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认为儿童文学的阅读首先要力求“儿童先行”。儿童文学的阅读要采用儿童接受的方式,采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让他们在愉悦中亲近阅读、喜爱阅读,让阅读在默默的濡染中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2.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文学家金波说:“阅读是儿童心灵成长的良方,也是儿童情感教育最伟大的老师。热爱阅读就是热爱光明和温暖,就是接近快乐、美好和高尚,就是对人生有所感悟。”是的,要想让孩子变得精神上富有、生活中快乐,就必须让读书成为她的习惯,让家中溢满书香。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当下的儿童文学阅读中,“快餐式”阅读、“漫画式”阅读等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阅读范式。阅读过程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一目十行,停留在故事情节的“浅表性”层面,阅读呈现出碎片化、跳跃性、快捷性特征,阅读过程快速、快感、快捷。这样的阅读能够让儿童获得语文信息,但绝不能让儿童获得语文知识、语文智慧和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呼唤阅读的“深度”回归。一、当下语文教育中的“浅阅读”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儿童阅读一直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抓手,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双减”以来,盐城市松江路小学大力推进儿童阅读,把儿童阅读全面融入课后服务,建构起“学科+阅读”“阅读+服务”“课内+课后”融通式双赋能体系,从“全科、全员、全程”三个维度系统推进儿童阅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建设儿童阅读课程体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2006年4月。潜江市全面启动了营造书香校园实验工作,提出了“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校园洋溢书香”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人生奠基,为精神打底,昌乐二中秉持“金子一样的中学时光应该阅读金子一样的图书”的阅读理念,致力于建设“一个让学生读书自由自在、扬眉吐气、无限风光的学校”,坚持四线并举,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打造海量阅读读书工程,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自由呼吸着书香的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纷纷发起了阅读运动。课外阅读指导一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亲近母语”实验,以“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理念,以倡导儿童阅读、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书香社会为宗旨,以建设优质保量的儿童阅读课程为目标,以建设书香校园为重点,率先在扬州的实验学校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全方位推广“班级读书会”“教师读书会”“亲子共读”“社区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方式,在全国形成了较大影响。本期我们刊发了“亲近母语”课题的一组文章,从课题介绍、教材建设、书香校园建设等方面展示他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所做的一些探索。课外阅读指导和儿童阅读教育是语文课改的重要内容,希望我们编发的这组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所谓“陌生化”,是一种重新唤起人对所看事物兴趣的方法,它要求人们对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事物保持一种“陌生感”,保持一种新鲜感。儿童阅读教学中采用“陌生化”,旨在让儿童对文本进行细读,激发儿童文本阅读的积极性,调动儿童文本阅读的主动性,让儿童对文本进行欣赏和品味。一、“陌生化”阅读:内涵与意义课文是儿童直接感知的文本。教材文本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时常和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在对  相似文献   

9.
儿童并不缺少阅读,缺少的是教师引领下的高质量的阅读。为此,我们开展了“引导式”主题阅读活动——立足课本,开掘主题阅读的“源头活水”;自主开发,开辟主题阅读的另一片新天地;纳入课程,让主题阅读异彩纷呈,最终让儿童在阅读中获得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0.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教师、学生和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让阅读成为师生诗意的生活方式,师生在校园能够尽情遨游书海,快乐沐浴书香,从而让校园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主题学习”的春风带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气象,为实现“享受主题阅读,浸润书香文化”的宗旨,我校营造书香环境文化,构建主题学习模式,开展特色班级书香活动,让书香像花香一样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让师生从书本中吸取阳光和水分,把师生培养成为“书香校园”里的文化人,让师生沐浴在文海里,浸润在书香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纷纷发起了阅读运动。课外阅读指导一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亲近母语”实验,以“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理念,以倡导儿童阅读、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书香社会为宗旨,以建设优质保量的儿童阅读课程为目标,以建设书香校园为重点,率先在扬州的实验学校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全方位推广“班级读书会”“教师读书会”“亲子共读”“社区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方式,在全国形成了较大影响。本期我们刊发了“亲近母语”课题的一组文章,从课题介绍、教材建设、书香校园建设等方面展示他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所做的一些探索。课外阅读指导和儿童阅读教育是语文课改的重要内容,希望我们编发的这组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3.
“阅读+”课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博学多阅”“人文表达”“文化传承”和“国际视野”设置主题式阅读年度周期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核心素养。“阅读+”课程通过学科融合,在经典传承中与书为伴,为学生搭建各类阅读展示平台,用书卷气赋能儿童,将传统文化润泽心间,让阅读成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聊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是在语文课程转型时期提出的。它通过营造安全的对话场、实在的语用场和文学的期遇场让儿童站在课程中央,成为阅读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读书,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文化积淀的永恒主题、读书时光,是儿童生活中永远的快乐记忆。儿童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在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框架下,因地制宜,挖掘儿童阅读资源,开发校本阅读课程,结合各年级段的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分层制定读书计划,引导儿童把读书的体验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力由“小人书”走进阅读,再由小人书阅读爱上读书,让读书成为儿童成长中的一种时尚,让读书成为儿童生活中永远唱响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分享阅读,也译为“大书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习惯,发展他们基本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成年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活动。分享阅读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它之所以被称为“享受”,既是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是让孩子享受到成人的爱,而且这种享受是由成人和孩子一起阅读、...  相似文献   

17.
分享阅读的宗旨首先是传播阅读的快乐,是用书激发孩子阅读的好奇心和爱书的感情。分享阅读是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成年人和孩子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它可以让孩子感受阅读、享受阅读,是一个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的安全桥梁;它不以识字为目的,却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汉字:它强调成人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其快乐,这是一种社会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儿童阅读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激发阅读兴趣、交给阅读方法、组织读书活动三个方面引导儿童快乐阅读,让阅读点亮农村儿童的童年。  相似文献   

19.
编辑大朋友寄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被称为儿童读书界的“小联合国”,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好朋友。它关注和倡导儿童阅读,提倡“让阅读与儿童手拉手”。2006年9月,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第30届世界大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本刊特别推出这期主题刊物,让小朋友了解这次盛会,热  相似文献   

20.
把握文本的字意、词意、语感、篇感是儿童文本解读的关键,正是基于此,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从文本的一隅或整体对文本进行解读,即文本的“全息阅读”。在“全息阅读”中,笔者引领儿童对文本的创作背景进行扫描,对文本本体进行细读,对文本意义进行拓展、延伸。一、“全息阅读”的价值与意义“全息阅读”是儿童用整个的生命体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儿童的感官,让儿童倾听文本的声音,把握文本的律动,找寻文本中蕴含的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