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宝莉 《考试周刊》2013,(31):88-89
英语是一门语言更是一门技能,它不像地理、物理或历史等学科一样,只要认真听,死记硬背就行,技能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操练才能掌握。这就像学习游泳一样,光在岸上学习理论知识,而不下水练习是不可能学会学精的。说英语的习惯需要不厌其烦地重复、背诵、操练,就像养成其他习惯一样,只有通过不断地重复再重复才能养成。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旅程中,一定有一本书,放在我随身的背包里.就算在录像的空当也一样,总会有一本书,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这已经是一种习惯.好像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一种习惯. 多年来,保持着这种习惯.习惯,是一种镇定剂、一个护身符,我靠它得到安稳.我是一个很喜欢挑战的人,也常常想要改变轨道,从来不肯循规蹈矩,然而,却不喜欢改变日常生活的习惯.不管在什么样的日子里,只要有一本书,再寒凉的天气,也像在口袋里放了一个暖炉.  相似文献   

3.
毕淑敏 《初中生》2015,(25):32-33
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一个人虽然受过教育,但他可能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不过这话似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  相似文献   

4.
顾小武 《学苑教育》2012,(16):44-45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学数学就像建造高楼,基础必须扎实,如果基础不扎实,后面学习就会感到吃力,造成被动。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这些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发言的习惯、认真计算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改错的习惯等。有了好的习惯,学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进城务工人员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大城市务工人员就像洪流一样席卷而来,同时他们的子女也是随之迁徙,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因为城市和乡村的差距比较明显,因此同样作为学生的孩子们就会出现学习习惯上的不同,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习惯要显得不那么良好,仅仅只有少数人能够有主动学习的习惯。我们都知道,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而言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通过有效、系统的习惯培养完全可以起到勤能补拙的作用。所以,此文针对进城务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了一次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如何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现代社会是一个生理寿命延长,知识寿命缩短的社会.相对地,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却大为缩短。不但以一本书治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而且个人用十几年接受教育所得的知识,竟然也会在短短的期间就已过时。站不论一般知识的价值,就连高级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的追求来说,基础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包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就像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的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有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了有效学习,所以从现实的需要来看,培养学生的有效  相似文献   

8.
张传丽 《教育文汇》2012,(12):39-40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儿童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年龄期,童年时代养成的阅读习惯,会像最忠实的朋友一样伴人一生。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识字量大增,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感知感悟能力,且课业负担较轻,只要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就能亲近阅读,喜爱阅读,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9.
习惯决定人的品质,而品质决定人的命运,由此可以看出习惯的重要性。习惯就像一个指南针,它指引着我们的行动。中学阶段是人的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良好习惯的养成,能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良好的习惯往往能让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着重对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能否坚持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的学习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从表现方式上我们可以把习惯分为显性习惯与隐性习惯。像早起刷牙,先做完事再玩耍等是显性习惯,思维方式的习惯、自我反思的习惯、信息处理的习惯等是隐性习惯。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只拿一本书就到教室,有的虽然拿有一支笔.但也没有拿笔记本,他们认为上课只要认真听讲就可以了。笔者认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本没有体会到上课时“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许惠英 《家庭教育》2001,(11):19-19
最近,儿子迷上了立言写给中学生看的《冰太阳红太阳》一书。每天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他就会急切地拿起这本书,躺到床上看起来,直到我催促他把灯关上。早晨起来,推开他的房间,又看到他捧着这本书在静静地看着。每当我看到孩子这样读书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我觉得在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使自己的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人生是一本书,文明是第一页,养成是第一行。德育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其特点是从小事着眼,小处着手,从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学习态度抓起,达到矫正行为,塑造思想,养成良好品行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犹太人用在书本上抹蜂蜜的方法,教导学生学习就像蜜一样甜,让学生从小就爱上阅读。对于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亲身体验,含英咀华,让他们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尝到读书的美味,感悟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才能真正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读书比作吸取知识营养的血管,那么求知欲则是流淌在血管中的血液,求知欲不强,就像患了“贫血症”,往往翻开书本就头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心理和畏难情绪。那些天资聪颖、读书失败的孩子,大多与没有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有关,而这种习惯的养成必须有旺盛的求知欲来支撑。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学生理解与掌握语言文字所必须具有的素质,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一、保护已有兴趣,引导学生看书习惯是经过长期重复练习而形成的自觉的行为动作。要改变旧习惯和养成新习惯都不容易。爱读书的孩子恨不能天天读书,应该一个月读完的一本书,他们一周就读完了,这些孩  相似文献   

17.
旅程中,一定有一本书,放在我随身的背包里。就算在录像的空当也一样,总会有一本书,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这已经是一种习惯。好像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就像人的储蓄一样,终身享受储蓄利息。”由此可见,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习惯?心理学认为:习惯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经常完成某种行动的需要。习惯使人遵循着一定的方式去行动,习惯一经形成就会比较稳定。因此,良好的习惯对于培养积极的个性是有重要作用的。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夏雪琴 《学子》2013,(3):75-76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是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话,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由小的时候习惯所支配的。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威海市塔山小学以"真爱教育"为统领,以课堂教学指导学习习惯养成,以细节教育落实行为习惯养成,以多元评价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