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音乐教学中的"内容替代",是在合理安排音乐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用内容和主题相近,同时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歌曲,把教材中与师生"口味"不符的歌曲换掉。这样,可以让小学的音乐教学更受学生欢迎,教学更高效。现以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六年级音乐教材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内容替代"。1.内容替代要注意时代感教师在选择给学生教什么歌曲时,应当选那些跟学生的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歌曲,这样才能让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与艺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性,把艺术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用绘画、课本剧表演、音乐、摄影和录像这些直观感性的东西,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把艺术教育和语文教育合理融合,在教学中把语文教学和艺术教育巧妙渗透,能为语文教学增添别样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作文难写乃老生常谈,语文与音乐渊源已久,在语文教学中可借歌曲打开学生思维,搜集素材,可借歌曲或优美的MV画面激发学生灵感,学会构思,也可借歌词入文或拟题。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给语文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平添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歌唱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歌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旋律美,音质美,歌词美,意境美。一首歌曲学会很简单,但要使学生理解歌曲,完美的演唱歌曲,这就和老师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只有采用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让学生把唱歌当做一件乐事,形成一种良好的唱歌习惯,孩子们才能终身受益。一、环境创设,诱发兴趣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阶段是个体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想要让这样一群"小大人"紧跟你的教学节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兴趣引导渗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认知规律,使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富有情趣。一、歌曲音乐教学歌曲教学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通过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来揭示歌曲,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例如,在歌曲《雨花石》演唱教学中,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教师  相似文献   

6.
寓愉快教育于美术教学之中林口县五林镇小学校曹寿生教学实践证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是激励学生产生绘画动机的有效途径。一、音乐情境激发兴趣上美术课时,我根据美术课的内容,在学生进行绘画过程中,播放与绘画内容有联系的歌曲,让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节奏...  相似文献   

7.
面对繁多的教学观摩课、公开课,音乐教师都面临同样的困惑: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有成效,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在音乐课中又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把歌曲教好,使学生学得快、唱得好?一些音乐教学公开课中,很多教师都只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表演性、形式化。是否可以让课堂教学多一份真实性,而少一些华而不实的作秀呢?  相似文献   

8.
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可你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而且要让学生认可你同时也是一名全能的语文教师.这是笔者要把音乐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的一大原因."生活处处充满音乐".音乐家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只要合理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让一支支优美动听的歌曲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就一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有两种课型,一是唱歌课、二是欣赏课,其中最主要的是唱歌课。音乐唱歌课的教学目的是,体验歌曲的音乐情感,学习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歌唱技能以及音乐文化;提升感受音乐、用歌声自主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唱歌教学中,一般会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唱准音调,准确把握旋律,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其有感情地唱好歌曲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唱歌课是提高学生音乐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教学应以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情感因素为手段,注重对学生情感熏陶感染,使之潜移默化,以此打动学生心灵,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成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前不久,本人在参加合浦县廉州镇教师竞争上岗试教的过程中,感受到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在这里我把《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课堂教学过程展示给大家,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导人新课(音乐导入)同学们,让我们先闭上眼睛来欣赏一首《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吧。想想歌曲反映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11.
本人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接受了较系统的音乐教育,也接触了大量的民族歌曲与流行歌曲。在教学闲暇之时,我常想:如果能将音乐与语文联系起来,让乐感去激发学生的语感,那该有多好啊!于是,在备课时,我就想用一些乐曲或歌曲启引课题,激发学生的感情,并大胆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是可以引入语文课堂的,它对语文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作用。一、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起点,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必须以立人为中心,人文性是新编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语文教师只有悉心关注学生个性、情感和道德,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才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人人想喝,人人爱喝的心灵鸡汤。  相似文献   

13.
裁判亮分     
绘画是有别于文字的直观的艺术。把绘画艺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逼真的绘画中,走进课文,实现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迁移和创造,改变了过去语文教学仅限于单纯的主题、写法分析的旧模式,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把绘画艺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现将我的浅见略举一二。  相似文献   

14.
俞静雅 《考试周刊》2014,(67):180-180
<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让孩子们像鱼儿一样在音乐海洋里自由畅游。那么,要抓住哪些"切入点",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以"歌曲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歌曲教学中,歌词教学是音乐想象的基础。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小学音乐课本里的歌曲的歌词大都比较鲜明生动,达到了内容美、声韵  相似文献   

15.
本人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接受了较系统的音乐教育,也接触了大量的民族歌曲与流行歌曲。在教学闲暇之时,我常想:如果能将音乐与语文联系起来,让乐感去激发学生的语感,那该有多好啊!于是,在备课时,我就想用一些乐曲或歌曲启引课题,激发学生的感情,并大胆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是可以引入语文课堂的,它对语文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语文与音乐就是相伴而生的。很多童谣、诗歌、词曲,都能作为"歌曲"演唱。语文教学中恰当地选用音乐,不仅可以让语文课充满诗意,更能点燃学生的激情,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与美术、戏剧、舞蹈等姐妹艺术有着相通之处,音乐教学可与这些姐妹艺术相结合。音乐与美术的结合。当教学欣赏民族打击乐器时,我要求学生们用绘画的形式将锣、钹、鼓、碰铃等乐器画出来,紧接着听辨其声音,把它的响声和乐器名称一同书写在对应的乐器旁,再用人声模仿打击乐的声音唱一唱,然后选择其中一种乐器,用废纸将该乐器仿造出来,最后让学生们用这些自己制造的“乐器”加上模拟乐器的音响,为歌曲进行即兴伴奏……这些环节包含了音乐以外的绘画、制作、即兴创作等艺术形式。其中绘画和制作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使学生们…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是一门极具创新性、实践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启发学生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领悟力,着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渗透   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发展自身的主体意识,在创新的空间自由翱翔。 唱歌教学是吸引学生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拓展教学思路,让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如将歌曲加上对白改编成有情节的音乐小品;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用乐器把歌曲演奏出…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必须有高水准的灵敏的耳朵,才能有效地去感受和理解音乐。因此听觉能力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在歌曲教学中强调音乐的听赏作用,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表现音乐,是音乐教育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从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看,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具有较高的审美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语文多媒体教学中集语言、绘画、音乐于一体,把书本中抽象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点拨、引导,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在鉴赏美、感受美的同时,把学习语文当作是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