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课堂评价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判时使用的语言,课堂评价语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评价语能够改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和思考;而不好的评价语会导致整个教学场景陷入死板和沉闷,不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本文针对中学语文课堂评价语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一、中学语文课堂评价语中存在的问题相比新课改之前,目前课堂评价语引起了重视,并将评价语  相似文献   

2.
<正>大多数职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尤其在一些专业课堂上,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既要维持课堂纪律,又要教学,导致正常的课堂教学不能够进行,因此教学效果普遍很差。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的研究,我发现只有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一步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实际上,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授课教师与每一位学生沟通的结果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上,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学生群体问题的具体表现有学生群体角色的失范现象、学生群体意识的缺乏现象和学生群体的从众现象。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表现出忽视与误诊。从群体的角度透析这些问题,可以发现:缺乏有机的组织联系导致学生群体角色的失范,课堂交往时间比重的失调导致学生群体意识的缺乏,课堂环境失谐导致学生群体的不良从众心理与行为。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许多教师缺乏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方法策略,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要走出这种困境,构建有效课堂,必须用心读懂学生,准确把握学习起点,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预设,灵活施教,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慧,提升素养,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行为观察在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目前通过课堂观察研究教师教学行为还缺乏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观察应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向: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教学方法转向关注教学内容;从关注宏观转向关注细节;从关注教学共同性转向关注学科特色;从关注教学理念下的行为转向关注行为下的个人教学哲学。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良教学行为,比如过分依赖参考书、缺乏师生交流、教学不能与时俱进等,这些行为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导致课堂效益低下,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些不良教学行为,历史教师应当注重实效,注重课堂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张志华 《考试周刊》2012,(73):66-66
高中阶段学习内容不断加深,学习难度不断加大,高中数学学科更是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只要一提到数学,就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导致数学课堂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在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也总是以讲授为主,害怕学生这里不懂,那里不懂,把自己知道的都尽可能地告诉学生,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师生之间缺乏互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行为观察在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目前通过课堂观察研究教师教学行为还缺乏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观察应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向: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教学方法转向关注教学内容;从关注宏观转向关注细节;从关注教学共同性转向关注学科特色;从关注教学理念下的行为转向关注行为下的个人教学哲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培养。从目前来看,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行为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主动性较为缺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生之间缺乏交流的意识或是交流程度不高;学生有考前焦虑行为等。为此,作为英语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行为方面的研究。本文拟结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例,以学生学习行为为重点,深入研究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行为,以促进初中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最大化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各类低效教学行为和现象频频发生,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学到相关知识及掌握相关技能,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学生的学习效益,而且还会引发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层面对学校教学效率的严重关切,呼吁借新课程改革之契机打造优质教学课堂的声音愈加强烈,使得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当前各个学科教研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也同样存在着低效行为与低效现象。针对此,作者从当前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及学科教学有效性等相关内容分析入手,探讨初中体育学科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胡颖奋 《课外阅读》2010,(11):116-117
课堂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与教的主阵地,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人与事、时间与空问,学生必须遵循一定的课堂规则,然而课堂规则并非一劳永逸,经常会出现问题,从而使教师不能积极有效地实施课堂管理和教学行为。《GO FOR IT》新教材的使用,由于文本材料的缺乏及学习内容的自主性等原因,造成了新的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既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伤及学生人格的发展。但只要认真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结合英语课堂的特点,就可以对其予以正确的归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减少和控制问题行为,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而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发展状况,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因此,"聚焦课堂、关注学生",着力培养学生"想听、会思、能说"的良好学习行为,是生成高效、灵动课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权古 《考试周刊》2011,(74):125-125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给力的课堂教学用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用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堂用语缺少真实性语境.实用性不强;课堂用语的准确性不够,指令不清;课堂用语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课堂用语不够生动、精练,缺乏吸引力.等等。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得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愈 《科学课》2009,(11):12-13
反思这几年我们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冲突会导致一些低效探究现象的存在。诚然,影响探究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身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成为影响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有效性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反思这几年我们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冲突会导致一些低效探究现象的存在。诚然,影响探究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身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成为影响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有效性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一、课堂观察背景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课堂行为,就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社会行为。在课堂中,学生的行为是衡量教师教学活动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研究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助于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真实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课堂的认识,从而正确认识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课堂观察安排我们高年级数学教研组组织了一次课堂观察活动,观察  相似文献   

17.
论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堂问题行为,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科学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引发因素,探讨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和调控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是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正确调控课堂问题行为,才能创设积极、和谐、愉快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因素不能安心学习或不能顺利学习,其学习活动不能和谐地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相配合。他们的行为不但妨碍了自己的学习,而且有时还会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学生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心理学家称之为“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活动,或与教师关系紧张、容易冲动、坐立不安、厌学好动等等。有时,为了处理这些课堂问题行为,要浪费很多课堂时间,进而影响上课进度和效率。那么,如何克服不良的课堂行为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有着重要影响,情绪高昂的课堂上,学生当然会积极发言,情绪低落的氛围中学生当然会一言不发。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从教材文本的研读、教学环节的设计等各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奋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踊跃发言,表达个人观点,从而解决学生在课堂上"不作答"的难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不作答"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不作答"即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主动性,被动学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8):95-96
课堂提问属于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形式,准确合理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分析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部分课堂提问缺乏思考力,或者是简单的提问,或者是满堂灌的提问。教师难以有效掌握好提问重点或者是忽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导致提问内容过于低效,学生学习兴趣较为薄弱。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索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预设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