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范毕业已二十多年了,回想起来,许多上课的内容至今已不留什么印象了,只有一句话仍记得那么清晰.那就是老师为了动员人人讲普通话在黑板上写的:“引而置之庄岳之间”.经老师解释,我们得知那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是孟子同戴不胜谈话时,打了这样的比方:有个楚国大夫,想让儿子学齐国话,那么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戴不胜认为“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来打扰他,虽然天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庄岳”:“庄”是街名,“岳”是里名,都在齐国国都临淄城内.)意思是在把小孩放到齐国都城中去数年,即使时常打他,要他讲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了.孟子在这里通过比喻,说明环境可以影响人、改造人的深刻道理.这是唯物主义的,是十分可取的.它不但是学习语言的原则,也是全面育人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
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子是战国时代杰出的民本主义者。他总结了历史斗争和现实斗争的经验,提出“民为贵”,“与民同乐”,“得乎丘民为天子”,体现了从西周到春秋以来民本思想的重大发展。孟子本来要恢复西周奴隶制。齐宣王问如何行王政,他说要像文王一样,“耕者九一,仕者世禄”(《梁惠王》下);并多次劝齐宣王“制民之产”,以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梁惠王》上)。很明显,“五亩之  相似文献   

3.
楚人遗弓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吕氏春秋》译文:有一个楚国人在路上把所带的弓遗失了,却不去找,他说:“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捡到了,那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事后说:“把‘楚’字去掉就可以了。”老子则说:“去掉‘人’字就更好了。”楚国人不计较自己丢了弓,想到的是楚人得了弓;孔子则更放大将国界去除,人遗之,人得之;而老子则是回归了自然,弓由自然产生,弓回到自然,这广阔的胸襟就是与天地交融在一起的,而无人为的分野,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刘文 《现代语文》2006,(6):85-85
关于教学语言的重要意义,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早有精辟的论述。孟子说:“言近而旨者远,善者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教学的语言,要让人易解明白,做到虽精少而能表达深奥的义理。可见教学语言艺术早已为我国古代教育家所重视。  相似文献   

5.
一、文气说 “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了“养气说”,他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他解释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同上)孟子提倡养气主要是强调作家要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要以“义”养气。《淮南子》中对气的认识则进一步发展,认为气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今人之所以眭然能视,营然能听,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然能分黑白,视美丑,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也?气为之充,而神为之使也《淮南子·原道训》,这里认为人之所以能“视美丑”、“明是非”是因为有气充实于其中,气使人具有了审美的感觉。真正把气引入文学理论则始于曹丕。他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他把“气”视做文学作品的灵魂,并从创作主体所具有的独特的“气”来考察文学气有阴阳,则有清浊,因而文学作品之“气”也有刚柔。文学作品之“气”的产生依据于作家本性,是不能强制使其改变的,曹丕在这里讲的“气”主要指作家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是自然禀赋的,它决定着作家的创作风格。后来,刘勰和钟嵘继承了这种理论,进一步充实  相似文献   

6.
快乐教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人云:“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让学生苦学,那是不会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的。《吕氏春秋》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独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独不能棵。  相似文献   

7.
苏荣华 《作文与考试》2023,(Z2):104-107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孟子·滕文公上》中,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意思是说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先秦时代的一部分人对两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多变,我国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历史进程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8.
作为儒家“亚圣”的孟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对于百姓的道德教化是实施“王道”、实现“王天下”的必要举措,他还提出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宗旨,意思是要通过学习,找回人生本来就有的善良之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培养美好的心灵和品格,学会如何做人。他告诫统治者:“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不仅如此,他还认识到“教亦多术矣”,积极探索德育方法。形成了“反求诸己”的自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根本何在?从孔子到柏拉图以至于康德都曾经给出自己的解答。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回答是:教育是内心的敞亮。但是,他这旬睿智的名言只说明了教育的结果,却没有给出通往“内心敞亮”的途径。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种说法与雅氏庶几近矣。  相似文献   

10.
一部中国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经”的发展史。“经”奠定了中国人的文化基础,造就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质与文化个性,承载并涵养着民族精神。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矣子罕》)“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得其心,斯得民”“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庄子·秋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风萧萧兮易水寒…  相似文献   

11.
传统阅读教学有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当前的阅读教学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学贵自得——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早有论述,如孟子就主张“学贵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还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朱熹强调“读书是自己读书,为学是  相似文献   

12.
启发式教学的提出与探讨,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远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历代的学者对此又作了许多卓有见地的阐发,如南宋的朱熹阐述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他还转引程颐的话对比地阐发说:“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近几十年来,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如叶圣陶等人曾对启发式原则作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叶老告诫我们说:“教师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在学习上也提倡专心致志,集中注意。他在《孟子·告子上》篇中记述:“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意思是说,两个学生同时跟弈秋学下棋,一个学生专心致志,结果学得好;一个学生看来在听讲,其实却想着引弓射鸿鸟,学习效果就差。这并不是后者的智能不及前者,而是由于他不专心致志。古代哲学家、教育家荀子说:“心枝则无知,顷则不精,贰则疑…  相似文献   

14.
孟子有一段话:“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大意是说,下棋是一种小的技艺,不专心致  相似文献   

15.
读《孟子》总使人有气势磅礴之感.咄咄逼人之势。孟子沦辩的进攻性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可见一斑。在该文孟子举出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后,回答齐宣王的问话,说“是心足以王矣”,有了这种仁爱之心就可以行王道了。至此孟子已回答了齐宣王三个问题,即“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  相似文献   

16.
孟子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辩论家。他的七篇辞锋犀利的著作,对我国的散文有着深远的影响。柳宗元认为要从孟子的文章中学习支条畅茂的写作特色①。苏洵则评论孟子的文章是:“语约而意尽,不为(?)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②。仍是能够道出孟子文章的辩论特色的是叶适,他说:“孟子出而说齐梁之君,几得改于齐,具见此十余章。大抵逆来顺往,无问其所从,必得吾之所以言而后止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孟子善于针对一些反命题提出自己的正命题给予驳诘,不论这些反命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他都能酣畅地进行辩论,直至把话说完为止。  相似文献   

17.
孟子说过: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也就是说,语言要让人易解明白,做到虽精少而能表达深奥的道理。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不断绿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有位翻译家说:翻译工作者天天在走钢丝,不是失之拘泥,便是过于自由。这句话确实一语中的,道破了译事的艰难。翻译做到恰到好处,可谓大难矣!在翻译中,不光初试锋芒的新兵常常“失之拘泥”,或者“过于自由”,就是驰骋译场的老将也不免有所失误。钱歌川先生是海内外知名的翻译家,著作等身;但他的有些译文(此处指的是英译汉)恐怕不能  相似文献   

19.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是其代表著作.本文试根据《孟子》原文解读孟子“命”的内涵,分析孟子对待命运的态度及对道德自主性的强调,从而阐述孟子对命运与自主之间关系的看法.第一,孟子认为“命”的主要性质与特点是“命”的限制性、“命”的不可知性和“命”的外在性.第二,孟子对待命运的态度是强调不应让道德实践受到命限的影响,应当重视自身的道德自主性.第三,孟子认为不可改变不可预测之命与人的自主性是分立的两个部分,即“求在外”与“求在我”;君子能够将“命”之限制作为彰显内在德性的一个契机,即君子能够“见命知义”,彰显一种承担精神.  相似文献   

20.
眇者识日     
《阅读与鉴赏》2008,(7):95-97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粲。”扣碟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日:“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禽,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