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对新媒体转播体育赛事这一发展极为迅速的新生事物的法律界定还不太明确,认识上还存在许多分歧,造成新媒体转播体育赛事很多侵权现象经常发生.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概念、特征、发展概况、法律性质、侵权现象及侵权救济.结果表明,新媒体转播体育赛事已成锐不可当之势,只有完善体育赛事网络转播的法律制度、加强相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加强新媒体新闻机构行业自律,才能使我国新媒体转播体育赛事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2.
杨蕾 《体育科研》2014,(3):11-14
澳大利亚是西方较早运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发展旅游业的国家之一。其利用大型体育赛事作为城市形象塑造和品牌推广有相对较长的历史,在体育赛事的开发利用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可以吸取的教训。文章通过对其开展的赛事主办地城市营销实践进行回顾和梳理,并归纳总结经验教训,为我国更好更科学的利用大型体育赛事这一手段进行城市品牌营销与形象塑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经营城市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为逻辑起点,在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界定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论述了政府选择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宏观制约因素,以及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本身对政府在选择上的制约。1.制约政府选择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宏观因素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有很多形式,每一个都对现代城市文化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巩固、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和巩固、市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等方面,都显示着它们的巨大作用。但是,一个城市在选择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时,要受到很多宏观因素的制约,具体有以下四个:城市…  相似文献   

4.
申环  刘刚 《精武》2013,(18):142-143
目前,我国对高校体育赛事好的资金投入力度远赶不上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水平和速度,而我131高校对高校体育赛事赞助的经费投入出现不足,高校的体育赛事活动与竞赛活动所需求的经费投资得不到有效保证,现实的需求将我国高校体育赛事活动的开展推到了市场环境中。当前的形势下,更好地将高校体育赛事活动的发展向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开展,那么,必将从国家的财政投入体系之外探寻各种资金投入帮助,同时,体育的产业化、市场化在这一方面为我国高校的体育赛事提供了大量有益和宝贵经验,其中,高校体育赛事赞助活动为我国的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很多的有利条件,并值得我国高校体育界下一步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及有益的大胆借鉴。  相似文献   

5.
上海体育赛事体系构建的本质是探索一条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之路,其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全球体育城市建设。基于上海构建体育赛事体系战略的历史和现实因素,结合上海体育赛事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城市发展方向,以“布局合理、配置集约、协同联动、特色突出的体系化发展”为主线,提出2025年上海体育赛事体系构建的战略目标,同时,提出丰富体育赛事供给、优化体育赛事空间、统筹体育赛事时间、健全体育赛事组织体系等四大任务,以及体育赛事品牌认证、体育赛事服务体系建设、体育赛事评估体系建设、体育赛事创新发展、长三角体育赛事联动等五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转播体育赛事带给观众观看体育赛事新体验同时,也面临着新媒体侵权现象频发,侵权纠纷增多等诸多问题,由于国内外对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规定不太明确,体育赛事新媒体侵权的司法判决也不尽统一。主要采用逻辑思维法及案例分析法将体育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赛事节目分开讨论,分析了国内外法律、司法判决和专家学者对体育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赛事节目的法律性质与权利归属认定。研究认为:对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分析应该根据体育赛事项目类型具体分析,对抗性体育赛事项目纳入商品化权保护,艺术性体育赛事纳入著作权保护;体育赛事节目依据独创性高低具有"制品"和"作品"两种观点,体育赛事节目应向体育产业发达的美国看齐,降低体育赛事节目独创性要求,将体育赛事节目视为作品纳入著作权法保护,体育赛事转播权权利主体归属于体育赛事组织、协会及联盟,体育赛事节目权利主体归属于获得授权的新媒体转播机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立法对体育赛事转播权未予以明确规定,学界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也存在误读,不利于认清这一权利的本来面目。从解释论角度而言,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体育赛事组织者享有的对体育赛事进行现场直播的权利,在本质上是侵权法上的利益。但从立法论角度而言,体育赛事转播权应是体育赛事组织者享有的排他性财产权,其所能控制的行为不仅应包括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还应包括一切以体育赛事为基础所形成的视听成果的传播。故应重构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制度,立法应明确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性质和权利内容,规定无论任何盗播行为,只要涉及以体育赛事组织者享有权利的体育赛事为基础所形成的视听成果,体育赛事组织者均有权以体育赛事转播权为依据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8.
随着体育赛事的不断增多,国内外对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立足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外体育赛事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体育赛事风险因素的研究、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程序的研究以及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推动我国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发展进行研究,旨在为促进青少年体育赛事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在全面回顾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健康发展需要健全和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资格审查制度,正确处理青少年体育赛事与升学保送关系,合理定位青少年体育赛事育人功能与价值,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体育赛事财产化是保护体育赛事相关权利的前提。体育赛事在诞生之初为公共性娱乐活动,不具有营利性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其观赏价值被包装为一种商品,观众欣赏体育赛事必须支付对价,由此开启了体育赛事的财产化进程。现场体育赛事的观赏价值可以通过场所权进行保护,但随着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体育赛事的观赏价值从普通法上的“准财产”逐渐发展为著作权法中的作品,其对应的权利范围也大幅扩张。同时,体育赛事权利也面临无序扩张的风险,其公共性正在消亡。反思体育赛事财产化的必然性及扩张趋势,我国一方面要厘定体育赛事权利人的“权利清单”,依法保护体育赛事的财产价值,另一方面要创设体育赛事财产权的“负面清单”,保障公众合理使用体育赛事内容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体育赛事组织者是指组织、策划体育赛事,享有相关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个人或组织。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体育赛事的观众规模迅速扩大,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让体育赛事组织者面临权利保护的难题。鉴于我国当前无明确保护体育赛事组织者传播权的法律,以往的相关判决中常用体育赛事组织的章程证明体育赛事组织者对其体育赛事享有传播权。体育赛事组织的章程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但由于赛事传播权属于绝对性权利,而体育赛事组织不具备立法主体资格,其章程规定不能作为体育赛事组织者享有赛事传播权利的法律依据。对比他国采取的保护模式,认为我国可在《体育法》《著作权法》上明确对体育赛事组织者传播权的保护,同时权利人还可借助《合同法》《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主张其对体育赛事节目享有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12.
以F1大奖赛中国站为分析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揭示了体育赛事旅游影响感知与居民对体育赛事的态度以及居民支持体育赛事的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关于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影响的感知对居民的体育赛事态度有正面的影响,同时居民的体育赛事态度又进一步对居民支持体育赛事的意愿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还显示:居民的体育赛事态度在体育赛事的城市旅游影响感知(包括旅游经济感知、旅游形象感知和旅游空间感知)与居民支持体育赛事的意愿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马太效应及其应用,认为体育赛事品牌的传播也遵循马太效应的规律,基于马太效应尝试提出了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路径:培育体育赛事的相对优势;加强体育赛事的危机管理;创建体育赛事的差异化;优化体育赛事的观众体验。  相似文献   

