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化年间,蒙古族已将河套作为其永久的根据地。对此,明廷内部出现了两种主张:一为“搜套”,一为修长城。从当时明朝的整个形势来看,修长城要比“搜套”容易实行,但从长远看,却是一种治标而非治本的的措施。经过从王锐到余子俊的不懈努力,明朝终于在河套地区修筑起一道有形的防御工事,它在以后的防御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木之变”后,河套地区的战略地位开始在明朝北部边防中显现出来。成化年间,明朝内部不断有人提出“搜套”计划,并先后三次调集数万大军进行“搜套”,但由于明朝最高统治集团对此认识不清,用人不当,以及保守的消极防御策略,致使“搜套”行动没有取得积极成果,由此反映出明代中叶以后政治的腐败。  相似文献   

3.
社区旅游参与研究一直是近几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中原古镇旅游的开发研究是河南特色旅游发展的一个显性体现,梳理研究了河南的古镇空间分布及分类,以朱仙镇为研究对象,对当前的社区参与机制进行走访问卷,并进行行之有效地分析,以期对河南古镇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上,临河教育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富有朝气,充满活力。走进新时期的临河教育,以崇尚卓越、追求一流为目标,以“科研兴教”、“名师工程”、“优化资源”为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现代化教育工程”,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临河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  相似文献   

5.
龚海平 《阅读》2010,(12):40-41
首先是以人名作为地名。以人名作为地名的方式,这与我们中国有点相似,自古有之。我们河北省的“秦皇岛市”,其实就是因“秦始皇”而得名的,河南的“禹州市”就因“大禹”而得名。  相似文献   

6.
在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上,临河教育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 富有朝气,充满活力。走进新时期的临河教育,以崇尚卓越、追求一流为目标,以“科研兴教”、“名师工程”、“优化资源”为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现代化教育工程”,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临河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0所,在职教师 4800人,在校学生80865人。2005年高标准通过自治区“两基”巩固提高验收。  相似文献   

7.
释“瓜子”     
“瓜子”一词,是甘肃、陕西、四川等地常用的方言俗语,其义与通语称白痴为“傻瓜”或“傻子”相同.前人所作的笔记杂著,偶也记述“瓜子”一词,而于词源则语焉不详.如清代黎土宏《仁恕堂笔记》中说.“甘州人谓不慧之子曰瓜子,殊不解所谓.后读唐书:贺知章有子,请名于上.上笑曰:可名之曰孚.知章久乃悟上谑之,以不慧,故破孚字为瓜子也.则知瓜子之呼,自唐以前已有之.”但现在通行的辞书转引记述此词甚为纷乱,或作“瓜子”,或作“爪子”,或“瓜子”、“爪子”并存而不辨其误,所以本文首先辨正各书引述讹误,然后考释其词源本义.  相似文献   

8.
“灞柳风雪”为“关中八景”之一,历来为许多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折柳赠别之所。关于“灞桥”一名的由来,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要说“灞桥”,还得先从“灞河”谈起。《水经注》卷19《渭水注》云:灞水“古曰滋水矣,秦穆公霸世,更名滋水为霸水,以显霸功”,水中有桥,谓之霸桥  相似文献   

9.
武术伦理研究囿于既有的研究范式与窠臼,道德理论理解与关注较多,内在心理动机与行为理智的逻辑阐释较少,使得相关研究是抽象理论命题而非切身生命智慧。以生命哲学理论中的行动、实践与存在关系为逻辑出发点,依据刘宗周“慎独之外,别无工夫”之说,从“慎独”的视角,试图解读并开显武术道德修身工夫的独特内涵。研究指出,中国武术“慎独”为一种“见性知命”、“体用兼备”、“检身之谨”、“律己之严”、“是非之几”的修身工夫。这种修身工夫充分地彰显出了武术人以“合内外之道”为其生命之要旨,以“大写的人之生成”为其生命之皈依,他们在自省与体认之中不断地探索着生命之隐秘与生命之智慧。在这个意义上,认识到中国武术“慎独”的道德修身工夫,既是对中国武术文化面貌的真实还原,又可以为武术伦理思想的经典阐释提供新的理论样式。  相似文献   

10.
从木兰秋猎看清王朝对蒙古族的抚绥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民族及其先人世代以狩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精骑善射乃是其传统本色,而围猎是他们常用的狩猎方法,即于出猎之际,“各出箭一支,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由此锻炼出一支勇悍数代的八旗劲旅,得以与明王朝相抗衡并进而取代之入主中原。故满洲贵族为保持这种武威之势,在入关定鼎后也经常出塞围猎,如摄政王多尔衮就曾多次出塞打猎,在顺治七年(1650年)到承德一带打猎时因骑马摔伤而猝死于喀喇河屯(今承德市双滦区滦河镇);次年四、五月间,亲政后的顺治帝北巡,出独石口,次上都河、库尔奇勒河(小滦河),经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来到滦河一带,驻跸喀喇河屯,然后由古北口还京,这是入关后清朝皇帝北巡及出塞围猎之始。  相似文献   

