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明确内容,说教材1.《时、分的认识》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2.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知道时、分的进率。3.教学的关键: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主动地探索出1时=60分。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②使学生认识钟面,掌握看表的方法,正确地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操作、主动探索来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探索能力,教育学生养…  相似文献   

2.
赵静 《教师》2014,(27):115-116
正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一共有12大格、60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小时=60分钟。(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三、教学准备(1)学生:1一组每人一页口算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钟表,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能正确读、写出钟表上所表示的时刻;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小时=60分”,培养学生初步的时间观念。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科学地使用和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重点:知道1小时=60分,能掌握时刻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钟表上所表示的接近整时的时刻。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时、分的认识。2.…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8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认识时间单位时与分,知道1时=60分. 2.使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具体感受1分与1时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四册(苏教实验版)95至97页和练习十八第1至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2.使学生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能正确地书写出来。3.教育学生爱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学难点:认识几时几分并进行正确书写。学前准备:教师备收录机、电脑、投影仪、教具钟面、实物钟;学生备学具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大风车》栏目的主题曲(1分钟),问:“你们知道《大风车》在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能举出几个反冲运动的实例;⑵知道火箭的飞行和主要用途;⑶提高学生观察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⑷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火箭知识的了解和制作水火箭的体验,激发学生树立从事科学研究的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2.理解反冲运动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时、分的认识"。浙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钟面,能认读钟面所表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2.通过直观教学和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1.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水沸腾前的温度分布。3.过程、能力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归纳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钟表,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能正确读、写出钟表上所表示的时刻;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小时=60分",培养学生初步的时间观念.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3年级下册第4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和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构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60~64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归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双基目标:1.学习jqx三个声母及四声,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进行书写。2.正确掌握声母的发音方法。3.初步学习三拼音节拼读方法。4.学习jqx与声母ü相拼,ü上两点要去掉。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声母的发音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2.通过拼读音节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道德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2.重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教学重点:认识jqx,以及与i、ia的相拼。教学难点:jqx和ü的相拼。教学方法:谈话法、直观演示法、指导自学法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老师知道我…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66 ̄67页。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让孩子建立1分和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2.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让孩子亲身体验1分的长短,从中感受到时间的意义。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以及培养估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钟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认识分针和时针,知道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很简单、很有趣,使他们愿意学数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P44"年、月、日"。教学目标:1.对年、月、日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知道大、小月,平、闰年;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2.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对比、概括、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穴苏教版雪第44~45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认识世纪和季度两个时间单位。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发展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相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课前…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钟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认识分针和时针,知道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很简单、很有趣,使他们愿意学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