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一、创设批判性质疑情境,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  相似文献   

2.
王平 《陕西教育》2009,(3):69-69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根本不可能谈及什么质疑,或许是没有创设情境,没有给学生创造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 多被动接受;缺少自我意识,多依赖性,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质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  相似文献   

5.
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过去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他人。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根本不可能谈及什么质疑,或许是没有创设情景,没有给学生创造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同时我们还须深刻理解“学则需疑”.也就是进一步提倡的质疑。老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我校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导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像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一、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1.批判性质疑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材、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造疑问情景,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9.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材、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造疑问情景,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10.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材、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造疑问情景,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11.
顾霞 《小学生》2012,(11):14-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不断调整思路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数学教育教学观念,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模式落实于数学教学全过程。一、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意识的激发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提问。创设质疑  相似文献   

1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而传统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少,被动接受多i自我意识少,依附性多。尤其是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直接受到压抑和扼制,根本不可能谈及什么质疑与辩解,或许根本没有创设情景,也没给学生创造机会。因此,在当今教学中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  相似文献   

14.
技工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借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正>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一、营造"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  相似文献   

16.
蒋春生 《职教论坛》2002,(14):34-34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一、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1.批判性质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呈现异彩纷呈的语言现象,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维的天地。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观点、意见或证据等,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决定。例如讲到practisedoingsth的用法时,教师马上给出一道选择题:Heoftenpractise…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1.批判性质疑。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不拘泥于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了创设各种不同的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质疑情境培养创造力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  相似文献   

20.
蔡李萍 《学子》2013,(6):110
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情境,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那么,怎样创设情境呢?一、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造,有时比解决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