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薇 《出版广角》2013,(14):47-49
随着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设计类专业教材也将由"量大面广"转向适用面小、用量减少。把握专业发展趋势和数字出版契机,重视教材教参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发数字化教材和立体化教材,不仅有利于出版社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设计类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2000年至2002年,在修订现行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同时,国家教育部又颁发了试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开始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进行改革。为适应这一形势,全国有多家出版社编写的教材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的审定。目前,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参与了新课标教材的立项及编写工作。我们选登了在教材建设中比较领先的几家出版社谈教材编写体会的文章,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有人戏称教材立项是“富人间的游戏”,玩笑归玩笑,的确有一些出版社在这场大战面前,知难而退了。新课标教材从立项、编写、出版到推广,对出版社而言,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很大,所承担的风险也很大,一些经济实力有限的出版社表现谨慎,因为高投入的结果未必就是高产出,过量的投入,将危及到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数家有实力的、准备比较充分的出版社有可能成为几大品牌教材开发基地,他们在各方面的积累、储备与整体运作的能力上崭露头角。新课标教材的强劲势头,将使得教材出版格局显现重大的扭转。浙江出版集团一直以来对教材的开发都非常重视,浙江教育出版社也一直把教材及相关产品的开发作为自己的强项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在基础课系列教材出版方面独辟蹊径,紧密依托高等农林院校理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将教材出版工作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行的教学改革、教学基本要求制定等工作紧密结合,将教学改革的成果物化为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本文主要就传统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就制图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学出版社作为一个整体,它有着共同的出版专业分工,即主要出版高校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学术专著和工具书,因此大学出版社相对于地方出版社有其鲜明的特色。但是,作为一家具体的大学出版社能否形成自己独具的特色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大学出版社虽然都是以出版教材专著为主,可是各校的专业设置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为各大学出版社形成自己的图书特色提供了可能。一家出版社的图书特色是其出版物构成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整合效应。在世界著名的大学出版社中,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以出版词典英语教程而闻名于世,因此自有其特色。可见,一家出版社要形成自己的图书特色,关键在于某一类图书在图书市场和读者心目中能产生共鸣,占有稳固的位置。大学出版社无论是同地方综合性出版社,或是同科技、文艺、少几这类专业出版社相比,它要形成自己的图书特色难度都大,因为大学出版社是以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为宗旨的,教学科研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随着中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中职教材的出版已经成为教材出版领域的一大热门。很多出版社纷纷涉足中职教材开发,在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这种竞争局面将愈演愈烈。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编辑主体的功能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辑不再被动地等稿上门,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策划满足读者需求的选题,工作重心由案头工作转向策  相似文献   

8.
第22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于10月30日在福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大学会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大学版协发行工作委员会承办,厦门大学出版社以及外图(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本届大学会共设展位240个,参展单位有125家,其中大学出版社107家,音像出版发行单位10家,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及当地出版社8家.  相似文献   

