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女性主义批评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美国女性主义文论之母",所著的《她们自己的文学》是一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女性主义文献,其熠熠生辉的女性主义思想尤为促进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进步。对肖瓦尔特的《她们自己的文学》与其女性主义思想进行研究是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丰富与拓展。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文学在俄罗斯人的信仰中创生,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哲学是流浪的俄罗斯人寻找大地的宗教体验之路。它们虽然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本质性的,宗教理念是解读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哲学的密码。  相似文献   

3.
狼是俄罗斯文学中一个持久徘徊的幽灵,也是俄罗斯文学观照和透视历史与人性的一面艺术之镜。狼在俄罗斯文学中不仅表现了俄罗斯与欧洲剪不断、理还乱的文化关系,也呈现了俄罗斯人沉重、复杂、充满冲突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教学与研究在培养和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特殊功能。首先,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教学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起完善的人格,塑造新时代的新女性。其次,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教学还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性爱观。同时,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教学以其独有的审美特质、形象性、生动性、思辨性以及广泛的社会生活的涵盖等特色,独具一格,成为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5.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向来关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问题。两性视野下的女性形象表明了传统与现代、男权与女权的界定和差异。本文以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来分析、比较男性笔下的女人和女人笔下的女性形象,批评的真正目的是在文学中寻求一种两性和谐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女性主义:成长之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女性主义近二十多年从幼小到长大,经历了三次浪潮。从上世纪末到如今,是第三次浪潮,有四个方面的新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目标是解构男性中心主义文化,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诗学或性别文学。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我国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开始进入文学领域,并逐渐发展为备受学者们关注的一种文学批评。本文将就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有关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研究的学术期刊和著作进行检索和分析,并据此探究我国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目前研究现状和特点,并展望未来可以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被普遍认为是当代文学评论和理论界最具活力、最具革命性的一支劲旅。通过梳理近三十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成果,述评其重要的理论观点,以探寻女性文学研究的发展线索和规律,进而对当下女性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进行思考,以期对女性文学研究提供某些可供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作为英国最知名的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将文学传统、社会文化和自身经历融合在一起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思想先进的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女性人物形象,展现出其强烈浓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我们能够从作者创作的女性形象中深刻感受到作者与文学在对于真善美与幸福的不懈追求.本文主要研究狄更斯与女权主义,以及狄更斯作品的女权主义思想各个方面对狄更斯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女性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英美文学独特的资产阶级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导致了女性形象发展的特殊性。从英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特异性、女性形象尊严与现实悲剧冲突的不同展现、女性形象尊严与现实悲剧性的表象升华三方面论述英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能够展现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的复苏,从而揭示女性人物形象在西方近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丁玲是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在她一系列以富于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现代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里,充溢着追求个性独立,维护人格尊严,与封建道统和男权社会绝不妥协的抗争进取意识,表现出鲜明而深刻的女性主义倾向.这种倾向构成了丁玲女性主义小说创作最主要的魅力和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文学研究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走进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并很快取得了一批有广泛影响的研究专著,为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本文围绕着女性文学研究者理论自觉这一目标,以西方两次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为参照,结合我国女性生存经验与女性文本阅读经验,对其中所提出的理论问题展开思考,提出了女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合的研究理路,并且从方法论的角度把女性文学研究中几个关键词"女性经验"、"性别"、"言说主体"放在现象学、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中进行一些基本的辨析和界定,力求达到女性文学研究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与方法论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3.
出于对斯塔尔夫人女性浪漫主义的赞赏,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流亡文学》中,用了近半篇幅评论推介这位“卢梭女弟子”的爱情经历、文艺探索和生存反抗.倾力将其塑造为反抗一切权威、追求诗意栖居的女性主义先锋和浪漫主义先驱。  相似文献   

14.
文学有自己的发展逻辑和规律。在19-20世纪之交,俄罗斯文学出现了再辉煌的"白银时代"。十月革命后,在"白银时代"多元美学思想的推动下,出现了20年代的文学复兴。斯大林体制占统治地位后,苏联文学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波澜壮阔的文学大潮被分裂为三个支流。斯大林去世后,文学家掀起"解冻"运动,三流汇合,俄罗斯文学又登上世界高峰。俄罗斯文学的高度发展是国家存在的历史条件同独立的文学家队伍相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白雪公主后传》是美国文学大师巴塞尔姆最重要的作品。在大师笔下,白雪公主成为普通女性,有着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作家用碎片式的语言表达出对社会的一种玩世不恭的讥诮,反映当代人滑稽无奈的众生相。《大话西游》被称为是表现后现代主义的经典影片,电影中通过不断颠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道德和行为,让女性主义的体现在影片中也逐渐转向后现代,这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与《白雪公主》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通过对比二者在塑造女性时体现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中,分析其特征,以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谢雪梅 《职大学报》2011,(2):9-12,16
海伦与潘金莲是中西方文学中的红颜角色。海伦象征的女性美成为永恒的偶像,表征着古希腊民主政治传统的美学逻辑。潘金莲象征的女性美成为消费的物品,表征着古代中国集权政治传统的美学效应。这样的对比可以引申思考中西方文学中女性角色的政治身份,开展中西方女性文学比较研究的新颖深度,拓展当下普泛的女权主义或者女性主义的研究视野,同时启示中西方文学政治阅读的别样路径。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以女性视角描写本族裔女性,创作了一系列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成为完整了解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纵向总结了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在划分了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总结各个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久负盛名的《洛丽塔》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之一,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最著名但最具争议的一部小说。它描述了一段中年欧洲学者亨伯特与美国未成年少女,并且后来成为他继女的洛丽塔之间的不伦之恋。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的新型分支,因其独特的理论特点为女性主义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由于话语权、主体性和身体意识的缺失,最终导致洛丽塔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建立在对西方女性主义横向移植的基础上的,但它对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思想资源、话语模式的借鉴,并非囫囵吞枣地全盘“拿来”,而是依据着中国批评者自己的本土经验有所辨析、有所选择地接受;它的精神品质、理论形态具有鲜明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色彩,但它关注的问题和思考的方式又带有强烈的本土性。它始终立足于本土历史文化经验和语境,以中国文学和文化为研究对象,审视和批判中国既存的性别文化秩序。可以说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已被有效地植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一种新批评方法和潮流。  相似文献   

20.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是西方"后"学批评流派中的重要分支,在分析黑人女性文学中的身份认同与边缘写作问题上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观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本和后殖民主义批评中的身份认同与边缘写作有着互相关联的批判意识。后殖民主义批评为解读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提供了有效的文学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