11.
《汉书·地理志》上党郡谷远县载 :“羊头山世靡谷 ,沁水所出 ,东南至荥阳入河 ,过郡三 ,行九百七十里。”谓沁水过郡三 ,至于过哪三郡 ,没有确指。历代学者对此有多种解释 ,而且对是否在荥阳入河观点不一 ,今梳理如下 :郦道元《水经·沁水注》曰 :“沁水……又东过武德县南 ,又东南至荥阳县北 ,东入于河。”认为沁水在荥阳入河。颜师古汉志注文曰 :“今沁水至怀州武陟县界入河。此云至荥阳 ,疑传写错误。”对沁水在荥阳入河的说法提出异议。清代学者汪远孙《汉书地理志校本》曰 :“‘过郡三’谓上党、河内、河南也 ,若仅至武德 ,武德故城在…  相似文献   

12.
西汉宣帝元康年间,河湟西羌贵族反叛,赵充国受命西征.平叛初战告捷之后,赵充国即从“全师、保胜、安边”的西北战略全局着眼,提出放弃单纯军事征伐,力主罢骑兵,留步年万人屯田“以待其敝”的策略.为此,他“昧死陈愚”,接连三上“屯田奏”,终得宣帝认可,遂于元康四年(前62年)秋“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至次年五月,屯田策大获成功,叛羌基本平定,于是,赵充国又上书“请罢兵”,“振旅而还”.赵充国河湟屯田,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大规模屯田之始,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备受人们推崇.然而,究实而论,赵充国屯田只是一种军事策谋,并非实有屯田一事.首先,史料中没有留下关于这次屯田  相似文献   

13.
北宋澶州治所初治于今河南濮阳县东南五里德胜寨南城,后因黄河涨溢决口,州城为河水冲圮,遂北移治所于今濮阳县城所在地。关于澶州治所北移的时间,《读史方舆纪要》有三种说法。该书卷16开州》条谓:“(澶州)亦曰澶渊郡,镇宁军节度,熙宁九年移于今治。”同卷《濮阳废县》条则云:“熙宁四年河决澶渊,因改置澶州,移濮阳县为州治。”而同卷《德胜城》条又说:“熙宁十年城圯于水,因改筑州城,以濮阳县为州治。”《读史方舆纪要》在同书同卷之中,关于澶州北移事竟有三种不同说法,粗疏之甚,显而易见。究竟那一种说法符合史实,尚…  相似文献   

14.
具有现代意义的河南高等音乐教育距今已有百余年,一代代专业音乐人开拓并发展壮大了河南高等音乐教育,推动了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声乐教育家吕岱声将美声唱法带到河南,推动了美声教育在河南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艺术人才;翻译大量外文文献,编写了一套中外声乐教材,开创了河南声乐教育有正规钢琴伴奏乐谱之先河。基于现有文献史料及对吕岱声先生生前的访谈口述史料,全面解读先生与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关联和贡献。  相似文献   

15.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鼎盛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德治”伦理思想的发祥点.周之代商,其“维新”之处不仅表现在西周“天命”观上的变化,更体现在西周“德治”观念的自觉.与殷商神权政治不同,周人开始注重人事进取精神.始于“德治”观念自觉,西周社会上层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治”伦理思想体系,包括君王道德、道德榜样、道德教化、道德修养、道德礼制等内容.以“德治”思想为基石,西周社会最终得以确立一套以恭敬畏惧、勤俭无逸、孝友惠爱为核心的“德治”道德规范,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开设“WEB系统开发”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态网站制作能力,这一能力是用人企业对网站建设方向毕业生提出的核心能力.针对落后的知识体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方案,即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针对岗位群所面对的工作实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合理地开发课程,设计学习情境.并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四库全书》珍本版被视为“国宝”,就是民国期间影印的版本也被视为“馆宝”。近年来,首先是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版本,大陆购买了220套之多,一套“四库”近8万人民币。然后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台湾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二传竞技水平”测评指标的选用及量化难度大的困难;为了提供一套科学、客观、实用的多指标测评体系,以“三论归一学说”为理论指导,把二传的本质是“变换器”作为测评体系的开端,以开发“最佳二传竞技水平”的概念为基础,以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文献为依据,建立了“最佳二传竞技水平”的概念模型,并结合测评原则推演出模型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经理论论证、专家验证、实践检验后证明:满足测量学的“三性”要求,不仅能为参赛二传手的二传竞技水平排序,而且其量化分析报告能为二传训练提供指导性的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9.
《过程完整化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书 ,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出版发行 ,著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陶·哈斯巴根老师。这本专著涉及如下两项研究课题 :1 “中学物理过程完整化教学研究”课题 ,该课题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1992 - 1995教育科研项目 ,已于 1995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科委专家组鉴定 ,1996年获教育部“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7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 “学科教学论构建研究”课题 ,该项目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2 0 0 1- 2 0 0 3重点科研项目 ,尚未结题。该书由模式篇、理…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迫切地需要一套与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这样课程改革才能有效地进行下去,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综合素质评价”应运而生,自身具有的诸多优点,一经中央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