9.
教材建设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搞好教材建设和出版工作,是值得大学出版社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教材出版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1.作者队伍情况分析在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由于专业课教材出书量小,无国家补贴还需找资助出版,专业教师提职有科研项目和论文作后盾,因此他们写教材的积极性不如搞科研、写论文的积极性高。而基础课教材一般印量较大,出版时所遇经营问题小一些,又是基础课教师提职所需的重要成果,因而他们写教材的积极性要高一些。2.教材出版工作量大,周期长由于教材的科学性、严肃性…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始了第八次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步伐之大、速度之快、涉及范围之广是前七次改革不能比拟的,它对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的编写与出版的影响与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在国家“教材多元化”的教材出版方针的鼓舞下,全国有100多家出版社介入了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其中包括多家大学出版社。这些大学出版社抓住了这个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优势,在教材编写、出版、发行及教师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化学工业出版社开发的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系列教材为例,介绍教材开发的实践经验,并提出对于未来教材建设的思考,以期更好地满足高职高专教学需求,并在相应出版领域形成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原高教出版社社长杨陵康来信:顷阅《出版参考》1、2期,刊登了王益老的《中美图书出版发行比较表》。确实正如编者按所言:“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作者“治学态度严谨”,对“研究工作很有参考价值”。我读后感到受益非浅,对王老深为敬佩。 根据1995年的统计资料,在我国全年出版的图书中,教材在册数及用纸量上均已占50%左右,但在历届“国家图书奖”评奖活动中均未将教材列入评选范围,我呼吁多次,均未解决。在王老的比较表中,“9.2图书奖和出版奖”一栏中对教材评奖有所疏漏就不足为怪了。鉴于教材在出版物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加以目前我国563家出版社中,大学出版社及教育出版社已达100多家,若计入中央部委所属出版社,则有教材出版任务的出版社可达200家左右,我认为对教材的评奖应加以报道和宣传,并建议在王老《比较表》中补充列入“全国优秀教材奖”。  相似文献   

13.
一、赋予新内涵 "立足本专业求生存,面向大科技谋发展",是科技类专业出版社多年来一直坚持且行之有效的发展理念.科技类出版社,在人员结构、人员素质、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等方面,都不同于综合性和社会科学类的出版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版环境和渠道的逐步开放,科学学科日益交叉融合,专业界限越来越模糊;与科技范围比较广的出版社相比,一些专业领域比较窄、读者群体相对小的科技类专业出版社,发展难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业界关注     
根据教育部有关人士称,今年各出版社申请教材立项的积极性较高,据了解,今年的评审结果可能年底前公布,虽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教材出版工作是科技类出版社发展的重心,开展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工作并做到内容的高质量是出版社面临的重要课题.围绕工程类专业的数字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舒童 《出版经济》2004,(11):19-19
教育所属出版社有108家,其中属于综合类的30家,理工类的44家,师范类的11家,教育部直属出版社4家,已形成了了以出版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管理科学方面的教材、学术著作和一般图书的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出版社体系.  相似文献   

17.
教育所属出版社有108家,其中属于综合类的30家,理工类的44家,师范类的11家,教育部直属出版社4家,已形成了了以出版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管理科学方面的教材、学术著作和一般图书的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出版社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刘坚 《科技与出版》2007,(11):35-37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众多出版社都把高校教材作为重要的出版方向来抓,尤其是在一些面广量大的基础性学科教材的竞争上更是“狼烟四起”,多家出版社尤其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社更是奇招迭出,利用各种手段来吸引作者,扩大市场份额,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如此热闹的市场环境下,也有一些出版社独辟蹊径,“剑走偏锋”,将目光放在了大社强社尚未注意到的专业面较窄的教材上,这样的教材一方面因为其面窄量少很多大社没有兴趣,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多年来积淀的讲义等已历经检验,可以很快成书出版,再加上策划编辑结合市场的策划和编辑加工,也取得…  相似文献   

19.
1982年 11月16日,经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恢复建立高校文科教材办公室(司局级机构)。另外,根据1978年1月15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工作的请示报告》中规定,在教育部设立“理工农医教材办公室”,负责处理教材工作中的问题。 1978年后,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建立大学出版社。除恢复原有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两家出版社外,截至1982年底,新建了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9家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20.
何皓 《现代出版》2009,(3):14-18
一、大学出版社图书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现有大学出版社103家,占全国出版社总数的17.7%,2007年出书品种占全国总品种的26.7%。从经济效益来看,大学出版社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年销售收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水平,高于全国出版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大学出版社分为综合类、理工科类、文科类和师范类,图书产品主要包括大学教材教参、学术著作、中小学教材教辅及一般图书。秉承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大学出版社中除少数师范类大学社外,教材和学术著作占主导地位,通常都占总品种的60%以上。按照国际通行的关于出版的三分法,在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中,教育出版无疑是大学出版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