“桐城派与近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桐城派研究的多维视角,拓宽了桐城派研究的思路和边界;二是近代文学研究呈现新气象,为桐城派在近代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学术语境;三是桐城派研究的多元化探索,展望了桐城派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桐城派文人认为,经由程、朱理学而能直达孔、孟之道,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学术选择;程朱理学注重培养知识分子的道德意志、自我意识以及自律内省的精神,深深契合了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文人的人生追求,这也是桐城派文人坚持提倡程朱理学、二百多年绵延不绝的深层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影响广泛、深远的散文流派,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有着辉煌业绩的学派。桐城派传承者不仅关注桐城文法与桐城古文,传承桐城派的救世理念,而且侧重从"经济"层面探讨经国济邦。一方面,近代桐城派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吴汝纶、黎庶昌等与曾国藩、李鸿章等有密切关联;另一方面,近代桐城派的主要活动与中国近代文化思潮更迭中的中西文化论争流变相始终,桐城派人物活跃在中国近代各改良思潮中,并对近代社会变革思潮的建构有重要影响。这些都是解读桐城派文统变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关程朱理学与桐城派研究论文不多而且研究力度不够。程朱理学对桐城派散文内容方面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桐城派的文章内容方面多是宣传程朱理学。桐城派的文章的成功之处在文学方面的创新,尤其在语言方面体现出"雅洁"。对"义理"、"考据"、"词章"三者诠释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程朱理学对桐城派散文美学追求的影响罕有,正确看待桐城派散文美学追求,需要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作较全面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归有光和桐城派之间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关系。归有光重道又不轻文的文道合一观和关注国运世情的文以致用观一定程度上启发和影响了桐城派文论体系的建立;归有光的自然本色、言生于情等文学理论和融小说笔法于散文中等创作技巧直接影响到桐城派内容醇正、文辞雅洁的散文风格的确立。桐城派奉归为宗师是与清初文风的转变和散文自身的发展变化分不开,也与桐城派始祖方苞最早师承归氏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中国文学史上,曾经产生过两次规模巨大的古文运动。一次是唐宋的古文运动.一次是唐宋的古文运动,一次是清代桐城派的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功绩,已成定论;而清代桐城派的古文运动,却一直遭到非议和谴责。桐城派的古文自其产生之日起,便被汉学家讥为“空疏浮浅”,被骈文家目为“谫陋庸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桐城派主要作为被批判的对象呈现于研究的舞台。这一时期,文学革命派、仪征派、桐城派自身、纷争之外的学人等研究群体均对桐城派作出了多元探讨。对桐城派与八股文、阳湖派、宋学、汉学、新文学之关系等方面均进行了全面解读。虽然民国学人已跳脱儒家思想的范囿而展现了独立与理性的研究品格,但是在新旧思想的共同激荡下,他们对桐城派的评判往往体现出复杂的面向。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桐城派是清朝文坛的正统。在近代风云变幻的年代,陈独秀对桐城派由继承转而批判。面对批判,桐城派末流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击。这反映出随着西学的传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人物,在救国道路的抉择中,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反传统的道路,这种选择可能具有一定的偏激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赤热的爱国心。桐城派在新文化运动的声讨中走向末流,但他们面对批判不屈不挠,顽强坚守,值得探讨与深思。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文艺百花园中绽出一簇蓓蕾,那便是桐城古文派,简称桐城派。应该指出的是,桐城派的一些重要作家都曾先后进行过长期教育活动,而教育活动也是桐城派得以绵延二百余年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桐城派初兴之际就强调"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的文论观,"有所法"是文学流派的必然要求。桐城派的"有所法"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编纂圈点古文选本,作为学习古文的津筏;二是总结相对一致的文论观点,作为家法传承后学;三是明确师承统绪,作为正本清源、赓续薪火的依据。"有所法"有利于不断增强桐城派的凝聚力,巩固文坛地位。然而,因陈不变最易陷入末流,桐城派古文家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故能通过"有所变"救弊求新,为桐城文章保持活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行观,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仁、义、理、智、信为核心。现代化背景下的晚清时期,社会急遽转型,桐城派教育家经世致用,与时俱进;但一直坚守儒家德行观,竭力推行传统的德行教育。以桐城派教育文献分析为基础,结合教育家本人和教育对象生动事例的分析,归纳出进德尚志、奉公勤业、修己治人等桐城派德行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为何抨击"桐城派",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承接了晚清民初对"桐城派"批评与超越的潮流,看到了"桐城派"从中兴走向衰落的趋势;二是欲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文学,必破"桐城派"正统、正道、正宗之地位,三是以林纾为代表的"古文"势力成为了现实阻力,对林纾和桐城派的批判就成为《新青年》重要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