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有为早期社会历史发展观与“大同三世”说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前后相承关系,前者确定了后者的基本内涵,是后者的真实起点。“大同三世”由古老的名词术语到成为康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观概称的过程,实质是对今文经学不断改造,使其旧有的概念形式被赋予日渐增多的新思想内容的过程。戊戌政变后康有为重新解释“三世”内涵,明确添入原所未有的君主立宪主张,仍有其积极意义,不宜说成是思想“蜕变”。  相似文献   

2.
“三生教育”从发起到试点,目前可以说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生教育”的蓬勃开展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相关研究亦日益深入。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学人的积极参与和探索,“三生教育”的理论体系必将日益完善,其实践成效也会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安史之乱”后,唐诗创作进入到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而在此时的江南吴中地区,却活跃者一批身份各异的诗人,他们以诙谐善辩、潇洒自适、放荡不羁的诗歌创作风格为当时笼罩在盛唐诗歌阴影下的中唐诗歌注入了一股新风,为大历、贞元后的中国诗歌指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径.皎然《诗式》中的“三格四品”说正是对“吴中诗风”的理论总结,它的形成、内涵和“吴中诗风”是紧密不可分的.因此,研究“吴中诗风”,不能不对皎然的“三格四品”说作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老“三步”,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实现了小康。江泽民同志提出的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前50年的战略目标,即新“三步”,特别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将指引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美国50年代末教改失败后.作为这次教改指导思想的布鲁纳的教育理论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抨击.他的“三个任何”更是首当其冲。客观地说.“三个任何”确有武断之嫌,但由于它着眼于教育的智力目的.以期通过教育尽可能早地以有效的形式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提高人的质玉或素质.对于当今我国教育为培养跨世纪人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参考价值。尤其布鲁纳强调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潜力和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要主动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教学内容上要合理简约知识.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形式上要使知识的是现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相适应.使问题适合学生等.这些思想对于解决我国教学中所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重机械灌输轻学生发现.重教轻学等现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三”与“四”再普通不过,似乎没什么叮说的。其实不然。细细考究,从“三”与“四”切入,看以“三”与“四”开头的词语,我们会发现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走一圈,能够长许多见识。  相似文献   

7.
"静"与"动"的和谐统一——论"三言"的叙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方叙事学关于叙事视角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参照,将“三言”置于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大背帚中,重新审视和探究,可以发现:“三言”在叙事视角的调动上,更显娴熟灵动。它不仅强调视角的静止,突出其凝固性、稳定性、重复性,而且更强调视角的运动,突出其转换性、更替性、流动性,形成了“静”与“动”和谐统一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8.
金梦 《外国语文》2023,(3):51-56
王晓鹰导演的话剧《理查三世》于2012年在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上演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聚焦戏剧中的“空”问题,比较彼得·布鲁克与中国戏曲的相关论述,并将其用于分析王晓鹰版《理查三世》的导演创作特点,以期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为中国当代戏剧呈现如何创新提供另一种思路。彼得·布鲁克在《空的空间》中对戏剧本质的看法在某种意义上将戏剧回归到最原始的空间美学状态,这体现在他对莎士比亚戏剧精神的把握,尤其是在莎戏排演中对时空的把握和演出与中国戏曲的时空美学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充满了“假定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是考察价值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不是先验预设的,而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实践性、历史性等特征。因此,“普世价值”是一个唯心主义的虚构命题,它忽视了路径对目标、形式对内容、客体对主体的三重制约。应该说,价值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不存在“普世价值”。目前宣扬“普世价值”,是延续西方霸权话语、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策略与手段,同时也会为某些强国干涉别国内政、强势群体侵犯弱蛰群体利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三统、三正”的循环论,论定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之形而上学的天道观与历史观,是错误的。董子的社会历史哲学是“继乱世者其道变”的不断更化的历史观;一切论定董仲舒的历史观为循环论者,实际上都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他对“汤武革命”的肯定;其历史哲学方法论是“举往以明来”;是“治国者以积贤为道”的政治论。概括起来即是:依照“三统、三道”不断更化的辩证进步的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