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1年9月15日,清远市清新区第三中学举行了南方教研大讲坛第十一场“激活历史常态化课堂,推进教学评深度融合”活动。笔者观摩并听取了清远市的胡进老师与珠海市的汪琪老师关于“西汉与东汉”两节同课异构的精彩展示课,聆听了李惠军老师的“单元整体通观与教学评深度融合”与郑林教授的“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与评价一体化设计”讲座及有关新教材的课例分享与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中学历史学科“蜀郡杯”赛课活动的开展,促使青年历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广泛深入的历史阅读中获取教学设计的灵感,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研究和打造有魅力的历史课堂。这次赛课活动促使更多历史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新时代究竟什么样的历史教育”“什么样的历史课才是好(更好、最好)的历史课”。至少“有知识厚度、有思想深度、有趣味浓...  相似文献   

3.
2074年4月23日至6月78日,赵亚夫教授以陕西师范大学“曲江学者”的身份,在历史文化学院开设“历史教学设计”课,共30学时。该课糅合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流程、策略,诊断等内容,呈现了别样的历史教学设计恩路和技术,学生受益良乡。经赵教授同意,由刘红梅同学将听课内容整理成文刊发干此。因讲授内容皆由案例引出问题、说明道理,且其间穿插大量对话和多角度的阐释,以实录整理文字数量过大,加之若不在现场听课,很难通过文字稿完全领会所授内容的精要,所以我们对原稿进行了如下加工:  相似文献   

4.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是孟伟老师于2012年10月下旬山东省高中历史优质课展评活动结束后上的一节省教学能手展示课。这一课被老师们称为是“讲烂了”的一课,相关潜台词是:这一课在日常教学中谁都会重视;也是各类教学优质课、展示课中频频被点中的课题(在百度上搜索一下,有关“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学设计”与“史料教学”两个话题日益受到重视。教学设计一般是指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所以从教学设计角度考虑,“教学”首先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行为。一堂历史课,教师循着“要去哪里”“如何去”“是否到了”的思路对全课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当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属性和职能,要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来统领整个教学内容;从历史出发以现实作为落脚点是“纲要”课的基本教学规律;“纲要”课的教学对象、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地位都有其特殊性,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要贯彻引导性、渗透性、参与性、现代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历史发生教学原理是一种借鉴历史、对数学知识的自然发生过程进行再现和重组的教学方法.以“函数的概念”为例说明利用历史发生教学原理设计章节起始课教学应遵循的建构方法.数学教学应重视“章节起始课”的教学,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良好构建;数学教学应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与融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高校“金课”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金课”建设是顺应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的科学化建构过程。文章尝试将OBE教学理念引入到“金课”建设中构建“OBE金课”教学模式,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工作”课程实例,进一步阐述“关系分析—预设产出—实现产出—评估产出”的“OBE金课”模式实践路径,以期为“金课”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也是OBE理念在微观课程与教学本地化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2014年4月23日至6月18日,赵亚夫教授以陕西师范大学“曲江学者”的身份,在历史文化学院开设“历史教学设计”课,共30学时。该课糅合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流程、策略、诊断等内容,呈现了别样的历史教学设计思路和技术,学生受益良多。经赵教授同意,由刘红梅同学将听课内容整理成文刊发干此。因讲授内容皆由案例引出问题、说明道理,且其间穿插大量对话和多角度的阐释,以实录整理文字数量过大,加之若不在现场听课,很难通过文字稿完全领会所授内容的精要,所以我们对原稿进行了如下加工:一是按照讲授顺序,整理内容的逻辑线索;二是强调设计策略,着重呈现相关课例的分析部分;三是在保留原观点的基础上删减了一些对话和解释的内容,为不影响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也酌情增添了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0.
