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段(出示情境图:左边盒子里有9个桃,右边有4个桃)师:看了这么多个桃,你想提什么问题呢?生:一共有多少个桃?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要怎样想?生:只要把9个和4个合起来就知道了。生:9 4。师:9 4等于几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商量商量。生1:我是数的,1、2、3……11、12、13,一共有13个桃。  相似文献   

2.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个新的数,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知道.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把三个盘子摆在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的讲桌上,按照学生的方位从左到右,第一个盘子里放两只杯子,第二个盘子里放一只杯子,第三个盘子里不放杯子),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每个盘子里放了几只杯子?……  相似文献   

3.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个新的数,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知道.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把三个盘子摆在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的讲桌上,按照学生的方位从左到右,第一个盘子里放两只杯子,第二个盘子里放一只杯子,第三个盘子里不放杯子),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每个盘子里放了几只杯子?……  相似文献   

4.
一、第一次尝试教学1.实录:(1)出示例1蘑菇图,要求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学生看图说图意:一共有14只蘑菇,地上有9只,篮子里有5只。(2)根据教师提问列式师:一共有14只蘑菇,已经采了5只,求地上有几只?你能列式吗?生:14-5=9师:如果要你求已经采了几只呢?生:14-9=5(3)脱离图示,引导推算师:刚才我们从图中知道得数,如果没有图,我们应怎样想呢?先小组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分数。有个关于分数的问题,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帮忙,同学们愿意吗?(生表示愿意。)(电脑出示:山羊妈妈有两张同样大小的饼,小白羊吃了其中的15,小黑羊吃了其中的25,它们俩共吃了几分之几?)师:谁愿意解决这个问题?生:要想求它们俩共吃了几分之几,就是把15和25加起来,列式为15+25。师:这个算式是什么数相加?生:是两个分数相加。师: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的“简单的分数加法”(板书课题)。那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猜测一下,小白羊和小黑羊到底吃了多少,也就是这个算式的得数可能是多少?生:我猜可能得…  相似文献   

6.
〔案例〕课前活动(猜学号)让学生联系约数和倍数等方面的知识,给自己的学号设计一段“谜面”,让其他同学猜。如1号:“我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我是最小的奇数,也是所有自然数的一个约数。猜猜我是几号?”一、提出问题师:关于最大公约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生:……师:你还想知道什么?生1:我还想知道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生2:我还想知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有几种方法;生3:我还想知道有没有最简单的方法;……师:下面我们就以18和30为例,先请大家独立探索一下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二、自主探求学生独立探索各种求法。三、小组交…  相似文献   

7.
课例1:《百以内加减法综合练习》师:同学们想认识钱老师吗?你们想知道钱老师的哪些情况?生:您有多大了?师:你猜猜,钱老师几岁了?生1:42岁。师:比42要大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板书:42,49,45)师:这几个数都是几位数?告诉同学们,钱老师今年46岁。你们认为谁猜得最准?为什么?生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数学读本》一年级上64页~65页。片断一:情境感知,初识加法师:昨天,我们根据这幅主题图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现在,请你根据这幅主题图提一些求“谁和谁一共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生:苹果和梨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师:能列出算式吗?生:4+5=9。(师板书:4+5=9)师:算式中的“5”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生:5”代表有5个苹果,4”代表有4个梨。师: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生:松鼠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师:这个问题是用加法解决的吗?生:(齐)是。师:还有其他问题吗?生:荷叶上有几只青蛙?跳下水的有几只?一共有几只青…  相似文献   

9.
师:38+24你会算吗?多数学生都能举手。师:看来很多小朋友都能正确地口算了。但是我们学数学不仅要知道结果,还要能知道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现在你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告诉大家吗?下面老师给小朋友几个友情提示,请你和自己的小组同伴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友情提示1.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2.议一议:还有其他的口算方法吗?3.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想到了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生1:我先算8+4=12,再算30+20=50,后算50+12=62。生2:我先算30+20=50,再算8+4=12,后算50+12=62。师:咦,这两种方法好像差不多。你能发现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吗?生:它…  相似文献   