14.
体育赛事中的啦啦操能够产生凝聚力、影响力和创新力,但是由于啦啦操发展的较晚,在理念、投入、人才、影响力等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及时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高校体育赛事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高校体育赛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体育赛事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存在政府、高校和市场这三个主体失衡,物力、人力、财力、组织和体制配比不合理,体育赛事整体产出效率低下的现象。根据坚持主体多元化、确保资源效益、改革高校体育赛事中的滞后领域为原则,将高校体育赛事资源配置进行主体、客体优化的同时,积极加强资源配置市场化,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高校体育赛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体育赛事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海燕  骆雷 《体育科研》2012,33(3):40-45,77
从体育赛事的基本理论研究、体育赛事管理体制研究、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研究、体育赛事运作管理研究以及体育赛事运作实务研究5个方面,梳理了2008-2011年期间我国体育赛事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还对未来我国体育赛事管理学科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运用比较、实证分析、抽象概括等方法,从民商事法律关系视角,审视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研究认为,体育赛事是体育赛事主体实施的,以提供竞赛产品及相关服务为目的,能够引起体育赛事主体之间民商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行为.根据体育赛事行为的内在特征,体育赛事民商事法律关系可被类型化为:体育赛事组织法律关系、体育赛事参加法律关系、体育赛事赞助法律关系、体育赛事消费法律关系和体育赛事服务保障法律关系.对体育赛事进行民商法学界定及关系分类,目的在于从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角度,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赛事法律制度,保护和增强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技术创新体育赛事的组织方式,改变体育赛事的参与行为,线上体育赛事井喷式发展。为了深入探究线上体育赛事参与意愿的内在影响机制,提高线上体育赛事品牌质量,研究基于文献与实践案例,构建参与意愿为因变量,参赛动机为自变量,品牌体验为中介的理论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参与动机越强的线上赛事参与者对线上体育赛事的品牌体验越强烈;赛事品牌体验越好的参与者对赛事的满意度越高;参与者的赛事品牌体验在参与动机对赛事满意度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由此提出以下建议:以满足参与者的多元参与动机为主要目标;创新线上体育赛事服务供给模式,激发体育赛事市场的消费潜能;加强线上体育赛事的品牌建设,培育线上体育赛事文化;重视线上体育赛事的营销和宣传工作,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丰富线上体育赛事供给,举办多种多样的线上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19.
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海燕  张林 《体育科学》2011,31(1):75-84
对227篇有关体育赛事评估的学术文献以及60篇具体赛事的评估报告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当前体育赛事评估领域中涉及的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类型,形成了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该框架共包括29个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指标,其中,体育赛事经济影响方面的指标10个、社会影响指标4个、环境影响指标2个。从研究所得的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可以看出,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指标多、涵盖领域广,且不同指标对举办地的影响范围和时效都不尽相同,有力地证明了体育赛事综合影响复杂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阐述海南省重点培育的体育赛事品牌开展现状,分析国际旅游岛建设对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品牌发展提供的机遇及面临的问题,探讨打造国际体育赛事品牌的途径,科学部署海南省体育赛事发展规划,制定适合的体育赛事发展对策,为体育赛事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