2074午4月23日至6月78日,赵亚夫教授以陕西师范大学“曲江学者”的身份,在历史文化学院开设“历史教学设计”课,共30学时。该课糅合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流程、策略、诊断等内容,呈现了别样的历史教学设计思路和技术,学生受益良多。经赵教授同意,由刘红梅同学将听课内容整理成文刊发于此。因讲授内容皆由案例引出问题、说明道理,且其间穿插大量对话和多角度的阐释,以实录整理文字数量过大,加之若不在现场听课,很难通过文字稿完全领会所授内容的精要,所以我们对原稿进行了如下加工:一是按照讲授顺序,整理内容的逻辑线索;二是强调设计策略,着重呈现相关课例的分析部分;三是在保留原观点的基础上删减了一些对话和解释的内客,为不影响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也酌情增添了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十余年来,本刊发表了近200篇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备受全国广大历史教师欢迎,成为研究历史新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重要精品资源。 然而,已经发表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涉“课”作品数量很不均衡,有的偏多,有的偏少,有的还是空白,尤其尚未覆盖课程标准设定的所有“课”,在我们看来,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12.
2014午4月23日至6月18日,赵亚夫教授以陕西师范大学“曲江学者”的身份,在历史文化学院开设“历史教学设计”课,共30学时。该课糅合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流程、策略、诊断等内容,呈现了别样的历史教学设计思路和技术,学生受益良多。经赵教授同意,由刘红梅同学将听课内容整理成文刊发于此。因讲授内容皆由案例引出问题、说明道理,且其间穿插大量对话和多角度的阐释,以实录整理文字数量过大,加之若不在现场听课,很难通过文字稿完全领会所投内容的精要,所以我们对原稿进行了如下加工:一是按照讲授顺序,整理内容的逻辑线索;二是强调设计策略,着重呈现相关课例的分析部分;三是在保留原观点的基础上删减了一些对话和解释的内容,为不影响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也酌情增添了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3.
“纲要”课实践性教学应具备三个理念:作为实践的实践性教学、作为教学新范式的实践性教学和作为社会服务新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据此,我们设计了“找寻‘活着’的历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进而探讨了“纲要”课实践性教学要处理好的三对关系:一是两类实践活动的关系;二是“纲要”课实践性教学与其他学科实践性教学的关系;三是实践性教学与服务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理性最强、知识点最多、课时相对较少的一门课,为了增强这门课程的实效性,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就成为必需.文章对何谓教学设计,尤其是“原理”课教学设计进行释义;对“原理”课宏观教学设计相关问题如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点凝练、教学起点厘定、教学策略选用、教学评价设计等进行简析;对各章进行微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历史自信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理论创新,内在要求将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究其缘由在于,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题中之义、是赓续百年红色血脉的基本遵循、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诉求。新时代将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从学有所思、学有所信、学有所行三个方面明确目标定位,还要着力打造高效的“思政课堂”、“智慧课堂”、“专业课堂”、“生活课堂”,以此构建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大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16.
说明:2014年4月18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教学新时空”网络研讨课在徐州市西苑中学举行。研讨课题是川教版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研讨主题是历史教学中的“想象与叙述”。应广大网友的要求。现将专题研讨的内容作一实录整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开展“历史课堂活动课”设想的提出。传统“历史活动课”指的是走出历史课堂、走出学校、到社会去的历史活动,即通常讲的第二课堂活动课,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在新课程、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际教学,我对“历史活动课”这一传统的教学形式,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想:能不能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教学对象、教材体系和教学向度上,均与一般的历史教育有所不同。而以知识、思想和信仰为教学基本向度的“纲要”课程,在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教学的基本议程设置尤为关键。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可以看出,“纲要”课教学的基本议程应坚持以教材体系为遵循,以教学向度为导向,把两个过程、两大矛盾和两大任务的历史叙述以及四大选择、三大巨变和四个飞跃的历史解释设置为基本议程。通过厘清“纲要”课教学的基本向度和基本议程,可以更好地构建“纲要”课的教学体系,提升“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5方案”实施五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分别在教材编写出版和教学研究、教学示范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学科支撑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继续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应围绕三个强化,即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问题意识,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教育评价,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历史思想、价值判断和现实观照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刘庆亮老师在2010年10月“山东省历史优质课评选暨公开课观摩活动”中执教了《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课。这节课内容丰富,日常教学中一般处理成两课时,考虑到观摩课的要求,刘庆亮老师将其调整、设计为一课时。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