10.
康立军 《山东教育》2004,(10):44-44
片断一:师:今天有这么多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学习,你们高兴吗?生:(异口同声)高兴。师:(指一生)我看你最高兴了,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生1:我今年12岁了。师:还有想说的吗?生2:我今年11岁了。生3:我今年10岁了。师:还有年龄更小的同学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生4:(王兵)有,我今年9岁。师:那你们想了解有关老师的问题吗?(想)生1:老师,你今年多大了?生2:老师,你的体重是多少?……师:刚才同学们问了有关我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们,我今年27岁。至于有多重,一会儿你们会知道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师:根据王兵今年9岁,老师今年27…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师:今天有这么多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学习,你们高兴吗?生:(异口同声)高兴。师:(指一生)我看你最高兴了,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生1:我今年12岁了。师:还有想说的吗?生2:我今年11岁了。生3:我今年10岁了。师:还有年龄更小的同学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生4:有,我今年9岁。师:那你们想了解有关老师的问题吗?(想)生1:老师,你今年多大了?生2:老师,您的体重是多少?师:刚才同学们问了有关我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们,我今年27岁。至于有多重,一会儿你们会知道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师:根据王兵今年9岁,老师今年27岁,你能…  相似文献   

12.
【案例】师:(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5根小棒)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什么?生:知道了一共有14根小棒。师:你是怎么算的?能用小棒摆给大家看吗?生1:我是数的。从9开始数5个,数到14。师:你能再数一次给大家听听吗?(生1数)生2:我是用小棒摆的。  相似文献   

13.
一、课堂实录师: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旅游,喜欢吗?生:喜欢。师:想知道要去哪儿旅游吗?生:想。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澳洲的大草原上去看……(多媒体课件出现了澳洲大草原,有袋鼠在草原上跳跃)师:你看到了什么?生1:大草原。生2:袋鼠。师:你看到袋鼠是怎样走路的?生1:跳的。生2:两个脚跳的。师:小朋友很聪明,袋鼠是双脚跳的。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袋鼠是怎样跳的,待会儿我们一起来学袋鼠跳。(多媒体呈现袋鼠跳)师:小朋友,还记得幼儿园的广播操《世界真美好》吗?里面有好几种小动物的动作。下面请小朋友们先按照做室内操时的队伍排好,跟着电视里的…  相似文献   

14.
"9加几"的教学片断:师:请9位同学站在台上,6位同学站在台下。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台上台下一共有几位同学?生2:台上同学比台下同学多几位?生3:台下比台下少几位?师: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一下一共请了几位同学来做游戏。生1:老师一共请了15位同学做游戏。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34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要学的内容大家预习了吗?谁能说说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或想了解的?生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生2:求倒数就是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相似文献   

16.
范佳  稀玲 《陕西教育》2005,(1):29-29
片段:师:如果有20个2相加,加法算式怎么列呢? 生:2 2 2 2……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师:你们觉得怎样? 生(齐呼):2太多了! 师:是呀,要用2一个一个地加起来,加20个2太麻烦了!你能发明一种简单的算式吗?猜一猜,这个简单的算式与哪两个数有关?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里交流。) 生1:我们想的简单算式应该与20和2有关,在20和2的中间画一个口,写成20□2。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新思维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教学过程】一、观察天平,引发思考1.出示天平图。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天平两边之间的关系吗?生:×3+=×7。师:你是怎么想的?生:天平左边放着三个小球和一个长方体,右边放着七个小球,现在天平两边是平衡的,所以用等号连起来。  相似文献   

18.
图212米10米24米30米20米图130米20米12米10米24米教学案例师:(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说明)某小学要在校园内种植草坪,甲公司1平方米5元,乙公司种同样的草一共需要2500元。如果你是校长,你会选择哪家公司?(学生讨论后汇报)生1:没办法选择。生2:不知道面积,无法确定。师:(指着图片,点击课件,出示图形)现在能选择哪家公司了吗?生:不行。师:为什么还不能?生:算面积要知道图形的边长。(随着学生的要求,教师在每条边上标上了长度,单位:米,见图1。)现在你能想办法选择哪家公司了吗?(学生先独立地计算这块图形的面积,并自发地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师:请…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你知道生活中看到的物品有多重吗?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流)师(小结):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它们有的是用"克"作单位,有的是用"千克"作单位。(师揭题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师:要想知道你购买的物品究竟有多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师:你们看过球赛吗?看队员们怎样?生1:很精采;生2:很团结。师:你们想举行一次球赛吗?你想举行什么球赛?生1:乒乓球。生2:羽毛球。生3:足球。师:我们班的同学有的喜欢足球、有的喜欢羽毛球、有的喜欢乒乓球,想知道各类球有多少人喜欢,可怎样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