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孙科的法律思想特色,表现为他对《中华民国宪法》地位、作用、性质、意义的理论阐释;表现为他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等问题的思考;表现为他把《中华民国宪法》与外国宪法相比较,把“五五宪草”和《中华民国宪法》进行比较研究。所以呈现这些特色,和孙科早年留学美国学习政治有关,和他长年担任立法院长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1946年11月至12月"制宪国大"召开期间,《大公报》连续发表多篇社评,就制宪中许多问题进言献策,呼吁制定一部民主宪法。《大公报》的部分建议得到了大会采纳,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从条文上看是一部比较民主的宪法。然而,国民党并无真正还政于民的诚意,《大公报》呼吁的民主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相似文献   

3.
从1933年3月开始,国民政府展开了一场制定宪法的活动,并一直持续到1936年5月5日《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公布。在此期间,国民政府对宪草七易其稿,以致使这部宪法草案中的政体内容由最初的内阁制变为《五五宪草》公布时的总统制,同时,在宪草不断修改时,知识界对众多条款进行了诸多评论,其中有关政体方面的讨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1939年,中间党派人士提出了完政的重要提案,成立了由中间党派人士组成的宪政期成会,对《五五宪草》进行了修正,制定出《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完草)修正案》,以图对国民政府政治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为了反击民国制宪中的右翼保守主张,推动民国第一部宪法的民主化,李大钊等领导的北洋法政学会以《言治》月刊为基地,围绕国会体制、孔教入宪、宪法颁布权等制宪热点问题发表了大量文章,有力地推动了天坛宪草的民主化(该宪法草案因在北京天坛起草,史称天坛宪草)。天坛宪草虽因袁世凯政府的极力破坏而没能颁布实施,却是中国民主制宪的伟大尝试,是中国宪法思想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李大钊等推进中国民主法治的珍贵记录。  相似文献   

6.
3多项选择l)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是_。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曹馄宪法D.中华民国宪法2)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_。A.英国宪法B.美国宪法C.法国宪法D.魏玛宪法3)旧中国惟一有进步意义的宪法性文件是_。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五五宪草4)我国现行宪法是_制定的。A.一九五四年83B.一九七五年C.一九七八年 D.一九八二年 5)国体是指_。 A.国家政治的组织形式 B.国家的阶级本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C.国家机构 D.国家的民主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_。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国…  相似文献   

7.
1940年中间党派与"期成会修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芳 《历史教学》2004,(5):36-40
1939年,中间党派人士提出了宪政的重要提案,成立了由中间党派人士组成的宪政期成会,对<五五宪草>进行了修正,制定出<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修正案>,以图对国民政府政治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是其宪法思想的一部分 ,而非全部。五权宪法思想是关于国家权力如何配置与控制的理论 ,具体包括权能区分论、权能平衡论、五权分立论和五权关系论四个部分 ,其根本目的在于造就一个人民希望的而又不惧怕的万能政府 ,从而为人民谋幸福。《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五五宪草”、《中华民国宪法》等虽然都在某种程度上贯彻了五权宪法思想 ,但均对其作出了一定的修改。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了隔阂。五权宪法追求一个善的目的 ,但其缺乏对政府权力的警惕 ,过分强调权力之间的协调合作 ,走向了贤人政治。这是在宪法中国化的过程中值得记取的一个教训。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国史上第一部正式的资产阶级国家宪法《中华民国宪法》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产物,在制宪过程中,由于封建势力和封建观念的影响,资产阶级制宪主体--国会的种种局限性以及国民资产阶级民主制宪意识的淡薄,使《中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表现出不同于他国的特征,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答     
问:国民党的"五五宪草"、"国大选举"、"制宪国大"、"行宪国大"都是怎么回事?答:"五五宪草"、"国大选举"、"制宪国大"、"行宪国大"都是国民党反动派所玩弄的宪政骗局,目的是给其法西斯统治蒙上一块民主的遮羞布."五五宪草"是国民党政府1936年5月5日公布的一个宪法草案.当时的情况是:"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各阶层人民强烈要求结束国民党独裁统治,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蒋介石集团为了缓和矛盾,不得不在1932年2月的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上决定,于1935年3月"召开国民大会,议定宪法".于是1933年1月,国民  相似文献   

11.
法国大革命的重要任务是打破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为此,革命者努力通过制定新的宪法构建新制度以实现他们的革命理想。从1792年8月法国废除君主制到1793年6月,法国诞生了孔多塞宪法草案和1793年宪法,它们对法国宪政革命和共和制宪传统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熊命辉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6):30-33,43
清末法律渊源,由于社会发展状况的明显差异,可以以清末法制变革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变革前,法律渊源以中国传统法律渊源为主,即律、例、会典、地方性法规、条约等正式渊源和习惯、判例、法律解释等非正式渊源。变革后,除已有法源外,从立法角度还初步形成了以宪法大纲为核心,包括宪法大纲、全国性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带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法律渊源体系,从立法角度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律渊源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既是中国宪政运动历史发展走向的必然结果,又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同时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领袖斯大林关于中国制宪问题建议发挥重要作用的结果。因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是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产生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14.
宪法司法化是世界各国司法发展趋势之一,受宪法的法律特性及地位、作用所决定,宪法在司法活动中予以适用是必然的。中国宪法目前在司法活动中还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致使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及宪法与人们之间的联系不甚密切,这直接影响了依法治国的进程。因此,实现宪法的司法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就人格权条款的制订提出了专家建议稿,确认了一般人格权,规定了人格权的效力和保护,完善了具体人格权类型,规定了人格利益的延伸保护,其中的智慧之光有目共证。另一方面,由于未采取独立成编的立法例,受篇幅局限,相关规定较为简单粗略,未承认法人人格权,未规定人格权行使和保护的基本原则,一些重要的具体人格权未予规定,已有的具体人格权条款内容欠完善。反思和借鉴建议稿中有益成果,铸就人格权立法史上的新篇章,这是我们每一个法律人翘首期盼的。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宪政实践的创新发展时期。它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回归“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地位和建设“权威体制”,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承认私营经济,把“邓小平理论”和“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护“人权”和“私有财产”写入宪法。正是经过这四个阶段对宪政实践路径的探索,才使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向自由,才使中国政府一步步成为民主法治的政府,才使中国政治一步步成为以法理为合法性基础的政治。  相似文献   

17.
修改宪法是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备受关注的重大议题,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治久安、兴衰荣辱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贯彻实施宪法,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切实维护宪法权威。维护宪法权威,要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保证宪法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宪治国,但我国长期以来的习惯做法却是宪法不直接适用于司法审判,形成宪法“非讼化”局面。形成宪法“非讼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前苏联的影响、我国民众的宪法现念淡薄、对宪法本质特征的认识不足,以及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几个司法解释的误读等。  相似文献   

19.
宪法解释自宪法产生之日起就与宪法相伴而生,并且历来受到西方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宪法解释制度尚未能完全建立起来,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能认识到宪法解释的价值所在。为此,充分认识宪法解释的价值,激活宪法解释的运作制度,乃是中国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20.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导思想,从而具有崇高的宪法效力和宪法权威,对于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